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天津市北辰区南仓中学的语文教师王雨晴参加全国“我的模式我的课”大赛,获得二等奖,仅仅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教师,能获此大奖,值得欣慰! 回想我们在一起研讨这次参赛的过程,可以看出王老师的执着和努力。这次参赛采用我的“三段六步四课型”中的四步法教学模式,将四课型揉入一节课,既简化了课堂的繁琐,又能让青年教师有大显身手的潇洒。 三段六步语文教学法,的“三段六步”教学法将一周的语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六个大的步骤。 第一阶段,语文课,包括“明确目标,习得方法”“自学运用,训练提高”两个步骤。 第二阶段,本色阅读,包括读传统经典作品和阅读课阅读两个步骤。 第三阶段,体验式写作,包括情境写作和作文修改两个步骤。 六个步骤中又分为若干个环节,这要视教师教学情况而定。 文本课的四课型是引导课、讲读课、探究课和拓展课。也可将四个课型运用到一节课中,成为语文“四步法”教学模式,四步是“引读探 拓”。 引:引导,出示单元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读:讲读,师生讲读结合。 探:探究,学生再读,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 拓:拓展,练习,检测达标。 语文课采用单元整合,简化教学环节,腾出时间,让学生大量阅读和写作,经过几年的时间,我校的高考语文成绩确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我区龙头校。 王雨晴老师运用此法也取得优异的成绩,可喜可贺!我不能再现她当时参赛的情景,但是可以将她参赛的导学案呈现。 语文四步法教学模式导学案(学生版) 王雨晴 青玉案·元夕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歌曲导入 作者介绍: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2.出示教学目标:感受词的氛围,把握词人感情,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3.知人论世: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屡遭排挤被落职而闲居江西上饶。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二、深情诵读,体味情感 读的过程要学会用情朗读,尽量体会作者的情感。 1.听范读,感受词的氛围。 2.小组互读,把握诗歌情感。 3.小组展示,学生范读。 三、赏析品味,主旨探究 结合文本,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就此在导学案写出探究结果。 1.词人是如何描写元宵夜热闹的氛围的? 【明确】 2.赏析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是什么人? 【明确】 词人为什么要“千百度”的寻找“那人”? 【明确】 词人想通过“那人”表达什么? 【明确】 词人运用哪种艺术手法来塑造“那人”的? 【明确】 3.主旨总结 四、拓展训练,形成能力 1.同学们学会“选点,学点,用点”的方法,“抓其一点,兼及其余”,通过所学知识,实现“悟透其一,识其本质,掌握一类”的目的。突破知识要点,完成了单元教学的目标。 2.读绝句二首,解决问题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展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试分析诗人用哪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感情的? 【明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