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第一

 123----= 2013-11-29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强校之谜”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教授,曾这样评价华东师大二附中:“它是一座金矿。只要你有心,就有挖不完的金子”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二附中有着强烈的”改革精神”。

十年前。学校倡导“追求卓越”,如今已是上海市的城市精神之一。

六年前,学校首倡“首席教师制”,如今已渐成气候。

三年前,学校提出“学科德育”,争创”德育金牌”。

然而,变易成难。现实中,很多学校同样不乏改革的激情,却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成果。

因此,几个月来,在陆续的采访中。我们一直努力寻找让二附中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一流的设施,而是因为制度和人心。制度支撑起一切向上的渠道,人心勃发出所有奋进的力量。当两者融合在一起时。学校便一往直前。

2005 年lO 月9 日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一树树的桂花盛开。若有似无的香。轻灵地漫开来。

“大同的特点,是他能够吸引学生像他一样热爱物理。”

“双双是一个大度又可爱的教师”

“瞿平老师从不计较名利。”

“范小辉老师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

一见面,一个个老师的名字,快速地从何晓文校长的嘴里进出来,快得几乎让人跟不上。

走在校园里。不时有老师与何晓文快乐地打着招呼。

“二附中的老师真是很优秀啊!”对老师,何晓文从不吝于赞美。她也许是我们见过的最会欣赏教师的校长了。

何晓文带着我们走进”科学探索馆”。在那里,5O 多岁的副校长,物理特级教师张大同向我们演示“竞速轨道”:两条轨道各由两条铁杆组成,宽度不同。两个钢球被同时放到两条轨道的起点上。

“哗——”,较窄轨道上的钢球首先到达终点。

“你看,你看!”张大同兴奋地搓着双手。”两个钢球质量一样。两条轨道的长度和坡度一样。照理说,两个钢球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可为什么轨道的宽度会影响钢球的速度呢?真是不可思议!”

尽管已多次使用过这台仪器。但面对物理世界的奥妙,那一刻,头发花白的张大同一下子沉浸到了物理世界之中,几乎忘记了身旁的校长和记者。

“一个好老师是从崇尚自己的学科开始的。”何晓文校长说。教师的敬业,首先源自乐业。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为教师们创造”乐业,敬业”的土壤。让他们在这片土壤上,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首席教师制

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辐射到尽量大的范围中去,是我们首席教师义不客辞的责任

你们到科学探索馆之前,大同正带孩子们做实验呢!

在旁人眼里。张大同老师是一个”痴迷”于物理教学的人。

但是,在7 年前。他的作积极性并没有如此高涨,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在学校没了用武之地。刚应聘上二附中校长的何晓文,敏锐地发现优秀教师的精力没有全部放在学校里。连续7O 多天。何晓文找教师一对一地谈心。做了5万多宇的科研笔记。

在和张大同谈心时,何晓文很恳切:“大同,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你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上。体现在你有能力指导优秀学生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她允诺,二附中将为每位教师创造发挥才能的空间。

2O00年,二附中推出了“首席教师制”,这在上海还是第一次。这个制度规定,每个学科评一名首席教师。他们必须是在上海市本学科中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专家,应是“师德的表率”和“育人的模范”。

“首席教师制的初衷是引入一种竞争机制,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向上。为优秀人才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何晓文说。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对素质教育的推行,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如今在中学里,老师一屋被评上高级教师就感到职业生涯到了头;等评上“特级”。就更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因此,制定出新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当年,张大同申报了首席教师。经过教研组评议,校务会议初选和校外专家评审。张大同和7 名教师成为二附中第一批首席教师。

“首席教师就像是乐队的首席演奏。能在整个团队中起一个定音的作用。”二附中党总支书记李志聪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在二附中,一旦成为首席教师,也就成了本学科的“将才”。不仅要担任学科教研组的组长,承担整个学科团队的组织建设任务。而且要担负起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

为此,学校要求首席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公开课,青年教师可以跨学科,跨年级向首席教师们“取经”。而且。首席教师的称号不是终身的。目前是三年一聘,人人都可以申报。这一次没有人选。下一次仍然有希望。“成为首席教师不仅是一种待遇和荣誉。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一种挑战和责任。”

当选教师的感悟不是没有道理。张大同当选后。以平均每年近30 万字的速度进行写作。这对一位年逾5O 并担负着繁重教学任务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但他坚持着。“我要把我的教育思想,把我所有的经验都写出来。因为,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辐射到尽量大的范围中去,是我们首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向上行走

只要不给教师设限,就没有限制他们潜力发挥的藩篱。

不过。首席教师名额有限,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需要一种循序渐进的成长方式于是。在”首席教师制”的基础上。附中又推出了”骨干教师制”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制”。

通过这三个制度。二附中规划造就一批占全校教师总数l0%-15%的首席教师。评选35%~40%的骨干教师;针对30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没有名额限制。当选后。学校会为他们优先提供锻炼的机会,并为他们指派专门导师给予指导。

这样。学校就形成了首席教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一般教师的“金字塔型”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评定,也不是终身的,每一任期三年。”李志聪介绍,在参评时。老师必须提交自己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师德方面有什么目标?教育教学方面达到什么层次?科研方面做什么课题?三年后交出什么样的成果?如此一来,每一层次的教师都有了各自向上攀登的明确目标。而且,每位教师的目标都是动态的,“不设限”的,从而在全校创造了一种积极上进,鼓励竞争的氛围。

化学教师王巍,2004 年申报骨干教师时,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梳理。“我发现。对课程理论的内化问题,自己没有系统地学习好,另外。也没有养成学习一实践一反思的习惯,不善于把日常教学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为此。王巍为自己开了一份书单:《教师人文读本》,《第五项修炼》,《教师角色》,《透视课堂》……并给一己制定了科研课题——“境外学生差异敦育的研究和实践”,“未来三年。我要写两篇具有一定水准的教育教学论文”。

语文教师王乐昌。当选骨千教师后,何晓义校长让他带教改实验班。“在我中年做事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位校长,真的很幸运。”王乐昌说。

对年轻教师,校长既给压担子,又给鼓励;既会给机会。也会挑刺儿。而骨干教师制。让自己有了向上行走的支撑。

“只要不给教师设限。就没有限制他们潜力发挥的藩篱。”在何晓文看来。适当的制度是保证一个教师团队持续发展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还能强化二附中”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

如今。在二附中,地位最高的是首席教师。他们是青年教师心中的偶像。待遇也不比校领导差。

学校的倡导也影响到教师的追求,现在,二附中的老师不是争着“做官”,而是比谁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好。

近两年。已有多名中层干部“炒”了学校的”鱿鱼”,回到一线做教师。学会工作让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生长点”,这是对教师生命独特性的尊重。也是对团队利益的保证。

不过,刚评首席时,大家心里还是有一点顾虑的。二附中人才济济,光特级教师就有11 名,有的学科甚至有3 名特级教师。可按规定,一个学科只能有一个首席。只能是”优中选优”。

“常言说。一山不容二虎,大家争起来不是影响团结吗?”“有的特级教师是从外地引进的,如果他们当选,本地老师没当选,会不会搞成招进来女婿气死儿子”。这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在鼓励竞争的同时。如何避免过度竞争?何晓文心里明白。过度竞争,势必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正好,一件小事给了何晓文“灵感”。2002 年,二附中有4 名同学进入了国家”奥林匹克集训队”。一次。何晓文和4名同学聊天。她问:“你们到了这样的层次,竞争一定是很激烈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不会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留一手呢?”“不会的!”学生的反应,出乎何晓文意外,”如果我们四个人各自为战,那么,我们永远只能停留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现在我们4 个人组成一个团队,资源共享,对问题一起研讨,切磋。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提高,最后。不论谁取得成绩,代表的都是我们二附中。”学生的回答真是太好了!

抓住这件事,何晓文与其他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在鼓励竞争的同时。二附中还要提倡“学会合作”: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二附中的发展),从不同的方向努力,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各自的提高。

在数学教研组,有陈双双,唐立华,郑跃星3 位特级敦师。为了做好教研组的工作。3 位老师在配合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各自的发展方向。陈双双是“首席”,主要考虑整个教研组的建设:唐立华老师在开发智优学生潜能方面,已经做了成绩,就主要负责这一块工作;而郑跃星老师主要负责“郑跃星数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建没工作。

在语义教研组,首席魏国良老师设计语文学科的教改。后来,引进了一位特级教师肖家芸。怎么发挥肖老师的特长呢?何晓文动了一番心思。

“校长对我说,你得有自己的一块责任田。她建议,现在到一线做班主任的特级教师很少,不如你去试一试?”

肖老师刚开始有些犹豫。何晓文帮他进行分析: 当班主任需要爱,但仅有爱是不够的。在高中阶段。学生更需要一种思想的引领。而特级教师当班主任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优势。用智慧的光芒去照亮学生的人生道路。这不是很好吗?而你还能从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提炼出理论。并用这套理论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

很快,肖老师在班主任在工作中找到了“感觉”,不仅确立了“自塑教育”的科研课题。还在班里选了3名学生。作为自塑教育的个案。打算对他们从高一跟踪到高三。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理论。

“各有所长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队伍基础。”何晓文说。大部分老师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期许,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这个前提下。“合作”需要先”分工”。让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生长点”。这是对教师生命独特性的尊重。也是对团队利益的保证。

成长的着力点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张扬。课程建设的过程成为教师发展的过程。激励教师成长。光有制度还不够。这就像攀岩比赛,制度仅仅是游戏规则。要完成任务。还需要在岩壁上凿出着力点。以便让参赛者不断向上。

那么。教师成长的着力点在哪里?“是鲜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何晓文说。

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是决定学生潜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潜能能否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改的重点。是课程体系改革。本着”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共同要求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二附中鼓励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大胆创新。

于是。何雄老师开设了课程《克隆技术与人类未来》,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生命是一种创造而不是商品”的科学伦理观。

王海霞老师开设了《数学美学初探》。既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由于学校课程的教育功能是综合的。对于开发和编制这些课程的教师来说,其要求也是综合的。

同时。这些课程在实践中需要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因此。课程建设的过程成为教师发展的过程。

“开发学校课程对自己无疑是一种挑战。”刘砚老师开设了Workshop。最初指导学生对英文诗歌的欣赏与写作,后来,扩展到对英文小说的欣赏与写作, “下一步。我想在自己研究英文戏剧的基础上,增加这方面的教学内容”。

开发学校课程给了教师创造和开拓的空间。让教师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张扬。也让教师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如今,二附中80 多位老师开发出了100 多门学校课程。一人至少开发一门课程。这些学校课程可以分为四个大类:综合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和荣誉课程这四大门类的课程。涵盖了天文,地理,通讯,能源,生物,电子,宇宙,环保等多个科技与人文领域。让二附中得以实现“给每个学生以特权”的教育理想。

所谓特权,是指学生有确定自己发展方向的自主权,有在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选择权。有要求学校提供特殊教育教学的发言权。”何晓文解释说。

像综合选修课。二附中实行”菜单式”的个别化课程管理模式。不限定选修的内容。部分课程还打破了年级界限,允许学生跨年级选修。而对那些学有余力,或在某一方面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设施,就会与一些科研机构联系。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

刚从二附中毕业的邵启酷同学。在高一时对纳米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条件。

于是。学校支持他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班”。2004 年,邵启黼完成的《空心球形纳米二氧化钛高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前景》项目,获得了第19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特权论”不仅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让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提高。

面对这种新情况,二附中的老师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模式。从物理教学的”溯源法”。到地理教学的”思维冲突法”。再到语文教学的”感悟法”……一大批热衷于教科研的教师在二附中创造了各自的精彩。

面向全体教师校长的职责是让每位教师成功,让每位教师的价值得到提升,这是学枝管理的最高境界。

除了在课程建设中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外。二附中还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促进教师的进步。

在二附中。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了”四个1OO”:学校开设loofq校本课程,学生动手做100个实验。1OO%的学生参加小课题研究,100%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中,小课题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要求每位老师指导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形成论文后。在课堂上进行答辩。

“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个小课题研究。其实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个教师自己不会做课题研究的话。他又怎么能指导学生做研究呢?所以,我们提倡以教师的研究引领学生的研究。”何晓文说。这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督促。

配合学校的规划,年轻教师施洪亮选择辅导一些对图形计算器感兴趣的学生做小课题研究。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接触到图形计算器时间不长。施洪亮对计算器开发与应用的研究也不太深入。但他认为,在老师的研究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的思路和方向。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一次。施洪亮利用图形计算器研究了极坐标玫瑰线,受他的启发,学生曲文卉对类似的摆族曲线进行了研究,并藉此获得了第19 届上海市英特尔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和上海市第二届”明日科技之星”的称号。

学生刘洋数学成绩不突出,施洪亮就鼓励他用图形计算器进行小课题研究。最后,刘洋完成了论文《斐波那契数列的探究》,不仅培养出了数学猜想能力。还获得了第19 届上海市英特尔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与此同时。施洪亮的专业也不断进步。从1999 年到2005 年。他先后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1O 多篇,累计获得三项全国图形计算器技术与教学改革一等奖,两项上海市数理技术运用教学评比一等奖。

不久前,他的论文还获得了中国科协2049 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行动计划——上海试点项目第二届教师论坛一等奖。

2002 年。施洪亮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选修课《基于图形计算器的数学探究》,并开始摸索基于图形技术的”问题一探究一发现一检验”的教学模式。

“我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寻,敢于求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创新的思维。”2004 年,施洪亮当选附中骨干教师。

“校长的职责是让每位教师成功,让每位教师的价值得到提升,这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何晓文说。

从学校层面来讲。如果所有老师都成功了。那么学校就能成功。如果所有学校都成功了。那么。中国的教育就能成功。所以。校长要把教师放在第一位,让他们与学校同步成长,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

如今,通过小课题研究,二附中的教师和学生一道。逐渐培养出了发现问题的锐气,提出问题的勇气,分析问题的才气和解决问题的灵气。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二附中的老师找到了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的“抓手”,“不做教书匠。成为研究型的教育者”。已成为全体老师的追求。

“在学校里不应该存在被遗忘的角落。”何晓文说, “四个lOO”,不仅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相应条件。而且也面向全体教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机会支持教师的创造教师的创造。不仅体现在每一节课上。也体现在每一个活动中,每一次对话里。

“一切为了教师的创造,没有教师的创造就不能建成一流学校。”在何晓文校长看来,学校的成功,需要有好的传统。一所好学校的传统,不是体现在学校的建筑上,而是体现在教师队伍中在二附中。

教师的创造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他们的创造,不仅体现在每一节课上。体现在每一个活动中,每一次对话里。为给学生播下科学理想的种子,二附中老师集思广益,为学生们设计了1O 个创新实验室。涉及理化生,天文地理,机器人,心理科学等领域。却与考试无关。和竞赛无关。

为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传播无私无畏,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二附中活跃着一支科技教师队伍。从2004 年开始。学生们在科技老师的指导下。与极地破冰船”雪龙号”的科学家进行联系,并引发了深入的思考: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我离科学家还有多远?我以后准备如何去努力?

如今。二附中全体老师叉投入了一?次新的”创造”—— “学科德育”研究。这在德育工作中无疑是一次创新。

“学科德育是存在于课程内容,过程,方式,活动,要求之中的德育,它与学科教育是完全同步的。”副校长陈胜庆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

他说,二附中老师的共识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像盐。直接食用,肯定难以下咽。但是。一旦把道德教育”溶”入平常的教学工作中,烹制成美味的”汤”。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进去。

二附中老师的合作精神。让这种教育理念迅速付诸实践。物理首席教师范小辉,从物理教材中挖掘出7 个方面的培育人文精神的素材;地理教研组从地理教材中发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德育素材:而外语教研组则寻找出了国际理解的德育素材。

同时,所有教师都参与到案例的发现与写作中。年轻的语文教师柳叶,在讲授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时,融入了”感恩”的德育主题。当文章中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惭愧之情让学生们唏嘘不已时。柳叶抓住时机。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一位女生流着眼泪说:”作者的这种感情我完全能够理解。有一次。我的妈妈生病了,很虚弱地躺在床上。我发现,妈妈也是需要人爱护的,我真后悔以前和妈妈顶嘴,吵架。”一位同学说:”世上很多东西都是短暂的,像生命,青春但是,妈妈那种无言的爱却是永恒的。”讨论很热烈。总结时。柳叶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对这个世界来说,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对于你的父母来说,你却是整个世界。

“这次融入语文课堂的德育。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从感动到沟通,从知恩到感恩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体验r 情感,升华了情操。”柳叶说,老师也需要成长。这堂课在感染与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让自己摸索到在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以情感唤醒情感。以沟通换取沟通。

“在二附中,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何晓文说,学科德育正是对”德育无痕”的最好阐释:学校内外一切资源都可以成为德育素材;教师的一言一行也可以成为德育素材。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把刚入学的孩子带到山林里。让他们感受祖国的美丽一样。当孩子成为战士后。在战壕里冒着炮火抬不起头时。他们能闭上眼睛,想到童年时的那片山林——此时,它就是祖国的象征。是需要用生命去保卫的家乡。“这正是我们向往的德育境界。”二附中的老师说,”

德育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它会在将来某一个时刻产生效果。我们有这种自信。”因为二附中全体教师的合力创造。这种自信正变成现实。2oo5 年10 月15 日。神州六号发射成功。张大同老师收到一条短信:”热烈祝贺神六上天,让我们为祖国欢呼!”这是一位刚考上大学,正准备出国的学生发给他的。

张大同立即回复了一条短信:“希望你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个地方。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育是一种力量。它能直击我们的心智。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的人,就是教师。

教育有一种责任。它应让师生共同生长。知晓这种责任。完成这种责任,在实现心灵交换的同时也让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得以延续的。就是学校。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力量。体验到了这种责任。

因此,尽管二附中是一所经验丰富的名校。但我们仍然选择从学校层面去关注教师的成长。

事实上。一所学校的成功,不仅在于学生的成长。也在于教师的成长,在于“名师撑起名校”(何晓文语)。

据悉,2005 年1O 月8 日。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二附中15 名语文教师全部亮相。一位以“挑剔”出名的特级教师。在推门听课后,激动得连说三次”震撼”。这,是对一个教师团队最好的褒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