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我有下面一些体会: 一.明确班级奋斗目标 学生是班集体的真正主人,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期初我就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班规等。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讨论,然后再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大家的意见汇总起来。有了共同的追求,几十名学生就能迅速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地共同努力。 二、用集体荣誉感调动每一位同学 一名学生如果能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得荣誉,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那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善于用集体荣誉感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要让同学们知道,目标要一步一步实现,荣誉得一点一点积累。学生们对集体做的任何一点,哪怕是很微小的贡献,老师都应细心观察,及时给与肯定和赞扬。使学生们意识到为集体做好事光荣。往往有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非常关心集体,老师更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这些学生也能受表扬,体会到成就感,慢慢减少自卑心理。如我班的刘珊同学,学习基础极差,而她非常关心班集体,主动要求担任卫生委员,她工作负责,班上次次被学校评为卫生班级。老师表扬她,劲头更高了,有时上课还主动回答问题,一期来,学习成绩还有所提高呢! 有了这种良好的班级舆论,同学们就会自发地监督、提醒、帮助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精心选拔培养班干部,努力发扬班干部的作用 一个好的集体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因此在班干部的选拔、使用和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下一番功夫。班干部不一定是学习上最拔尖的,但为人一定要正直、热情,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并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开展工作。有些同学有为集体工作的热情,自身也挺有潜力,就是有点小散漫或学习上不够踏实。如果让他们当个小组长或课代表,一方面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充分信任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但应悉心指导。我每周一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总结上周的工作,布置本周的工作。对做得好的加以肯定,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班上的大型活动老师给予指导,让班干部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如组织学生野炊、文艺汇演、主题班会。让他们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怎么搞。有了方案后再讨论是否可行,哪些细节需要改进,拍板以后要注意周密布置,仔细分工,让班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了。 四、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规范意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形成良好学风对一个班集体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而常规管理就是学习的保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良好的规范。我对抓常规管理的体会是这样的。 第一,制定日常管理制度,使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有章可循。 我们的一日常规管理从学生早晨到校,一直到放学静校,贯穿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其中包括早读、作业收交、课前预备、课堂纪律、眼保健操、课间操、午餐、午间、值日打扫、文明礼仪规范等。每一项都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遵守哪些规范要求,使学生明白在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第二,各项要求都有专人负责。 提了要求不落实,等于没提;检查、记录、评比后没有结果就等于没查,没记、没评;有了结果后,奖惩不清,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这是相互关联的问题。我班每项常规都有专人负责检查,每周一次评比,奖优惩劣。 第三,以表扬、鼓励为主,谦以批评教育 在常规管理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借以调动同学们积极上进的热情,对一贯表现突出的,特别是进步较大的同学都要给予大力表扬,树立榜样,起带头作用。 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不应过分急躁。可以发动小组长,班干部,周围同学,任课老师和家长一起,共同帮助他们形成教育合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集体造成的伤害,并愿意改正错误。 我坚信,一个班集体只要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严格规范的管理,有了热情工作的班干部,有了荣誉感强的全体学生,一定会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走向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