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驳易中天“中华文明3700年论”

 蒙阳先生 2013-11-30


——文字创立才是文明开始

驳易中天鈥溨谢拿3700年论鈥

驳易中天鈥溨谢拿3700年论鈥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创立语言是一个族群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象征,而创立文字标志着一个民族文明史的真正开始。

        易中天在20135月北大做了题目为《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的讲座,把通常所说的“5000千年中华文明”缩水为“3700年”。此文也是他新出版的多卷本《易中天中华史》的总序。易中天说他“缩水”中华文明史的依据是一个“国际共识”:以国家的建立作为文明的起源,而国家的建立又以城市的出现为标志。他指出,根据迄今的考古证据,中国最早的城市是二里头遗址,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

         要特别声明一点,我并不是要维护传统的说法,也不认为文明史越长越好。在这里,我们是抱着科学理性的态度,考察一下易中天的观点有没有道理,能不能站住脚。

         易中天所说的“国际学术界的共识”存在吗?其实,国际学术界根本没有这个共识,事实上,国际学术界鉴别文明史开端的标准与易中天所说的大相径庭,以下三个标准才是普遍接受的“共识”:

 

        一、举办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仪式中心的建立。

        二、语言有了文字书写系统。

        三、城市的出现。

 

         当然,“国际共识”并不见得就是对的,往往有商榷的余地。然而易中天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则存在着很大问题。在辩论中,拿学术权威的观点压人已经是违背逻辑了,而为了兜售自己的观点,用莫须有的“国际共识”来忽悠观众,就有点欺骗性质。

         我认为,上述三个标准的可靠性是不一样的。仪式中心和城市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它们很可能被完全破坏掉而永远不被发现。而且,单纯依赖这一标准永远无法得到一个最后可靠的结论,因为新的考古发现总会修正现有的看法。此外,发掘出来的遗址往往残破不全,无法判断是仪式中心还是城市还是普通的聚居地。更重要的是,遗址的时间估计误差很大,往往无法准确确定其年代。

        如果把城市出现作为判断文明开始的标准,中华文明建立时间在世界上是非常后起的。根据国际考古学界迄今为止的发现,最早的国家大约出现在19万年之前,位于埃及的南部山区。尔后又在巴西、德国、希腊、英国、日本、菲律宾等发现更早国家的遗址,它们都大大早于中国。根据已有的考古证据,中国最早出现国家的时代大约在3万年前,在世界上只排21位。至此人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纵观人类文明史,中华这个最古老、最强盛的文明反而远远落后于其他一直连文字都没有的文明,这可能吗?

        看看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地就知道上述结论的问题所在。发现最早国家遗址的地方,大都是地理条件比较稳定的地区。然而中华民族生活的黄河流域,地理变化巨大。拿今日的开封来说,地下有三层城市,最近的一次就是宋代的汴京,全在黄河所带来的厚厚的泥沙之下。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把先民的生活遗址彻底湮灭掉,要么被洪水破坏卷走,要么深深地埋在地下。所以单考虑城市遗址,就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严重估计不足。

        因此,我主张以文字的创立作为一个文明开始的标志,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理由:

 

        第一、一个民族有了文字后,它的历史才真正有了记录,才有别于“史前文明”。而且文字远比城市或者宗教仪式中心遗址可靠,它们被雕刻在岩石上、龟甲上,容易被完好保存下来,而且年代好确定,真实性好辨认。

        第二、创立文字系统是一个民族高超智慧的结晶,它本身就是文明程度的象征。只有一个民族口语交际发展到相当高的时期,社会文化生活高度复杂以后,才会因社会需求而创立文字。世界上共有6700余种语言,独立发展出文字书写系统的只是极个别的民族。

        第三、文字是其他所有文明发展的必要工具和前提条件,只有文字创立以后,才会出现系统的思想,创立各个学科,比如伦理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

 

         用文字作为文明开始的标准,并不能简单地以发现这种文字资料的最早时间来确定。要根据最早文字系统的成熟程度往前推算。比如,埃及的圣书体大约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而甲骨文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能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前者比后者早了1500年?不能。因为埃及的圣书体远没有甲骨文的汉字丰富且成系统。也就是说,今天看到的最早汉字并不是汉字创立的时期,而是汉字存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中的遗迹。

        一个合理的推算是,汉字与圣书体产生大约相同的时间,都在公元前3000左右。而且这两种文字的造字方法也是一样的,皆以象形字为基础,然后组合成形声、标音等手段来记录词汇。这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开端,两大书写系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两大脉络。

        上述结论还可以从语言演化中得到佐证。现存的最早诗歌总集《诗经》记录的是公元前1100-700年的诗歌。这种诗歌的语言已经高度丰富发达,不仅词汇丰富,而且有大量的虚词。根据语言的演化规律,很多虚词从实词演化的周期都在1000年以上,比如现代汉语的“的”就是从唐代的指代词“底”演化而来的,“的”的功能由简单到复杂,一直发展了1300多年才成今天这个样子。类似地,《诗经》中也有一个“之”,它的语法功能已经高度发达,可以推算它应该也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也就是说,《诗经》的语言系统应该在公元前2500年已经形成。

        如果从文字的角度看文明,说“中国文明5000年”是有历史根据的。文明的时间长度必然是个约数,“5000”年就是个模糊的时间段,有一定的长短伸缩性。易中天的“3700年说”在学术上显得很幼稚,那么3701年之前情况怎么样,3800年前又是如何,难道中国在3700年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突变事件,得到了上帝的神谕,从而一天之内跨入文明阶段?任何文明都是渐进的、缓慢的,把一种文明的开始说得过于具体是不科学的。

        人类文明史有两个重大的巧合,其背后隐藏着关于人类演化的最大之谜。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下面两件大事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出现,即必须先有文字系统,然后才可能有伟大哲人诞生。因为任何深入系统的理性思维都必须借助语言的书写系统,所以伟大的思想家一定是在文字系统建立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出现。

 

     一、东西方文字系统出现时间大致相当。在东西方,最早的文字系统的创立都是在公元前40世纪至30世纪之间,西方的是埃及的圣书体,东方的就是甲骨文前的文字(有待考古证据)。我们认为,因为甲骨文的材料质地和深埋地下的原因,是保存汉字的最早的材料,然而不代表最早的汉字。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逐渐演化出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等,东方则演化出以中华文明为何核心的亚洲文明。

     二、东西方深刻影响世界的哲人出现时间大致相当。在公元前6至2世纪这段时间内,西方出现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柏拉图、阿基米德等,东方出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孟子等。他们塑造了人类精神,规划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他们伟大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人们。

 

        从文字的角度看文明,还可以看出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现在世界文明的类型很多,然而它们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可以从文字上给人类文明分出以下类别。

 

         一、独创文明。文字系统是本民族独创的,而且一直沿用到今天。目前世界上只有汉语是这样。中华文明也有这个特点,自创自立,独成一个系统。

    二、衍生文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衍生出腓尼基文字,腓尼基又进而衍生出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这几种文明也是共一个根。当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都是衍生文明圈的。

    三、嫁接文明。日本借用了汉字书写系统,又根据自己语言的特点,从汉字偏旁和草书体中又改写出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语虽然没有中断,然而它的基本词汇大量直接借用汉语。日本今日的文明也可以叫做“嫁接文明”,保留自己民族的传统,历史上强力吸收中华文化,现在则倾向与西方。所以说日本文明基本上是“混血文明”。

    四、移植文明。指的是非洲、美洲、澳洲等土著民族,自己原来没有文字,没有统一的语言,欧洲殖民者来了以后,就放弃了自己的语言,从书写到口语完全采用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他们的文明实际上是从欧洲移植而来的,所以说是“移植文明”。

    五、飘蓬文明。蒙古语是这方面的典型,它十三世纪才有文字系统,迄今为止已经使用了七种不同的文字系统:汉字、回纥文、八思巴文、索永布文、瓦金德拉文、拉丁文、西里尔字母等。蒙古是个游牧民族,如此频繁更换自己的文字系统,现在的人无法读懂古籍,一个民族由此而丧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根。结果,它的文明就像冬季里的飘蓬,被风吹得到处飞。

    六、化石文明。文字被废弃往往意味着该语言的死掉,说该语言的民族,要么被其他民族从肉体上消灭,要么被同化,不再作为独立的民族而存在。这个民族所创立的文明也从此成为历史化石,只保留在名胜古迹中。古埃及文明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

    七、史前文明。即使今天,世界上绝大部分语言没有自己独创的文字系统,不少是最近一两百年才借用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字,从此才有了文字记录。这种民族尚处于史前文明阶段。

       

        总之,文字系统的建立是一种文明开始的最可靠标记,而且各种文明的语言文字系统的来源与改造也是观察不同文明关系的最佳窗口。虽然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然而从文字的角度观察就可以一目了然。


最早出现国家一览表

驳易中天鈥溨谢拿3700年论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