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中华文明大格局涵养中华民族大团结

 新用户90585827 2023-10-17 发布于甘肃

原标题:以中华文明大格局涵养中华民族大团结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民族大团结,要立足于新时代,透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强大历史基础,以中华文明大格局涵养中华民族大团结,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绵延有序的语言文字系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对于文字而言,语言更早出现于人类社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在王朝不断更迭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跨族互联更加普遍,语言混合,文化互补,民族共生,大大促进了语言共同体建设,从而更有助于知识生产和传播。我国目前约有130种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研究发现,早在古代的东亚世界,汉语就已经属于国际语言,大部分知识都是用汉语来生产的,可见其影响之大。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方面,各个少数民族不仅很好地保持着本民族语言,学习其他民族语言,还更加积极兼通普通话,交流交往交融更加畅通。另一方面,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民族大团结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成各民族心灵相通的重要媒介,更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的桥梁纽带。从文字角度而言,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两河流域的楔形字和埃及的圣书字虽然比已有五千年历史的汉字还要早,但现已成为死文字,不再被使用。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且仍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符号系统,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一把金钥匙。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早在远古时期具有表意功能的刻画符号孕育了文字雏形,为成熟文字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巧妙地把具象和抽象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可谓形气神兼备,地天恒通,烙印了中华文明在造字时代的社会特质、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凝结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思维智慧与审美旨趣。肩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从中华文明探源和中华民族存续的高度,准确把握汉字的文化属性、哲学内涵、历史价值,具有极高的思想意义和时代价值。

浑然天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滋养中华文明的土壤源泉

一种文明要产生和延续,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必要的地理环境。中华农业文明镶嵌在浑然天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远离其他文明的重大弊端并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近代以前从未受到其他文明武力入侵和强制传播。放眼全世界,中华文明是农业文化和农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的且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其牢固根基在于农业文明有赖以自动生成、保持独立、延续发展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地、河流、湖泊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的、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的地理环境。气候方面,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考古时期,中华大地就有适宜竹类等植物生长的气温,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1400年的物候时期,当时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各民族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像竹子、梅树这样的亚热带植物,在《左传》和《诗经》中常常提到,汉唐时期梅树生长遍布于黄河流域,宋朝时,梅树为全国人民所珍视,称梅为花中之魁,诗人普遍吟咏。公元1400年至公元1900年的方志时期,可资研究气候的材料更丰硕,虽然气温一度寒冷,但桃、杏、丁香、海棠等依旧春暖花开。从生命本身来看,农业生命的产生,农业文化的进级,农业文明的孕育,离不开水资源的涵养。水资源方面,中华民族完整地拥有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两河交相辉映,还有其他河流湖泊的滋养,保证了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经济中心转移等都是在华夏大地上进行。从中华文明的样态来看,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有稳定的生态系统,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存,李家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遗址,表明了华夏祖先在这里率先走出愚昧,大步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形成的基础,助力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大融合发展,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特质。

生生不息的华夏一脉是继承传播中华文明的强大动力

自古至今,中华文明有着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大一统始终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特质,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始终决定了中华文化总是以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聚合着中华儿女追求团结统一的内心夙愿。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从《孟子·梁惠王上》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大德,到《左传·僖公十四年》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深沉家国情怀;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子人格,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不难看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始终塑造着中华儿女的集体人格,这就决定了各族人民之间有牢固的文化纽带。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团结的坚实人文基础。今天,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努力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取得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延续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文化新使命中,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升华爱国主义教育,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热情,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深度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团结的生动局面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执笔:马成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