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疏松症有何危害

 红花绿叶园 2013-11-30

骨质疏松的演变过程

随着人类长寿和老龄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

因骨质疏松症及其主要并发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其和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已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全球性的人类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人们重视。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如朽木易折易断。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表现为:疼痛——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脊柱变形——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骨折——脆性骨折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骨远端(手腕关节)和肱骨近端(肩关节)。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为什么关注骨质疏松症

据统计,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每22秒钟就有一例脊椎骨折发生。

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所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很重要。预防骨折发生,免去不必要的痛苦。

防治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补钙就够了。

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是骨代谢失衡,单纯补钙不能解决骨代谢问题,补的速度跟不上丢失的速度,骨质疏松还是会越来越严重。钙剂只是治疗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辅助用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固邦-阿仑膦酸钠肠溶片)可以调节骨代谢失衡,能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

误区二:腰疼、腿疼不是骨质疏松,是老了,很正常。

许多中老年朋友平时精神很好,身体也不错,只不过是有时候腰酸背痛,偶尔出现腿脚抽筋,晚上还会骨痛,认为这是人老了,是很正常的,不是什么病。

千万别“老糊涂”!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在初期至中期,都不会有明显的感觉。预防很重要,别等严重了发生骨折,甚至导致残疾,才引起重视,不仅需要家人长期照顾,还增加医药费负担。

误区三:静养能防骨折。

很多中老年人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担心室外活动容易骨折,不敢多活动,更不敢进行体育锻炼,经常不是坐着,就是躺着。对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这种做法没有什么效果。长期卧床和静坐,反而会加速骨质疏松,使骨质疏松更严重。

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需要老年朋友正确认识,积极科学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防治方法:首先,日常饮食要少吃盐,并补充蛋白质和钙以均衡膳食,如喝牛奶,坚持适量运动,多晒太阳,慢走;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穿防滑鞋;避免嗜烟、酗酒,慎用骨代谢的药物。

其次,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以抗骨吸收药物为主,一般选用服用次数少,副作用小的药物,如固邦-阿仑膦酸钠肠溶片(70mg*1片),一周一片,服用很方便,肠溶剂型,安全性高,减轻身体疼痛,增加骨量和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适合长期服用,若辅以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为补充,效果更佳。同时,可以向省市级医院的专业医师进行咨询。

骨质疏松的诊断、严重程度、危险性评估需要由专业医师做出,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如果发现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存在,应当尽早到医院就诊,千万别等到发生骨折才引起重视。

关注骨质疏松,尽享健康生活,我们老年朋友们必须行动起来,正确认识,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生活可以更美的。

侯媛媛 李现杰/ 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