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市街 盐商遗踪

 红豆居士 2013-12-01

                             这里见证了扬州盐业的繁华,其建筑和市井氛围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引市街 盐商遗踪

扬州晚报     2013121

    老街生活。

    五洲旅社至今仍在营业。

    老井旁,居民在洗菜。

    如果要问起八十多岁的扬州老人,在他们年幼的时候扬州城哪里最繁华,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引市街。提起引市街,住在这一带的老人,都会有割不开扯不断的记忆,这里有小时候的糖葫芦、有跳格子用的“玉带路”,这里是他们尘封故事里的故乡,数百年来演绎着老百姓温暖而悠长的日子……

    1

    曾是盐商巨贾的聚居地

    引市街,曾被称为李大官人巷,后改名为引市街。清代,引市街是盐商的聚居之地。

    “‘引市’乃买卖‘盐引’市场。‘盐引’既是食盐装运计量单位,又是盐商贩运食盐的专利凭证。”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说,这种凭证需要用钱来买,于是就有人炒卖。这条街附近盐商聚集,客户很多,就形成了固定的市场。“盐引就作为有价证劵在市场流通,这里便称为引市街了。”

    韦明铧说,盐商们拿着清政府所发的盐引,到海边的盐场买盐,然后再沿着长江沿线一路贩卖。“可以说,这条街每时每刻的交易行情,甚至能遥遥地影响着鄂、湘等省食盐价格的起伏涨落。” 

    而盐商住宅,在引市街并不鲜见,“巴总门”就是其中的一处。

    据《扬州城老街巷》记载,所谓总门是扬州的盐商大贾在兴旺时所建的宅院,院内有住宅、园林,还建有祭列祖列宗的祠堂。“那时他们携家带口落户扬州,以同一姓氏聚族而居,同一大门进出,这个大门就称总门。后来盐业不景气,总门内的房屋部分卖出,但总门的名字却留了下来。”

    老宅子换了新主人,现在的巴总门里住了百十户人家。76岁的尹奶奶在巴总门里已住了几十年。“我丈夫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地方成了汽修公司的员工,当时的员工宿舍就是这巴总门里的房子。”尹奶奶若有所思地说,记得刚到这里时,每个巷子里都有古色古香的“小二楼”,木制或石制的雕花门楼。“现在巷子的轮廓还有,但是内容却变了模样。”

    “大户人家的门槛都是很高的,需要往里运送东西时候,就用铁环提起来。现在门槛都被人改得差不多了。”尹奶奶说。

    2

    八旬老人记忆中的繁华

    80岁的孙瑞山是土生土长的引市街人,他的记忆中引市街繁华热闹。

    “扬州的福运门你知道吧?”孙瑞山随即摇了摇头说,估计你们年轻人是不太知道的。“福运门就在引市街的南侧,这里曾经被称为新城门。每天从这里进城的人是络绎不绝。”孙瑞山半闭着眼睛陷入了沉思之中。

    1918年扬圩公路开通,扬州有了第一家汽车运输公司,在古运河南岸建起了扬州汽车站。当时用渡船来摆渡南北的行人,为了方便交通,1923年就在正对汽车站北岸的引市街南巷口的城墙上开辟了一个老城门。“福运门一开,这里就成了车水马龙的热闹地区。”

    “金东关,银西门,福运门迎财神。”孙瑞山说,这是旧社会在反动警察中流行的一句话。福运门来往的旅客多了,站在城门口检查来往行人的反动警察,常常就趁机敲竹杠,中饱私囊。

    解放后,因拆了城墙,造了渡江桥,开拓了渡江路,昔日繁盛的引市街变成了清静的后街。走在引市街,很难相信,这里曾经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来到引市街时,初冬的太阳微微从雾霭中显露出来,暖阳斜照在巷子里,老人们拎着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或拿着小板凳走出老屋,坐在街边或在院子里,三三两两地唠着家常、聊着天……

    3

    逐渐消失的

    引市街老井

    洗菜做饭洗衣都离不开水。在引市街最具情趣和韵味的,其实并不只在于那几处盐商故地,而是那老城内的一口口老井。

    的确,在引市街一带曾经有无数口井。孙瑞山说,这里有钱人多,大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口井,沿着街道也有井。“这么多年过去填埋的填埋,弃用的弃用,像洪家大院里那口老井一样干净的,已经不多了。”孙瑞山指着对门的一户人家说。这些老井让引市街的人们生活更通俗化,也更充满了人情味。 

    听说在城南房管所仓库附近也有一处古井。我们循路找去,二十分钟时间也没找到这处老井的所在。

    “好多年不用了,老井的具体位置很难找到。”幸好好心的居民韩阿姨眼尖,她在一个石堆的下面,找到了从前的老井。“没有名字的,但是它一直在那儿,以前我们这一带的人都用这里的水做饭洗碗。”韩阿姨回忆,一直用到上个世纪80年代,通了自来水后,这口井就逐渐废弃了。“没想到这几年,它竟然被埋在了石堆下面。”

    在引市街102号西侧,有一口无名的清代古井,在井栏的外缘,仍然能看到斑驳的彩云、鹿等图案,井栏内,绳子勒出了深深的凹槽。住在这里的汪阿姨说,这附近的人曾天天吃这口井里的水,“水特别清,我们都打这口井里的水。”

    探头往井里看去,井水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清澈,上面还漂了一只废弃的塑料盒。

    “这一两年不再用了,周围人没有保护好,里面漂了太多脏东西。”汪阿姨说。

    4

    皇帝走过的玉带石板路

    从前的引市街,沿街铺的是青石板路——一横两竖三块条石,“过去这就叫做‘玉带石板路’,就像古代官员们的玉带。据说乾隆皇帝还从这条路上走过。”

    “路上热闹呢,推车的、拉水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也多了。“在渡江路没开之前,引市街是从南边进入市中心的必经之路。”孙瑞山感慨,豆腐店、酱园……这条街上商户林立,而他们家也是其中一分子。

    孙瑞山说,民国时他们家在引市街开了当时远近闻名的饺面店——四赢春饺面店。

    四赢春的门面不大,一共有三家门店。这里也是扬州最早的小吃店之一,每天到这里吃饺面的人很多,在门口经常出现排队的“长龙”。

    “扬州人爱吃饺面,它贴近平头百姓,花钱不多,一毛二或是一毛五一份就能让食客一个碗里吃到既有荤又有素的面食。”在孙瑞山的记忆里,他们家的饺面生意不是一般地好,从天亮开到天黑,家里人总是忙不过来,他稍大一点后也会去帮忙。

    晚上是引市街最冷清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商店都关门了,这时候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白天怕人多,我们躲在巷子里玩弹子、滚铁环,到了晚上我们就来到街上跳格子、捉迷藏。”

    解放后,有了渡江路,加上拓宽街道后,这里的热闹就不再了,“四赢春也实行了公私合营,改名为‘和平春’,搬到了渡江路上,到上世纪50年代,店才关闭了。”说到这里,老人似乎有点遗憾。

    慢慢地,老街上的人也老了,年轻人大都去新城区工作了。“这里的居民都是上年纪的老人,七八十岁的人很多。”

    5

    这家民国旅社仍在营业

    巷子迎来送往,无数的商贩从这里进进出出,无数的店家从这里搬走,却有这样一家民国旅社在引市街生下根来。

    五洲旅社,自1935年开业以来,至今仍在经营。

    在孙瑞山的记忆里,这家旅店已经换了好几个主人。走近五洲旅社,白墙面上用红漆刷着“五洲旅社”大字招牌,偶尔有一两个远方来的客人拉着箱子,匆匆地走近旅社。

    抬起头,二楼窗台老旧的标语……仿佛时光一下子拉回了上世纪。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五洲旅社似乎在默默地讲述着时代变迁的故事。

    进入旅社,木头窗的门房,木结构的楼板……这里处处透露出它将近百年的历史。来自安徽的老陈年年都要到扬州来做生意。“十年前,我就是这里的老主顾了。”老陈仔细想了想说,这么多年了,这家店似乎也没什么大的变化。“房间里就一张床,一个柜子可以搁置点茶杯啥的。”老陈说,每个房间还有一台电视机。“洗澡间、厕所都是共用的,和现在城里的那些大酒店是不能比的。”

    “住一宿也不贵,也就十五到二十块钱。还能用共用的厨房烧个饭自己吃。”老陈每次来都要在这里住上十来天,这几年他发现房客明显少了,“多是些脸熟的常客。有时候人多点,一天能遇上个三四个人……”

    而从前的五洲旅社可没有这么落寞寂寥。“这里可是繁华的引市街闹市口,五洲旅社给南来北往的商贾提供了一处寓所。”孙瑞山说,曾经五洲旅社的条件是扬州数得上的,交通又便利,大家都愿意住在这儿。

    6

    这里一砖一瓦都是珍品

    似乎转眼间,已至中午,引市街上人似乎比清晨要多一些。但置身这里,仍然感觉是在历史的画面中,青砖、泛红的木质门窗,透露出那些鲜活、古朴、庄重的颜色。

    流连其中, 虽然曾经的繁华不再,那些豪门富户和老字号街铺已难寻其踪,但是这里却承载了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韦明铧看来,引市街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这里的每户门楼一砖一瓦都是艺术品。

    “引市街所展示出的厚重历史和文化沉淀,给每个穿街走巷的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这里不但见证了扬州盐业的繁华,也保存了扬州较为完整的老城气息。”韦明铧认为,这里的建筑、这里的市井氛围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既有情调又有韵味,沐浴在沧桑风雨中,是一份不可再生的珍稀文化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