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紫曦唯幂1 2013-12-01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000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第四章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第四章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小儿感冒

    ●病 因:小儿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感两种,这两种感冒系两种不同病毒(普通感冒也有因细菌引起)所引起的,均属呼吸道传染病。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症状较轻。流感症状较重,传染性强,可大流行,易发生并发症。

    ●症 状: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流感发热可达38~40℃,并伴有周身酸痛、精神不振、头痛,严重者易并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病。风热外感见: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干、口渴、咽痛、干咳、流泪、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质红、或鲜红。风寒外感见:鼻塞、流涕、喷嚏、流泪、恶寒、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舌质淡。如兼食积或消化不良者可兼见:食欲不振,口不渴,或恶心呕吐,或腹泻,舌苔厚腻。

    ●治 疗

    一、内 治

   (一)西药

    1.小儿速效感冒冲剂,按说明服用。

    2.伴有细菌感染,症见发热,咽喉痛者,可用复方新诺明或其他抗生素。

   (二)中药

    1.维生素C银翘片:每次半片,每日3次口服。

    2.银翘解毒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连服2~3天。适用于风热型感冒。

    3.桑菊感冒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连服2~3天。适用于风热型感冒轻症。

    4.银黄口服液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5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发热、咽痛者。

    5.野菊花10克,柴胡12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或代茶频饮。适用于风热外感。

    6.玉屏风散冲剂:每次半小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体虚患儿反复感冒,病情轻者。

    7.午时茶或藿香正气水,每次服成人量的1/4~1/2(以年龄大小酌情而定),每天3~4次。适用于风寒外感兼食积者。

    8.桑叶5克,薄荷5克,僵蚕10克,葛根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竹叶5克。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较重者。药渣可用煎水洗澡或浸泡两足至膝,至微出汗为宜。

    9.菊花、桑叶、芦根适量,煎汤代茶,适用于头昏、头痛、发热口渴、尿黄者。

    10. 兼咳嗽者可选加止咳糖浆;兼口干咽痛者可加用健民咽喉片、草珊瑚含片或桂林西瓜霜;兼食滞、消化不良者可加用复方鸡内金片、保和丸、婴儿散等,兼腹泻可加用藿香正气水、婴儿散等。

    11.鼻塞、流涕、流泪、头昏重明显者可用羌活6克,独活6克,蔓荆子6克,藁本5克,防风6克,川芎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外 治

   (一)西药

    小儿退热栓:适用于高热者,按说明使用。

   (二)物理降温

    适用于高热者。

    1.可用热毛巾全身反复搽浴。

    2.热水浸浴,水温以小儿可耐受为度。也可参照治“小儿夏季热”中的外洗方药浴,并配合口服用药,则降体温效果更好。

    3.为风寒外感发热者,可用生姜250克,或加入适量的大葱、香菜,煎汤浸浴。

    4.大葱、生姜各15克,食盐3克。生姜烘干研为细末,再和葱、盐共捣烂,加酒适量,调成糊。用纱布包裹,擦前胸天突至剑突,后背大椎至尾椎、手、足心、肘窝、腘窝,每2小时擦1次。适用于高热者。

    5.白矾30克研末,加面粉适量,用醋调成糊膏,或用蚯蚓捣烂如泥,敷双足涌泉穴(即两足心),纱布固定,不时用醋浸湿,以保持湿润,适用于高热者。一般3~6小时开始降温,12~36小时可降至正常。

    6.风油精擦涂穴位:大椎、肺俞、天突、头维、迎香、风池、风府、曲池、合谷等穴。

    7.贴脐:淡豆豉30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葱白(连须)10根。前三味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葱白捣如泥,填脐,每日换药1次,并服热粥或热汤水1碗,以助药力,效果更佳。尤适用于流感。

    8.鲜黄蒿尖7个,生姜3片,食盐少许,将黄蒿尖放手心揉搓后,与食盐,姜片共捣如泥。用布包擦患者手心、脚心、印堂穴、太阳穴、脑后,盖被发汗即可获效。

    三、其 他

    1.针刺:取穴:风池、合谷、列缺、迎香、曲池、内关、肺俞、大椎。泻法。无条件者可点揉穴位。

    2.推拿: 推攒竹、眉弓、揉太阳。拿风池,揉两耳、迎香。发热点揉大椎穴1分钟,烦躁点按两手内、外关穴各半分钟,推擦上胸部,揉膻中穴1分钟,点按双合谷及颈后的风府穴各半分钟。

    3.可用梳子(最好是木梳、牛角梳)刮梳头皮,梳至头皮发热、发烧,以能耐受为度,每日数次。

    4.拔火罐: 发热无汗可拔大椎、肺俞。取肺俞(双)穴,每次10~15分钟,隔日1次。

    5.耳贴压豆:取穴:肺、内鼻、肾上腺、感冒点。咽痛、声嘶者加咽喉穴;咳嗽加气管;流涕加风溪;发热加耳尖放血等。也可针刺、按摩。

    6.吹热风:在配合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可用电吹风吹出的热风,以患儿能接受的距离吹头部的前额、印堂、太阳穴、迎香、风池、两耳等穴位,直到面部出微汗为止。吹约半小时。发热者,在服用退热药后,吹一次热风,如立即睡觉,效果更好。轻症一次即愈。

    【防  护】①多给患儿饮水,注意休息,饮食以流质,易消化的食物为宜。②伴有消化不良、食滞、腹泻者,应立即停喂高蛋白、高脂肪、粗纤维食物,改食面糊、软烂的面条、稀饭。⑤感冒流行季节,室内可洒些 醋熏蒸消毒。④常带小儿在室外活动,尤其是寒冷季节,以增强小儿的御寒能力。⑤注意及时给小儿增添衣被。⑥重症及并发症者应去医院诊治。


第四章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第四章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第四章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第四章 儿科病症の小儿感冒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