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囊炎

 孟津河荣山公子 2013-12-02
毛囊炎
    毛囊炎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1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类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未成年人,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毛发的牵拉、搔抓、皮肤的浸渍、局部密封包扎、皮肤受损、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软膏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摩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

2临床

基本损害呈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其中心有毛发贯穿,顶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周围绕以红晕,以后排出少量脓液,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或有浅表瘢痕,自觉瘙痒。好发于有毛发及易受摩擦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及背部,经常接触油脂或沥青的工人,则四肢常受累。反复发作者,称复发性毛囊炎。易发生在瘙痒性皮肤病基础上.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颈部、前胸及后背。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

3诊断

1.好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贫血患者多见。
2.好发部位
头面颈、四肢及臀部。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
3.皮损特点
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顶端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可分批出现,互不融合,有硬包。
4.自觉症状
痒。头部毛囊炎会刺激发根引起剧烈疼痛。
5.愈后
易复发,一般愈后不留瘢痕。

4鉴别诊断

应与寻常性痤疮鉴别,后者见于青春期,惯发于颜面、上胸背部,有黑头损害。皮疹初发于毛囊口,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具有痒感的红色毛囊小丘疹,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周围有炎性红晕,中心有毛囊贯穿,丘疹出现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轻度痛感,瘙痒明显。一般无全身症状,经过数天,脓头破溃,排出少量脓液渐愈。如反复发作,迁延数周,后转变为慢性毛囊炎。好发于多毛部位,头皮、会阴、腋部、肛周及四肢伸侧。皮疹易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疾病之后。

5治疗

1.局部治疗
原则以杀菌、消炎、促吸收为主。早期外用软膏,如:10%~50%软膏、3%碘酊,脓肿形成可切开排脓,未成熟前严禁挤压。目前,外用中药制剂的肤平乐。
2.全身治疗
全身症状显著者给予抗菌药,多选用磺胺类药物或红霉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3.物理疗法
可用紫外线、红外线照射,或用氦氖激光治疗。

6预防

1.生活规律
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2.少吃辛辣
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3.注意清洁
对于头部毛囊炎,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4次为宜。
4.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