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撰文 | 杨凤娟
额上单形皮损伴瘙痒——糠秕孢子丝菌毛囊炎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共纳入110确诊为糠秕孢子毛囊炎的患者;
(1)少于 20% 患者:合并脂溢性皮炎和/或花斑癣;
表1: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特征
(1)在记录有无瘙痒患者中,有48%的患者存在瘙痒;

■(1)治疗方式:
外用:2%酮康唑洗剂(隔天一次,每次3-5分钟)——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口服:氟康唑或酮康唑。
氟康唑的剂量:每日100mg,1周至每日200mg,3周;
酮康唑的剂量:每日200mg,3天至每日400mg,2周。
总结
1.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毛囊性真菌感染。糠秕孢子丝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表面真菌,通常不会引起病变,但在一些条件下,它可以侵入毛囊,导致炎症和感染。因此,糠秕丝菌毛囊炎常有诱发因素,常合并痤疮,在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发生或加重。
它与寻常痤疮常难舍难分,治疗方式却大相径庭
1、糠秕孢子菌常误诊为痤疮的原因分析:
(1)发病人群、发病部位及皮损相似:都好发于青少年人群;发病部位都为皮脂腺丰富部位;皮损都可表现为丘疹和脓疱;
(2)痤疮发生率高,影响大约85%的青少年,且痤疮的治疗常外用或口服抗生素,而抗生素的使用为糠秕孢子丝菌毛囊炎的危险因素。因此,痤疮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可继发糠秕孢子丝菌毛囊炎,这两种疾病可能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