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高:长寿之乡的“养生诀”

 毛胡庄人 2013-12-02
    阳高县按照绿色基调、生态路径、有机农业、安全产业、园林县域、和谐民生的发展思路,秉承“以农为基、生态优先、环境至上”的发展理念,为城乡群众构建了天蓝水清的养生宜居环境,目前已全面跨入长寿地区行列。全县80岁以上老年人750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高出联合国规定80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1.4%的长寿之乡标准。

  阳高县是山西省“综改试验”和“扩权强县”试点县,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和谐安康”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农业设施化、工业园区化、城镇特色化、事业民生化、县域生态化“五化一体”战略,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阳高县委、县政府通过高层次谋划、高标准发展、高效益推动,着力使经济利益与培育长寿养老和养生产业相衔接。该县把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正在形成龙泉蔬菜、古城油桃、大嘴窑京杏、王官屯杏脯、北徐屯生猪、黄彦沟肉羊等“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品种特色鲜明的区域布局。建设罗文皂瑞祥农牧场、古城合创农业配送、龙泉益盛蔬菜储运等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存储企业。启动了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工程和大泉山景区建设等生态旅游重点工程,同时,该县观光采摘业、新兴的长寿养老和休闲养生产业等风生水起,还大量建起了档次较高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场所。

  政府构建环境,百姓生活安康。在政府的引导下,该县城乡群众大念“丰、乐、淳、常、恒”五字诀。“丰”即物产求丰。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该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粮食年产量突破了2.5亿公斤。该县群众以杂粮、大棚蔬菜、杏果为主要食物,保证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乐”即文化求乐。阳高是一个传统文化大县,有着“人文荟萃城”的美誉,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有说书、讲故事、小调、戏曲、象棋、二人台、晋剧等多种形式。2007年,该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淳”即民风求淳。近年来,阳高县积极推崇引导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印制了1500多条道德宣传公益广告,举办首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同时把“道德课”搬进了十八大精神科级干部轮训班上,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该县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爱老为美蔚然成风,为老年人健康长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常”即养生求常。阳高县人非常注重养生。长寿老人都有按时起居的良好习惯,且不染不良嗜好。在饮食上注重节制,粗细搭配,荤素互补。“恒”即健身求恒。1988年该县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近几年,该县在推进社区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预留活动场所,增设体育器材,配置乡村卫生室,对全民健身运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县委、县政府连续印发《老年天地》、《老年健康365问》、《健康生活须知》等数百万字的健康生活知识材料,为全民健身、老人健康长寿提供了翔实的生活指南。

  (史亮 孙旭日)(选稿编辑:沈文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