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现最流氓竞业禁止协议 对手覆盖全行业

 双鱼座的鱼 2013-12-03

近日,一份被腾讯员工称为“有史以来最流氓的竞业禁止协议”在微博中被曝光。有网友爆料,今年8月份开始,腾讯公司陆续让部分员工签订一份新的竞业禁止协议,腾讯员工被要求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与竞争对手建立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等任何关系,也禁止创办即时通信软件、无线增值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 网络游戏等相关领域的企业或从事相关产品经营。而这些竞争对手公司包括,新浪系、搜狐系、网易系、阿里系、奇虎系、百度系、google系、搜狗、ucweb、msn、小米、众多知名视频网站、大型游戏公司、电视公司、在线支付公司等等,几乎覆盖了整个互联网行业。有网友戏称,腾讯仇家数量已经达到上限。还有网友感慨:看来不在企鹅干,只能回家种菜了。

对此,经济之声今天第一时间向腾讯公司求证,一位腾讯公司公关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网上流传的消息,不予评论。

工作人员:我们基本上不会有人出来回应这个事的,还是属于一个传闻。

不过一位腾讯内部员工说,这份协议很可能真是存在,而且针对的都是高级别人员。

工作人员:是有那个东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签。

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解释,其实这样的协议在互联网公司很普遍,是公司自我保护的一种。

赵占领:这项协议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很多企业都签了。之所以签竞业禁止协议,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对员工采取法律措施。一般法律规定,或者是合同有约定,约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劳动合同中专门约定进行禁止的条款,一种是单独签一个竞业禁止协议。这两种形式都可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协议是真的,还有一点忽略了,那就是腾讯的补偿。一般来说,补偿都是从员工离职后开始计算竞业禁止期时起,公司应按竞业禁止期限向员工支付一定数额的竞业禁止补偿费。补偿费的标准为离职前月度平均工资的80%。

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认为,如果腾讯没有给付赔偿,这样的协议也就无效了。

赵占领:竞业禁止协议签完之后,它是否有效,实际上取决于几个因素:一个因素是竞业禁止条款本身是否约定了经济补偿,补偿金的数额,还有它的发放方法。如果没有做这样的约定的话,这种竞业禁止协议本身是无效的。第二点,员工离职之后,它要一次性发放给员工竞业禁止的补偿金,这样合同的条款、义务对员工才生效。如果它只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禁止条款,但是在离职的时候没有发放经济补偿金,实际上对员工是没有约束力的。

竞业禁止协议

竞业禁止又称竞业避止,是对与特定的经营内容有关的特定人的某些行为予以禁止的一种制度。竞业禁止的限制对象负有不从事特定竞业行为的义务,这种义务的产生原因有二:

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如公司法对董事、经理等的竞业禁止义务所作的规定;

二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约定,此类协议通常用于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