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七零八碎的黑暗展示

 啸海楼 2013-12-04

一场七零八碎的黑暗展示

—— 评宁浩新片《无人区》

朱白 昨天 10:52

从2006年石破惊天的《疯狂的石头》开始,宁浩就成了华人新晋导演里最受关注的一个。宁浩以一种新鲜、凛冽,且充满寒气感十足的幽默,征服了一批有看外国电影习惯的影迷。

尽管,随后的《疯狂的赛车》有自我复制的嫌疑,《黄金大劫案》又眼高手低,且疯狂戏谑程度远不及《疯狂的石头》,但宁浩二字已成为一个金字招牌,对于他的任何新片,都有一票观众在心中抱有期待。

历经四年审查风雨的《无人区》,从一次次宣布即将公映的新闻开始,就已经成了某种暗示——这不一定会是那个你所期待的宁浩,或者说它可能代表不了这位导演的最好状态。在中国大陆,任何涉嫌严格审查,并且一次又一次通过审查又重新再审的事件,大概都可以用“你懂的”来解释,质量必然会在一次次阉割中一点点丧失。

我没有看过此前未公映版本的《无人区》,不知道这次最终公映版本到底做了哪些手脚,而导演和主演对审查话题也闭口不谈,所以对比前后版本不现实,或许这样的趣味性难题可以交给未来的影迷来破解。

(资料图:电影《无人区》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人区》是在一个模糊了具体地点的荒漠里展开的关于非法捕猎、杀人和毁灭的故事。成功的青年律师潘肖得意地打赢了一场官司,他的雇主是一个在荒漠中专门捕猎国家保护动物隼的人,律师要带着胜利和获得的新车离开荒漠回到城市,召开自己新书的记者发布会,此后,一系列的追逐、埋伏、节外生枝一幕幕展开。

“无人区”是一个太好的意象,宁浩有向英美类型片导演看齐的野心,只是这样的题材注定难过审查关,从一个只有动物生活的无人性的野蛮区域,变成一个爱情线索导致的光明尾巴,这个电影已经七零八碎了。我的理解是,可能编导初衷是讲述一群跟动物一样的人的故事,如同片中反复出现的猴子的寓言,这是一个无人的区域里发生的故事。即为“无人区”,就应该是满盘皆是坏人的故事,一个个站立行走的人,在诱惑、金钱、危难面前人性一次次倒掉,堕入无尽的黑暗,他们丧失人性后的嘴脸,是其与动物归为一群的通行证……

可是公映版的电影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爱情线索,挽救了人性的“存在”,换言之,是律师与被救妓女之间神乎其神且来历不明的爱情,成了本片黑暗压抑中的一缕曙光。

片中的律师解释,人跟动物不一样,他和被拐卖的妓女跟一心捕捉贩卖隼的亡命徒也不一样,他们是人,而对方则是没有人性的动物。借此,本片从一股水底闭气的压抑中,浮上水面猛吸了一口空气,也令原本可以深入刻画的主题,变得不再紧张和谐和完整。不是人性必须黑暗,而是这种男女患难之中的爱情来得异常唐突,即不能说明世态人心,跟影片前半部蓄意营造的黑暗相比,也属于弱不禁风的一种反转。

余男扮演的妓女,本来就是一个令人性黑暗倍增的角色,她口中没有一句真话,在荒漠中的角色也凸显奇怪,她既想选择逃离(还能趁机在彪悍父子控制的家中藏下巨款),又在这样一个分外荒诞的场景里如鱼得水——尽管也挨过野蛮父亲的毒打,但她对自身困境的理解从最开始就不是那种扭曲或者煎熬。

影片没有刻意交代律师与妓女在危难中是如何建立起爱情来的,但却数次展现了这种线索存在的结果,比如律师救了妓女一命,但一个为钱为自己活着的妓女又去以失去所有钱为代价要营救律师,这就难以令故事本身自圆其说了。

律师出于怜悯救了一次妓女,不杀和失去自己生命去营救这是两种境界,编导没能在片中有效地提供后一种伟大的原因。

同样是野心颇大的西部片风格,《无人区》难免令人想起高群书那部不算成功的《西风烈》。注重形式感的《西风烈》更容易让观众有一种代入感,可是荒凉和残酷对于我们中国观众来说,又是一个只能从异域影视书籍中了解的感受,缺少必然的亲身感,那种情景代入感也就仅仅是一种表象。而意在表达人类内心幽深和黑暗不明的《无人区》,故事从一个极具颠覆感的叙事和凛冽的影像语言,逐渐回归到一个通俗意义上和所谓大众审美上的“人性的光芒”,那必然呈现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拧巴感。

再加上本片的high点不足,残酷展现适可而止,公路片中的核心猎杀镜头也一笔带过,富有创意和质感的几个配角也只能沦为被压抑出彩的道具(王双宝、巴多两位演员堪称国产片中罕见的“特型”,只要他们出场便有一股荒诞中搞笑的意境),这些令这部电影从一个高起点的类型片,直接滑落至失手的半残品。

(责任编辑:余江波)

阅读(2.6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