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 拓跋氏与 黄帝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2-06

                            北魏 拓跋氏与 黄帝

                                                  刘文学


摘要:北魏拓跋氏政权是黄帝的后裔。黄帝之孙悃在黄帝王朝时代被分封于鲜卑山为诸侯,成为鲜卑族的始祖,子孙世代为君。至公元四世纪,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在南北朝时期,为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大融合作出重要贡献。拓跋氏不忘始祖黄帝。
关键词:黄帝 悃 拓跋氏 北魏 平城 洛阳

    北魏政权的领导者是鲜卑族拓跋氏,而拓跋氏则是黄帝的后代。至公元四世纪初,拓跋氏统一我国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先后在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河南洛阳建都,历一百四十八年,对于我国北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都作出重大贡献。

一  北魏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

    五千年前,黄帝通过对炎帝和蚩尤的战争,统一天下,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在有熊国开创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体制——分封诸侯制,即封建制。其时,有熊国的疆域,汉代王充《论衡》和唐代王瓘《广黄帝本行记》等记述,东至于东海,西至流沙(今新疆白沙堆),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北达函陵(今内蒙古一带)。黄帝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为诸侯。南宋《轩辕黄帝传》说:黄帝九子,各封一国。其中,元妃嫘祖所生长子玄嚣“降居江水”,(今蜀地。一说今河南安阳古江国),次子“昌意居弱水”(今四川。一说今河南汝水);其妃女节所生少子挚被封于东方少昊之墟,都于曲阜等。而黄帝次子昌意之子悃则被封于“北土”,即今我国内蒙古的鲜卑山一带,建立古鲜卑国,为诸侯,成为古鲜卑族的首领。拓跋氏是我国北方古鲜卑族的一个部族。他既是部族的名号,也是姓氏名号。拓跋氏的本意是黄帝的后裔。对此,1979年版《辞源》说:“‘拓跋’亦作‘托拔’,北魏皇族的姓。北魏自称黄帝之后,受封北土,谓黄帝以土德王,鲜卑族语称土为拓,称后为跋,故以拓跋为氏。”1983年版《辞海》说:“拓跋氏亦作‘托跋’,北魏皇族的姓。”1994年版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也说:“拓跋,复姓,北魏皇族的姓。北魏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由此可知,北魏皇族拓跋氏是黄帝的“土德”和黄帝的“后代”的意思。拓跋氏的始祖是黄帝之子昌意少子悃,对此史书多有记载。北齐魏收的《魏书·序纪》说:“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1]1《魏书·官氏志》说:“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德为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2]2971唐代李延寿《北史·魏本纪》说:“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3]1唐代杜佑《通典·北狄》引《后魏史》说:“(拓跋氏)出自黄帝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亦因鲜卑山以为号。或云黄帝之苗胤,以黄帝土德,谓土为托,后为跋,故以为氏。”[4]261上述说黄帝有二十五子,或分封于华夏(今中原地区)诸地,或分封于外荒(今中原以外的四方之地)为诸侯,其中他的儿子昌意之子悃则被分封到我国北方的鲜卑山一带为诸侯,成为鲜卑族的始祖。悃的子孙世代为鲜卑族之君(诸侯)。北魏拓跋氏就是悃的后代。尤其是宋代罗泌的《路史·疏仡纪·黄帝》记述更加系统完整,说:“(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安处西土,后曰安息,汉来服者为安氏延、李氏;悃迁北土,后为党项之辟,为拓跋氏,至郁律二子,长沙莫雄,次什翼犍,初王于代,七子其七窟咄生魏帝武道,始都洛为元氏。十五世百六十有一年,周齐灭之,有党氏……”[5]6从黄帝、昌意,到悃为党项族的国君,为拓跋氏,其后裔郁律、什翼犍、窟咄,以及北魏的开国君道武皇帝拓跋珪,以说明北魏拓跋氏是黄帝的子孙。
    拓跋氏来源于古鲜卑族,而黄帝之孙悃是古鲜卑族的始祖。民国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鲜卑,种族名。黄帝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鲜卑山,因以为号。起于兴安岭东,后移于匈奴之故地,后汉之末最盛,晋初分数部,以慕容、拓拔二氏为最著。拓跋氏后建国号魏,是为北朝。隋唐以来,其遗裔遂与汉族同化。”这是说黄帝之孙悃,是鲜卑族的始祖,而鲜卑族的拓跋氏是因居于鲜卑山而称鲜卑氏。关于鲜卑山,民国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鲜卑山,《后汉书·鲜卑传》:鲜卑,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清统一志》:鲜卑山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西三十里,土人呼蒙格。”1980年版《辞海》说:“鲜卑山,古山名,一说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本地人称为蒙格,相传古鲜卑族因居于此山得名。”综上所述,黄帝之孙悃,因被分封于北方的古鲜卑山一带,而成为古鲜卑族诸侯。悃的后代世代为古鲜卑族的国君。古鲜卑族中的一支拓跋氏,至四世纪时在我国北方建立北魏拓跋氏政权。至北魏魏孝文帝时迁都河南洛阳,其中的皇族改拓跋氏为汉姓元姓,其贵族等亦改为汉姓,融入汉族体系。

二  北魏拓跋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

    北魏拓跋氏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北方和中原地区所建北魏王朝,长达一个半世纪。东汉末年,鲜卑族拓跋氏部从北方大沙漠以北南迁,先是定居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公元315年,拓跋部首领猗卢于此建立代国。公元338年,拓跋部首领什翼犍即位,始称国号为建国,至公元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共传六主,凡六十一年。公元386年,什翼犍之孙拓跋珪恢复代国并称王,号登国,改称魏。为区别三国之魏,史称后魏,因居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又称北魏。北魏政权是拓跋氏政权,故又称拓跋魏。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在平城建都(今山西大同),改元始皇并称帝,称道武帝。其后历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皇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在平城建都凡九十六年,历七帝。当时平城拥有人口一百多万,一直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公元494年,“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为由,魏孝文帝迁都河南洛阳。历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长广王、节闵帝、安定王、孝武帝等,在洛阳建都四十一年历八帝。北魏政权自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魏至公元534年为北齐所灭,共历十三帝,一百四十八年。
    北魏政权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1、结束了北方二十六国长达150多年的混战局面,统一北方,安定了北方和中原社会。自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使我国北方形成与南朝宋相对立的南北朝局面,北方处于相对安定的社会。这对于恢复社会生产、安定人民生活有积极的意义,并为其后隋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政权至魏孝文帝时进行了许多改革,使北方出现一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魏孝文帝所进行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北魏政权建立之前鲜卑族是一个仍处于原始社会的游牧民族。其后鲜卑族拓跋氏南迁之后,建立北魏,占领了汉民族居住地,要统治汉民。①建立封建制,至魏武帝时,建立政治机构,除皇帝外,中央设置尚书郎,地方设立刺史、太守、郡县等。一般采用文职官员,大量招募汉族人士,量才录用。还在国都平城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增生员三千人,命郡县大搜典籍,送至平城,为北魏政权培养治国人才。为统治的需要皇帝还亲祭先圣孔子。②整顿吏治。北魏皇族、贵族和汉族官员结成一体,相互勾结,贪污腐化,民怨沸腾,使各地百姓,尤其是汉民族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北魏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对吏治进行整顿。在首都平城,政府规定地方官员以治绩好坏升降,治绩好的满一年迁升一级,治绩不好的不予迁升,或降级或处罚。公元473年制定一条法律。县令能平一县之盗贼者,兼治两县,能平两县之盗贼者,兼治三县,三年升为郡守。郡守能平两郡至三郡的,三年升为州刺史。对官员的贪污进行严惩。魏孝文帝屡次下诏,斥责官员的贪污腐化、侵害百姓。规定官商勾结贪脏十匹以上者处死。③为遏制贪污,公元484年,实行官员俸禄制。规定每户增调帛三匹(原为二匹)、谷二百九斗,作为官员的俸禄。实行俸禄后,如官员贪脏一匹即处死。地方官员刺史犯脏者处死40余人。④公元494年,迁都河南洛阳后,比照南朝的政治制度,实行士族门第评定制,即按照“以贵袭贵、以贱袭贱”的原则,官职按门第高下分配,低级地方官(县官)从低级的士族中选取,让这些人也有仕途。
    二、经济方面。一是为了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北魏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孝文帝于485年实行均田制。均田制规定:丁男可向政府领“露田”四十亩,丁女二十亩,种植谷物。丁男另给桑田二十亩,种植桑树、枣树和榆树等。农民年老或死亡,“露田”要还给政府,桑田可作为个人的永业,亦可以传给子孙。二是实行“三长法”。为了严密地管制人民,同时把许多隐瞒的荫户清查出来,编入政府户籍,以增加财政收入,孝文帝于公元486年采纳李安世的建议推行“三长法”。“三长法”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有邻长,里有里长,党有党长。这“三长”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户口,征收租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等。
    三、文化与风俗方面。北魏孝文帝非常清楚,黄河南及以北各州郡县是北魏政权的地理基础,居住在这里的广大汉民族是维护政权的社会基础。鲜卑族是少数民族,人口少而且同汉人文化大不相同,要想长久地统治汉民族就必须实行汉化政策,融入汉民族,实行汉鲜一家。只有如此,广大汉民才能接受他们的统治。于是,魏孝文帝又采用了许多措施实施汉化:一是迁都洛阳。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往中原的中心地区,即“天下之中”—洛阳。得中原者得天下。河洛地区是历代帝王统治全国的中心地区。在迁都问题上曾发生严重分歧,一些皇族和贵族反对孝文帝迁都,孝文帝不得不召集群臣商讨此事。据[北齐]魏收的《魏书》和唐代李延寿的《北史》等书记载,孝文帝在太极殿召见留守官员商讨迁都之事,当时的燕州刺史穆罴不赞成迁都。说:“今四方未平,谓不可移。臣闻黄帝都涿鹿,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说当今天下还未完全平定,不宜迁都,我听说,当年黄帝就都于涿鹿,由此看国都不一定在中原。孝文帝回答说:“黄帝以天下未定,故居于涿鹿,既定,亦迁都于河南。”[6]155说当年黄帝之所以在涿鹿建都,那是因为黄帝在涿鹿与炎帝、蚩尤作战,天下未定,待平定炎帝、蚩尤之后,还是回到河南建都。黄帝回到河南建都的地点,唐代李泰的《括地志》作了明确回答,说:“黄帝大抵征战所至,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有熊就是今河南新郑市。最后,孝文帝还是决计迁都河南洛阳。这是一项大胆的政治决策,关系到北魏政权的巩固和天下统一。二是文化与旧俗改革。魏孝文帝将他的六宫妃子、宫女、文武官员及家属、奴隶迁往新都洛阳之后,为了加强同中原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取得汉民族对其统治的认同等,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规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一律穿汉服;禁止官员在朝廷上说鲜卑语,还规定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员不准说鲜卑语;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豪族门阀通婚;鲜卑族的风俗习惯要改为汉族的风俗等。尤其是魏孝文帝发动了一场姓氏改革,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像这样大规模的少数民族改为汉族姓氏,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三? 北魏姓氏改革和祭祀黄帝

    为了维护鲜卑族拓跋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魏孝文帝除自尊黄帝为自己的始祖外,还发动鲜卑族拓跋氏改为汉族姓氏。宋代罗泌《路史·疏仡记·黄帝》记载黄帝之子昌意的第三个儿子“悃迁北土,后为党项之辟,为拓跋氏。至郁律二子,长沙莫雄,次什翼犍,初王于代,七子。其七窟咄生魏帝道武,始都洛为元氏。十五世百六十有一年,周齐灭之。有党氏、奚氏、达奚氏、乞伏氏、仡骨氏、什氏、乾氏、乌氏、源氏、贺拔氏、拔拔氏、万俟氏、乙旃氏,秃发氏、周氏、长孙氏、车非氏、兀氏、俟亥氏、车焜氏、普氏、李氏、八氏、十姓,俱其出也。”这里较详细地记述了鲜卑族拓跋氏的姓氏情况。北魏皇族为什么将拓跋姓改为“元姓”:一是他们认为黄帝是以土德称王,“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二是拓跋氏姓重复太多,因此下令“诸功臣旧族,自代北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河南洛阳的姓氏学者姬传东研究,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多达150多个,所改姓氏有:元、王、李、周、陈、杨、刘、孙、罗、胡、卢、苏、吕、陆、石、邱、薛、侯、万、何、高、朱、林、梁、谢、韩、潘、于、杜、丘、连、薄、寇、路、甄、狄、鲍、和、黎、莫、伊、温、窦、解、葛、穆、贺、毕、稽、楼、娄、艾、单、兰、缑、车、咎、昝、云、辰、柯、明、阎、姒、芦、尉、伏、若、弥、党、奚、可、古、卜、乙、略、仆、是、房、谷、安、卫、祝、费、骆、如、兀、桓、步、豆、屈、出、阿、茹、干、门、口、延、亥、郃、浑、副、几、扈、沓、绵、树、缓、就、越、味、羽、偻、山、纥、骨、禄、斤、狼、纸、苟、鹿、潞、乞、叔、拓、扶、兒、舆、奇、宿、看、綦、覆、库、蒌、一、俎、似、僯、折、邗、封、繇、衰、仇、俟、萨、乌、屋、引、展、茙、迟、襄、叔孙、长孙、索户等。(见姬传东《试论洛阳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圣城》载于《河洛文化与姓氏文化》2009年7月河南人民出版社。)有姓氏学者将魏孝文帝这次大规模改姓视为姓氏起源,这种认识欠妥。这只能是一种从姓氏,不得视为是某姓氏的起源。这些所改汉姓,大抵原本就是黄帝的子孙。北魏拓跋氏不忘始祖黄帝。据北齐魏收《魏书·太宗纪》记载:神颛二年(415),夏四月壬申,太宗明元皇帝“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泰常七年(422)“秋九月,辛酉,幸桥山,遣使者祠黄帝、尧庙。”《魏书·世祖纪》记述:“神口(鹿+加)元年(428),八月,东幸广宁,临观温泉。以太牢祭黄帝、尧、舜庙。”《魏书·礼志》记载:“泰常三年,为无精帝兆于四郊……以太皞等及诸佐随配,侑祭黄帝。”后二年九月,太宗明元皇帝 “幸桥山,遣有司祀黄帝、唐尧庙。”和平元年(460)正月,高宗文成皇帝东巡,“历桥山,祀黄帝。”上述太宗明元帝、世宗太武帝以及高宗文成帝等,皆以黄帝为自己的始祖进行祭祀,而这些祭祀都是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时进行的。

参考文献:

[1][2]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1月.
[3] 李延寿.北齐.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4月.
[4] 王贵民.炎黄文化汇典·史籍卷.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0月.
[5]? 于右任.黄帝功德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
[6]? 刘文学.黄帝故里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