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常用礼仪

 yiyidaodao 2013-12-07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恭俭庄敬,礼教也。”(《礼记·经解》)儿童常用礼仪以长养恭敬心为体,以规范儿童日常起居为用,从细节处入手,以反复实习为方,从而形成习惯,养成习性。故为人父师者须逐项为子弟明确讲析,并予以正确示范,并经常提醒和督促其落实。儿童学习礼仪之六字真言为——“小朋友,跟我做。”

【晨省】

l        正点起床,向父母、长辈或老师请安问候。(如:“妈妈,你昨晚睡得好吗?”)

l        自己整理床铺。

l        盥洗(刷牙、洗脸、梳头等)。

【昏定】

l        向父母长辈或老师问候。(如:“妈妈,我要睡觉了。你也休息吧!”)

l        盥洗(刷牙、洗脚、洗袜子等)。

l        铺放床被。

l        自己脱下的衣服依次叠好放在身边。

l        寝不言(入睡前不再讲话)。

【吃饭】

l        饭前布置桌椅,拿碗筷,端菜等。

l        请父母、长辈或老师先入座。

l        如有客人,宜暂不入席。

l        集体就餐排队进餐厅时,入座应左进右出(所有入座皆如是)。

l        坐下时,宜剑指(中指和食指并拢)放在桌上平稳,下坐;站立时亦如是。

l        碗端应至平胸,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宜压在碗沿,掌心端平,名曰“龙含珠”;右手宜三个手指拿筷子,位置宜在下七上三,名曰“凤点头”。

l        碗须随身而动。

l        吃饭时不东张西望,不大张嘴,不鼓腮,食勿响舌,咽勿鸣喉(吃饭时不发出响声)。

l        食不语。(不边吃饭边闲谈;如却需发言,应待口中饭菜咽下始言)

l        咳嗽须转身向后。

l        不掉饭菜,不小心掉下须立即捡食。

l        碗里有菜不再夹菜;每次夹菜适量(不宜连续2次以上夹同道菜);夹菜时,不宜直接入口,可在饭碗停一下再吃。

l        不挑剔饭菜好坏。

l        分食剩饭剩菜。

l        同桌不另备美食独享。

l        饭毕碗中须不留饭菜。

l        出入座位不碰响桌椅,问候退席。(如:“我吃饱了,大家请慢用!”)

l        饭后漱口。

l        全体饭毕,撤桌椅、洗碗筷。

【穿衣】

l        衣贵洁,不贵华(衣冠不求华美,唯须整洁)。

l        脱换衣服、鞋袜后应立即整理(或洗或放置固定位置),毋乱顿,致污秽。

l        侧身整理衣冠,不面向长者及大众。

【行立坐卧】

l        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l        站立时两脚自然站直,不跛脚,不靠椅。

l        身体自然坐直,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坐凳椅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l        听讲或会客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横肱(胳膊不趴在桌子上),不支颐(手不托腮),不伸足,不箕踞(两腿不敞开),不摇髀(腿脚不颤动),两条腿不交叉,不翘二郎腿。

l        行走时步履要稳重,目向前视。

l        立不中门(不站门中),行不中道(靠道路边走,不与汽车争路)。

l        拐角处、门限处需慢行(宽转弯,勿触棱)。

l        睡眠不仰不伏,宜右卧如弓。

【洒扫】

l        早起洒扫庭院,整理居室,擦拭用具。

l        垃圾放到适宜地方,不随手丢弃。

l        物放有序,用毕归放原处。

【应对】

l        家里来客人,须问好;客人走时须送至门口,道别。

l        为客人开门,请客人先行,入内安座。

l        为客人端茶倒水,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先给不认识者、后给熟悉的人)。

l        到别人家将上堂,声必扬。

l        敲门时轻扣门三下,不闻再敲,主人让入方入。

l        到别人家做客时须有规矩,不高声喊叫,未经许可严禁动别人的东西。

l        他人与己谈话时,要目视对方,不顾盼左右。

l        告退时后退三步,转身慢走。

l        长者与物,需双手奉接。

l        与长辈同行,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l        长者来必起立,长者立不可坐。

l        路上遇师长,侧立路旁问候,长者先走几步后,再行离开。

l        居家须出必告,返必面。

【言语】

l        凡祈请别人帮助时出言要柔和谦下。(如:“请帮个忙可以吗?”“劳驾”)

l        凡接受别人礼物或别人帮助自己时需道谢。(如:“多谢!”“太感谢您了!”)

l        凡冒犯他人须立即致歉。(如:“对不起!”“真不好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