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金根,笔名耕之。1969年出生于安徽省南陵县。1997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师从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刘守安、王世征诸先生,攻读书法艺术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13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师从任平先生。现供职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美术出版社,编审,任《书画世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直第一届青联委员、第二届青联常委,安徽省教育委员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徽省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网艺术委员会委员,淮北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工作之余,积极从事书法艺术研究和创作,取得较好成绩。书法艺术作品参加多种全国和省级展览,发表论文30余篇、书画评论10余篇。参加省级课题一项,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多次,举办多次讲座。论文《刘熙载书论研究》,收入中国期刊网全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并由中国出版集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资助、由荣宝斋出版社结集出版。已出版专著7部。 2000年参加编辑工作以来,编辑出版多种图书、杂志,有多种图书、期刊获得各类奖项,并有多种图书重印或再版。主编的《书画世界》杂志荣获“第三届全国书画专业媒体学术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安徽省优秀期刊奖和第三届金光印艺大奖。 责编的图书《金陵四家馆藏书画精品集》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二等奖、《21世纪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教材——“三笔字”训练教程》荣获第十七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奖”铜奖,《梅兰芳藏名家书法集》荣获第十八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金奖、第七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最佳书籍奖、2009香港印制大奖(精装书刊)冠军奖、2009美国印制大奖优秀奖,《2009年全国中国画大展作品集》荣获第十八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铜奖,中国书法出版工程《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第十九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铜奖,《三国演义之十一?火烧赤壁》荣获第十八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银奖、第七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最佳书籍奖、2009年度全国最佳少儿动漫图书。编辑、编写(合作)安徽省教委审定教材《安徽省中小学写字》(16册)以及社编《中小学生写字(新课标)》(42册),成为安徽省中小学生接受规范字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教材,社会效益显著。同时,这两套教材早已成为安徽美术出版社的重要经济支柱。面向市场的一般图书也有多种重印或再版,有的为农家书屋或中小学图书馆选用,如《老年大学书法教程》丛书、《历代名家书法临习教程》丛书、《青少年书法通用培训教材》丛书、《书法技法讲坛》丛书等均受到市场欢迎,并有良好的销售业绩。
被评为2009年度“安徽出版集团明星员工”,2010年荣获中国编辑学会评选的“首届优秀美术编辑”提名奖;所在团队期刊编辑室在安徽美术出版社首届优秀科室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科室;2010年在安徽出版集团成立五周年暨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两周年活动评选中荣获“最佳编辑” 称号;2010年在安徽出版集团成立五周年暨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两周年策划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被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附:主要学术活动和成果
硕士论文:
《刘熙载书论研究》,收入中国期刊网全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并由荣宝斋出版社结集出版。
专著:
《书法篆刻研究文丛——〈艺概?书概〉疏解》,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ISBN 978-7-102-05474-2,16开14.75印张16万字)
《书?驿——秦金根书画理论自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ISBN 978-7-5043-2863-0,16开14.25印张20万字)
《书?驿——秦金根书法自选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ISBN 978-7-5043-2863-0,8开4印张3万字80图)
《中国书法家全集?郑板桥》,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第1版(ISBN 7-5434-5017-8/J?413,16开15.25印张6万字100图)
《从临摹到创作?兰亭序》,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1版(ISBN 7-80725-169-7/J?165,16开4.5印张2万字40图)
《从临摹到创作?圣教序》,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1版(ISBN 7-80725-170-0/J?166,16开4.5印张2万字40图)
《经典碑帖入门辅导丛书——〈颜勤礼碑〉》,中国书店2011年3月第1版(ISBN 978-7-80663-986-3,16开2印张2万字200图)
课题:
2005-2007年参与北京市课题《中国书迹题跋研究》,负责《清代书迹题跋》,撰《清代书迹题跋提要》,已结题,即将出版。
学术活动:
1.参加“第三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从书法考证类文章看启功先生对书法史的研究》,同时收入《第三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2009年8月北京。
2.参加“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启功丛稿?题跋卷〉中的书学思想略论》,同时收入《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2006年8月北京。
3.参加“2006安徽文艺论坛——安徽当代书法创作的观察与思考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从现象到流派——对太和书法现象的思考》,同时收入论文集。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办,2006年10月合肥。
4.参加“第三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宣读论文《书法出版物对青少年书法教育之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2003年8月北京。
讲座:
1. 2009年6月,在池州市为安徽省教育委员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暑期班学员作《书法基本知识》专题讲座。
2.2009年5月,在安徽省博物馆作《书法欣赏举要——以葛介屏书法为例》的
专题讲座。
3.2008年8月,为安徽省教育委员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暑期班学员作《楷书技法50例》专题讲座。
4.2013年7月,在安徽省博物院“安徽文博大讲坛”作《音容永在 典范恒存——潘学固书法艺术》的专题讲座。
部分发表论文:
1.《谁能养气塞天地 吐出自足成虹霓——陆游的书法艺术》,《陆游全集》,故宫出版社2013年。
2.《莫道终身作鱼蠹 尔来书外有功夫——申少君老师的绘画、书与博古》,《酌古斟今?蠹鱼阁》,故宫出版社2012年。
3.《传承亦新——〈宰贤文中国画〉序》,《宰贤文中国画》,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年。
4.《汉字万岁——〈谢云鸟虫篆书法艺术〉跋》,《谢云鸟虫篆书法艺术》,西苑出版社2012年。
5.《从“六尺巷”走来——张耕先生的书画事业小议》,《书画世界》2013年5月号,总第157期。
6.《江河源自小流 千里积于跬步——读萧风〈天地符号?书法心解手稿〉》,《书画世界》2013年1月号,总第155期。
7.《画册出版与文物的保护和推广——以《瑞应永乐——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为例》,《中国美术》,2012年第6期,总第15期。
8.《瑞应永乐——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的策划与出版中重要节点与特色》,《书画世界》2012年9月号,总第153期。
9.《音容永在 典范恒存——潘学固其人其书》,《中国书法》(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年11月(总第211期),合著。
10. 碑帖技法讲座(十五)——颜真卿〈颜勤礼碑〉》,《书法》(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10月(总265期)。
11.《香生少年八十书——谢云老的人生和书法艺术摭谈》,《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系列丛书——谢云书画艺术》 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
12.《远——王长丰绘画艺术论》,《书画世界》,2010年5月号,总第139期。
13.《狂辣奇肆 以倪写台——台静农书法浅议》,《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2010年4月第一版。
14.《推半窗明月 卧一榻清风——从邓石如的游学与交谊看其书风的形成和影响》,《荣宝斋》2010年1月号(与黄秀英合作),总第62期。
15.《走向楷书家——当代书法背景下陆启成楷书实践的意义》,《书画世界》特刊,2009年5月号,总第133期。
16.《笔墨涵养与精神内修——兼论李中原先生的书画艺术》,《书画世界》,2009年5月号,总第133期。
17.《一种特别的纪念——《梅兰芳藏名家书法集》出版》,《书画世界》,2009年7月号,总第134期。
18.《站在先人的肩膀上——以桐城文脉之精神观照周国亮先生书、印实践》,《书画世界》,2008年7月号,总第128期。
19.《清王澍撰〈虚舟题跋〉》,《书法导报》,2008年4月30日第18期。
20.《清张照撰〈天瓶斋书画题跋〉》,《书法导报》,2008年6月11日第23期。
21.《姜宸英撰〈湛园题跋〉》,《书法导报》,2008年6月25日第26期。
22.《清梁章钜撰〈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书法导报》,2008年7月9日第28期。
23.《从书法考证类文章看启功先生对书法史的研究》,收入《第三届启功书法学国际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
24.《古典精神的契合 时代新境的创造——安徽省书画院书画家印象》,《书画
世界》,2007年11月号,总第124期。
25.《〈启功丛稿?题跋卷〉中的书学思想略论》,《艺术百家》,2006年第6期。
26.《郑板桥书论思想初探》,《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7.《刘熙载的书法批评》,《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28.《书法艺术领域中从众现象研究》(合写),《书法世界》,2004年第12期。
29.《古朴峻利 精劲内敛——胡小石行书扇面赏析》,《书法世界》,2004年第12期。
30.《刘熙载书论中的辩证观》,《书法》,2003年第12期。
31.《高古与创新——读吴昌硕行书诗轴》,《书法世界》,2003年第12期。
32.《敦煌写经书法之特征简论》,《书法世界》,2003年第8期。
33.《清俊圆润 劲健秀逸——兼论沈尹默对现代书法的意义》,《书法世界》,2003年第2期。
34.《刘熙载的字体研究及其意义》,《书法之友》,2002年第8期。
35.《弦上流水意 笔端造化炉——萧蜕庵书法扇面赏析》,《书法之友》,2002年第2期。
36.《书法出版物对青少年书法教育之影响》,《美术之友》,2002年第6期。
37.《霜山红花 黄叶长青——黄叶村的艺术实践及其当代意义》,《美术之友》,2002年第3期。
38.《刘熙载的书法发展观》,《书法之友》,2001年第12期。
39.《书法艺术的精心图解 精神家园的典型塑造——推荐一套老年大学书法教程》,《书法之友》,2001年第10期。
40.《古与生合 妙绝时流——沈曾植草书五言联赏析》,《书法之友》,2000年第10期。
41.《刘熙载与书法艺术》,《书法导报》,2000年7月5日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