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泻汤证

 又一本 2013-12-08

转载《华夏中医论坛》白头翁的文章

        李某。男,12岁,原平市人。三年前,骑车摔倒,碰撞头部,从此病眩晕。发作时天旋地转,不得起立,不敢睁眼。恶心呕吐,大便溏薄,发作过后一如往常,杂治不愈。望其面脸晦暗,舌苔白腻,诊得脉象沉滑。

        腻苔主湿,滑脉主痰。痰湿者,脾胃所生也。中州不健,则游溢之精悉化痰饮,上逆则眩晕。留伏心下,阻塞升降,清气不升则便溏,浊气不降则呕恶。治疗法则,当以健脾化痰为宜。拟泽泻汤加味:

        泽泻10g白术15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神曲10g三剂

        二诊:眩晕止,原方续进三剂。三月后暑假期,随父来忻,言病未犯,需否服药?诊之无病象,遂未书方,嘱其注意饮食耳。

        按:小儿本稚阴稚阳,加之不知摄养,饮食随便,损伤脾胃,致水谷不化精微而成痰饮,故见眩晕呕吐。 《金匮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李士材云:“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循其理法,用之果应。

        从高坠下,系发病之诱因,西医谓脑震荡后遗症。然未见其他损伤病候,故不以瘀血论而从痰饮治。

        (文章出处: 临证实验录)
 
又 及
 
        近期亦用此方治一例眩晕:
        患者女性,眩晕月余,渐重,输液治疗一周无效,诊见,舌苔白而厚腻,脉小滑,右尺沉。
        泽泻60  白术60  荷叶10  川芎15   吴茱萸10   藿香10  扁豆10
        三剂后,眩晕若失,头清身畅,但舌后苔白厚未尽,小其剂又三剂。
 
评 论
    ***   悬壶先生:此类眩晕临床很常见,脉象有沉弦者,有细而无力者,还有外感引动内饮见脉浮者,泽泻汤适当加减均可愈。
 
    ***   悬壶先生:我常用五苓散,沉弦者用胃苓汤酌加平肝之药,脉细而无力者用理中汤合五苓散,外感引动内饮者胃苓汤加苏叶藿香之属。泽泻用量不大也能取得满意效果。你用的是经方原意,很有道理。
    有的患者内饮从小便而出,有的患者内饮从大便而出,就是会出现便溏,一般要提前给病人打招呼,不然病人会紧张。
    辨证要点是病人舌淡胖或淡胖而暗,我在想在舌诊没有发展完善之前,古人是怎么对这类病人进行辨证的,是根据症状,面色,脉象还是其他什么?
 
    ***   白头翁:中医的气机升降理论,很有意思... ...   单就我治疗的这例来说,主要考虑是湿浊之气太重(测血压80、60,而脉象小滑),据清阳之位而不降,所以先重剂降浊,浊气渐降,即小其剂,(左尺脉沉,素体肾阳当有不足,影响脾之升清)本应再与固本升清剂调理,可惜患者眩晕止,即不再用药,,,,,,,呵呵,暂且算作临床治愈吧。但病根未除,难免再发。
    关于中药剂量,我认为过与不及皆可为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