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独

 浪漫之旅族 2013-12-09

慎独  

      

      刚刚看到一则消息,福州“诚信餐厅”开业4个月亏损25万元。说的是几位义工在福州金山榕城广场开了一家约600多平的餐厅,在水果饭菜饮品可随意享用,顾客还可以到书吧看书、弹钢琴、打游戏、喝咖啡,餐厅24小时不打烊。与众不同的是,这家餐厅交费全自助,享受服务之后,顾客自觉自愿地到一个隐蔽的角落里交费。几位义工的初衷纯粹得令人感动,他们是想通过这样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与社会做一个探讨:诚信不设防,他们想说的是:你们,值得我信任。可惜,餐厅遭受了尴尬,仅仅开业了4个月,就赔本了25万元。

    诚信不设防,实质上考验的是人们的“慎独”意识。“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国粹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语出《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人格上对自己有一种很高的期望。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自欺,不欺人。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暮夜无人知。”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

    慎独是一种品行,一种人格上的定力。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必然途径和重要手段。没有人可以忘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他,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这就是一种慎独精神,他凭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清晰的为民意识,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在孤独之旅,完善了一种人格上的定力。

    慎独是一种人文素质,一种文化传承。德国的民众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慎独精神,按照德国的法规,砍掉一棵成材的林木必须在树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尤其禁止成片采伐。此外还规定,每采伐一棵大树,必须在原地种植一株树苗,从而确保森林良性循环,永远郁郁葱葱。即使在战战争年代,人们的做法依然没有改变。令人刮目的是,尽管没人守卫森林,德国民众仍一如既往地遵循原来的做法,年复一年地伐老树种幼苗。

   慎独是人生中永恒的一道高雅圣洁的风景线。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即使不能伟大,但可以崇高;即使不能辉煌,但可以灿烂。慎独是一种思想,慎独是一种品位。张燕,一个普通彩票供应站的售票员,一位艰难的单身母亲。有人请她代买号码,谁知竟中了460万元大奖。彩票的销售管理有一个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不记名、不挂失,更何况买彩票的人当初并没有付钱。面对这笔飞来横财,张燕选择了在第一时间将中奖彩票归还给这位彩民。莎士比亚说过: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让人领略到的是另外一种山高水深。           

   慎独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是自己与自己心灵上的挑战,是生命的自觉,是主观的原意。如果人人能够做到慎独,那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君不见,现代人普遍缺乏的自律意识,则是我们救赎这个时代所必须的道德法宝。文学巨擘泰戈尔说:“天地万物都在追求自身独一无二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正是在慎独的思考中实现的。一个人可以在一段冷酷而又安全的距离审查心灵深处的思想,审查生命的时光。真正的“慎独”是生命的自觉,是杨振的幕夜却金,是子罕的以不贪为宝,是许衡的不食无主之梨。是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慎独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慎独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外在形象,而是为了沐浴灵魂。

   慎独是一种心境,一种意境,一种境界。是“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的悠远;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是“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恢弘。是静默沉稳的大漠孤烟的壮美,是夕阳余晖下的长河落日般的梦幻,是温润了一池春水流溢的幻美、伤感的记忆。慎独宛如大漠胡杨一样坚韧清癯,独守一方宁静与执着,穿越岁月沧桑。慎独是记录短暂人生的清辉,是浸润情感的夜露,是吟唱理性的音符。 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是一种坦荡。

    慎独,是品德修为的最高境界,宛如开在悬崖上的花 ,圣洁而高贵,陡峭而美丽......

 

 

慎独是品德修为的最高境界 - 锺离若兰 - 左 岸 烟 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