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氏导读】李约瑟命题根本上就不存在!

 木立 2013-12-11


中国的技术传到西方可以都青出于蓝,而中国学来的技术就只能亦步亦趋,是普遍性的历史和现实社会现象。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社会流通程度远远不及西方,这样作为技术生命之源的社会需求,对长短边互补的技术支持,就会呈现“供应和需求”都形枯竭。技术用品完全成了权贵者的个人爱好和奢侈的消费。孔子称技术是奇巧淫技,明朝总理毁焚全部郑和航海资料,并非完全不合理,因为不是这几个人物的偶然举动,而是整个中国社会本身就不需要技术进步。

 

黄仁宇称中国社会是缺乏技术数据,不得不用道德治国的手段,本身是黄先生一大洞察,提醒了中国人“中国只有道德治国而没有技术手段”的现实。但是黄仁宇先生又是一大误导,让一些中国人以为“引进技术数据就可以现代化了”,而忽视了中国不得不道德治国,正是中央集权的等级社会的必要手段,技术进步的缺乏乃是必然的结果。相反,从愚民的政治需求看,中国的愚民技术几乎就是世界第一,连宗教不不需要了。

 

“后黄仁宇时代”对技术和数字作用的误解,令中国权力管理层产生了一种错误观念,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可以依靠引进技术和数字管理,避免人权普世价值观上的政治改革。这种错误观念与马恩凯三思的“供给决定需求”之所谓“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一拍即合。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今天政治市场里的GDP之类的数字游戏而不仅仅是GDP,也看到了历史研究领域盲目引用麦迪逊等人的所谓千年GDP平价产值,而不知道GDP是市场交换的价值尺度,不能用于生产的总值。

 

中国社会技术落后是自中国文明出现后就具有的历史惯性。其产生的原因应可归因于中国自然生存条件太好了,令中国民族缺乏西方社会交换创造生存机会的动力。直到今天,“生产创造价值”的观念,仍然操纵着中国99%的学者的文盲级别的大脑。中国技术进步的特点就是落后,缓慢,用大量的落后产品充斥GDP,并非是近代社会的现象,而是古来就有之。麦迪逊所谓千年经济史的中国宋朝和印度过高的平价GDP估计,纯属一个学者的个人观点,如果不是胡扯的话。而这番牛皮到了中国,连胡鞍钢这样的相对右倾的学者手中,也成了三脚猫大师的牛皮,竟然也成了经济学的“证据”,所谓GDP占世界三分一论。

 

现代社会有了与西方的横向比较,可以让中国人发现自已的庞大生产总值中全是垃圾级别的GDP精品,只能廉价卖给人家当下脚料。而同样的情况在古代就缺乏横比的机会,也就为历史爱国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意淫空间。如果此时再加上采摘几句西方另有用意的恭维,如马可波罗类中国人人着丝,个个金银,遍地黄金豆子一般无人理会,是真是假,大家伙心里明白。但是这些西方友人的别有用心的廖廖数语,就足够北大郭大师孔教授这类三脚猫高手如获至宝。

 

还可以举另一个例子丝绸。丝绸是中国人发明的,毫无疑问!但是八世纪世界上最发达的规模性的丝绸纺织中心,是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这些罗马人的富裕行省,除少量葡萄酒外,出产的就是丝绸,供应整个地中海直到阿拉伯帝国的采购。八世纪希腊就已经能够生产八丝的绸缎。中国到宋朝后,才有六丝织品和逊色于八世纪希腊的纺织工场,中国教科书称之为,“资本主义的萌芽”。

 

丝绸之路早在四世纪后就已经衰落而不复出现,因为世界的丝绸技术中心已经移到了希腊。那是罗马商人把蚕蛹藏在手仗里走私到罗马。是查士丁尼皇家资助的间谍项目上。希腊的丝纺技术是如此发达,以至于哈里发为了取得这一技术,特别发动了“丝绸战争”,将掳获的男女技术工人“请”到大型的国企里,为阿拉伯世界生产丝织品。以笔者的知识观之,被西方学去而没有青出于蓝的,也就是元明以降的中国高岭土烧青的陶瓷。

 

中国的落后不是某一段历史的转折,而是从出现中国文明就开始了。李约瑟命题根本上就不存在!中国从来没有领先过!原因除了中国过分优越的自然生存条件,就是本身的物流条件并不优越,距离世界流通中心也太远。在文明进化中封闭的优越条件不是一件好事。中印和古埃及都是类似的封闭的优越条件,中国的四川盆地有类似的条件,从来都是养大的肥猪等外来的人势力宰掉。美洲是更极端的条件,新旧大陆一接触,一败涂地。中国与西方只不过是打了一百多年败仗,也不算太糟的待遇了。世界上封闭的优越条件还有好果子的,也就只有完全具备人权制度优越性的美国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