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治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纪检监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省纪委主动适应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新形势、新任务,作出了“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认为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主动作为,奠执纪为民扎实功底,炼真抓实干过硬作风,创行之有效有力方法,树可敬可畏良好形象。 一、重两讲,奠执纪为民扎实功底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易事;更问一官两千石,所造何功?”。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有心为人民服务,更要有能力为人民服务,要做到懂全局、精本行。 讲政治,提高服从和服务大局能力。一是要提高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大是大非和重大考验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二是要提高服从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必须胸怀党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善于将纪检监察工作放到党的全局工作中去把握、去运筹。找准反腐倡廉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将自身工作职责与大局联系起来,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工作大局。 讲学习,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一是突出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提升履职尽责水平。纪检监察工作涉及范围广,政策性、专业性强,我们不仅要提升政策理论水平,更要精纯业务知识,干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二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工作实践能力。要趁着我市纪检监察系统正在开展的能力素质、思想作风、基层组织“三项建设”活动的良机,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其他同志学,切实提升工作实践能力。三是应当拓宽知识面,朝着“多能”的方向发展。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岗位业务知识,更要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各方面知识,不断丰富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常五问,炼真抓实干过硬作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更要在作风上过得硬,才能有资格去规范、约束和检查别人。古人讲“三省吾身”,我们则要做到常“五问”,即问思、问勤、问效、问正、问责。 所谓问思,就是要常问工作思路清不清。纪检干部既要“埋头拉车”,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更要“抬头看路”,在“思”上下足功夫,做到找准定位切实思、把握大局全面思、寻求规律超前思。 所谓问勤,就是要常问主动意识强不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是少了主动意识,必将一事无成。什么是主动?主动就是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出色地完成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结合纪检工作具体特点,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做出特色、做出亮点。 所谓问效,就是要常问工作效率高不高。工作效率的高低是由执行力的强弱所决定的。两百多年来,进入美国西点军校的每一个新生接受的第一个理念就是“没有任何借口”,它就要求我们有一种雷厉风行的执行能力。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雷厉风行之作风,做扎扎实实之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 所谓问正,就是要常问形象作风正不正。任何一个系统,一支队伍,都有他的特性,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纪律的维持者,必须要树立“正”的形象。我们要克服形式主义,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要从单位具体实际出发,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出实招、求实效;要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制度,敢于较真、敢于碰硬。 所谓问责,就是要常问责任意识强不强。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任其职,就应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意识到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也是腐败,是政治上的腐败,是看不见的“隐性”腐败,既贻误发展良机,又损害民生基石。 三、求五变,创行之有效有力方法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纪检监察干部履行监督职能也要讲究方法和艺术,要注重创新,注重求变。 变“务虚”为“务实”。随着形势的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逐步从单纯的反腐扩展到抓作风、抓效能,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在不断拓展,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领域也随之扩大,工作要求与标准也在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指导思想上要有突破,从“务虚”走向“务实”。 变“局部”为“全局”。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意识到,虽然当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包括教育、制度、监督在内的惩防体系建设,但更要做到服务全局,必须积极展开各类监察职能,尽量更多地参与有关工作。通过工作领域的拓展,使得纪检监察工作能够有效渗透到机关各项中心工作之中,为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并在队伍建设和机关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变“惩治”为“预防”。亡羊补牢莫若未雨绸缪,被动应对不如主动预防。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不断强化预防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始终坚持教育为先、推进关口前移、突出制度创新。要注重总结经验,深入查找原因,善于把握规律,积极探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措施,不断完善预防腐败各项工作制度,着力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水平。 变“上访”为“下访”。“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反腐倡廉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变“上访”为“下访”,要拜人民群众为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善于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引导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四、炼“五气”,树可敬可畏良好形象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炼就“五气”,树立可敬可畏良好形象。 炼就满身正气,树立可靠形象。正气,就是保持一股浩然之气,敢于坚持真理,面对错误,“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要把“正气”作为修身立命之本,看做一种人品、一种修养、一种气节。在工作生活中必须讲正气、有正气,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炼就满腹才气,树立可信形象。才气,是指拥有能妥善处理问题,主动适应局势变化,并驾驭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不学无以广才,炼就才气,必须博观而约取。我们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习,方能厚积而薄发。 炼就浑身骨气,树立可敬形象。骨气,就是不怕困难和挫折、百折不挠的大无畏气概。炼就骨气,一要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始终坚持简单做事,简单生活,简单做人。二要从工作上把住原则,绝不拿原则做交易。三要从生活上守住小节,管住自己,不吃免费之餐,不取不义之财,不进是非之地,不思非分之想。 炼就满眼锐气,树立可畏形象。锐气,是指敢于坚持真理,坦然面对挫折,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炼就锐气,一是要是非分明,敢于碰硬。要争当敢于硬碰硬的“铁匠”,决不能当“木匠”,更不能做和稀泥的“瓦匠”。二是要大胆工作,敢负责任。要坚持原则,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 炼就满怀大气,树立可亲形象。大气,就是宽宏大量,心胸开阔,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炼就大气,必须在工作生活中,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多配合协调,不要相互拆台;要多琢磨事,不要琢磨人;要多担责任,不要争功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