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竖针治疗腰痛

 山东中医竹林 2013-12-16

运用“横刺式”与“一指禅运动推拿法”治疗腰痛

——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系列之一

    【前  言】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群众性体育运动与健身运动必然更加升温,运动损伤也随之而来;许多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不仅影响比赛,辜负多年的血汗与光阴,而且会直接影响运动前途与今后生活素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因运动,而适得其反,产生了运动障碍性疾病,极大地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有些人则成为医院“老运动员(老病号)”,有的则相伴终身,痛苦不堪。

    为了体育,为了健康,我将连续写出《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系列》。

    由于在网络上登载,只能是介绍性、知识性,大家易看易懂,通俗些。另由于我电脑水平太低下,一些直观的治疗DV与照片不能上网上文章之中,深表遗憾,也请原谅。

    治疗系列所介绍的治法,医生照其法治疗均能取得其效。有效,就能使患者早脱“苦海”;有效,就能增加医患的信心。这也是我公开我的临床治疗绝活之目的。

       一 .简单地认识“运动障碍性疾病骨骼肌竖横针刺法”

    动障碍性疾病骨骼肌竖横针刺法”简称“竖横针刺法”。1986年就获江苏省卫生厅甲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是钱氏以中医理论,传统针灸理论基础上,结合解剖学、肌肉力学、肌肉生理学、神经学等学科理论而创立的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权威疗法。其特点:用针少,疗效好。其它针刺法及治疗方法不能达到疗效的,用竖横针刺法就可以达到;其它针刺法及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疗效的,运用竖横针刺法可缩短其疗程。竖横针刺法易学,易掌握。

    竖横针刺法大体分:竖刺式与横刺式二种。

    竖刺式:顺着骨骼肌的肌纤维走向剌入的针刺法。有恢复、调节骨骼肌收缩功能的作用。

    横刺式:截断骨骼肌的肌纤维走向刺入的针刺法。有恢复、调节骨骼肌放松、延展功能的作用。

     二 .简单地认识“一指禅运动推拿法”

    “一指禅运动推拿法”是钱氏在祖传“一指禅推拿”基础上,结合解剖学、肌肉力学、肌肉生理学等学科理论,从临床逐步形成的推拿方法。此推拿法特点:运用气劲功力,结合“点、线、片、面”,单式与复式手法,加之有目的的被动运动,恢复其运动功能。

    以上二法相互配合治疗,都是以:生理——病理,病理——生理为总治则,疗效更佳,相得益彰。

     三 .运用“横刺式”与“一指禅运动推拿法”治疗腰痛

    腰痛并不象人们经常所讲“病人腰痛,医生头痛”。主要是没有摸索到腰痛的特点,和治疗腰痛的最佳方法罢了。

    腰痛,看起来非常复杂,其实较简单。复杂往往在无数个简单之中。

    腰痛,看起来无规律而言,其实有其较强的特点。

    你看,临床上的腰痛患者,或者我们身边曾经有过腰痛经历的人,无论他是按中医分型去治疗(中医一般分为:寒湿、劳损、肾虚三型),还是按西医脊柱理论,或劳损原因去治疗,他们都是不管其疼痛方式,唯一是“治痛”,“止痛”。所以只是治的标,治的临时的疼痛。

    古人在研究,在传统针刺法中就有“九刺”、“十二刺”、“五刺”。并提出“刺分肉”、“治筋痹”等论述,对治腰痛,治痛症有长远的实际的指导意义。

    现代人在研究,从化学、肌结构上、微观上研究腰痛的基理,治疗上仍停止在封闭治疗、药物止痛、物理治疗(光、电、磁、声)、牵引、小针刀、针灸钭刺法等,不是有副作用,就是有后遗症,或者疗效还不是多理想。

    腰痛,普遍存在的共同特点:

    1 .腰肌放松功能失调。挛急而不能松驰,紧缩而不能延展。这叫“不松则痛,松则不痛”。

    2 .腰肌无力,收缩功能失调.腰肌肌张力减低,或丧失,收缩无力,支撑无力,或乏力。这叫“不收则痛,收则不痛”。

    试想,我们临床能用一种治疗方法能针对其特点治疗,肯定事半功倍,从根本治疗。综观世界之治法,其重任只有中国针灸能胜任!

    “竖横针刺法”与“一指禅运动推拿法”相运而生!

    本文是针对“不松则痛”的腰痛治法。

    “不松则痛”腰痛的临床症状:腰部一侧或二侧疼痛,腰前弯因酸胀、沉重,因疼痛欠利或受限为主症。有的伴旋转腰部欠利或受限,伴起坐、翻身欠利或受限,伴咳嗽牵痛,伴步履困难,亦因剧烈疼痛而不能坐与卧,动辄痛之,或伴穿裤与袜不能自理等症。

    针对“不松则痛”的腰痛,用何种针刺式方法治疗?

    我不用讲,读者就肯定知道应用“横刺式”针法治疗——恢复腰肌的放松功能,达到松则不痛。

    在治疗之前还要了解腰部肌肉部位及运动障碍的特点,详见下表:(注:因不能上图片,故请读者参看《人体解剖学》,不便之处,敬请谅之。)

    ———————————————————————————————————————— 腰肌名称                部       位                           功能障碍     

     骶棘肌     腰背部,分布在脊柱二侧非常丰厚坚实的肌肉。             一般腰部“不松则痛”    

                                                                          此肌为主。

    背阔肌    背阔肌下行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后部。                     前弯,左右旋腰,起坐,翻身障碍,

                                                                       深呼吸会牵痛。

    下后锯肌    起始11、12胸椎,1、2腰椎棘突。                         上腰部疼痛。

    腹外斜肌    髂嵴前部,抵止部形成腹股沟韧带。                        前弯,侧屈,左右旋转运动受限或欠

    腹内斜肌    起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2/3。               利,或牵腹部疼痛,呼吸气,咳嗽牵痛,

    腹横肌     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2。                  或牵涉髋部疼痛,下蹲受限等症状

    腰方肌     起髂嵴,髂腰韧带下4个腰椎横突,抵上4个腰椎横突。

    ————————————————————————————————————————————————————

    在治疗前,还须掌握如下钱氏理论:

    1)肌肉功能失调,是一束或数块肌肉失调而产生运动障碍,它们之间关系有主动肌与协同肌之别。主要动力肌失调,则表现为主要运动障碍。

    2)当一束肌肉产生功能失调,往往表现在肌肉束的肌腹与这束肌肉附着在骨的起点或止点部位。这是肌肉力学原理所起的作用。

    3)较丰满而厚的肌肉失调,其失调部位可在其浅层,或中层,或深层部位。各不同层次失调而产生的运动障碍症状亦不同。

    4)肌肉功能失调的严重性,疗程长短,与其肌肉自身功能有极大关系,与自我修复功能,病程长短等因素相关。

     横刺式具体治疗:

    一侧腰痛一般只取二枚3寸针灸针则可。治疗前必做详细临床检查,当符合用横剌式治疗症状,就可使用横剌式进行针刺治疗。

    治疗法则(口诀):

    弯腰疼痛取横刺,坐姿弯腰痛,先取上,后取下。(注:上,在疼痛部位上;下,在疼痛部位下。)站姿弯腰痛,先取下,后取下;始弯痛者,在于浅(层),低弯痛者,在于深(层),在腰骶。被动试验不可少,取之效果要记牢,复进针刺上治疗(仪),连续疏波要记牢。

     一指禅运动推拿法具体治疗 :

    手法:推、拔、揉、振、抹、滚、点等法。

    复式手法:水银泻地、伯牙扶琴 等

    手劲:柔、刚、绵 。

     穴取 点腰部背俞、阳陵泉、委中、昆仑等主之。

    循经取线:督脉 腰部、膀胱经。

    沿筋取片:骶棘肌腰部为主之。参照上表中的肌肉

    运动法:侧身摇法、侧身抱膝推拔法、仰卧抱膝卷体法等。以上之法可根据患者体质、病情选择而行。具体方法略。

    行一指禅运动推拿法必须各手法连贯,气行则血行,手法断而血则慢。忌东一把,西一把,毫无章法,或用死劲,夯力。在作振、滚、揉、抹法时,频率要快,要能透热于患者腰部、腿部,疗效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