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为了超越:日本物流考察纪要二——日本物流的变迁与物流中心的设计

 hiddy1 2013-12-16

日本物流的变迁与物流中心的设计

日通营业企划部专任部长  古川时弘

仓库的必要性

我以仓库为中心,对日本物流的变迁作概要说明。物流是连接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中间环节,仓库是物流的核心,是使物流合理化的重要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有四家生产厂和四家零售商,如果没有仓库作为中间环节的话,产品的流通需要16条路径,一旦在厂家与商家之间建立仓库作为流通的中间环节,需要的流通路径只有八条。

仓库功能的变化

随着物流的发展,仓库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单纯的保管场所向流通加工、分拣、包装、检验和配送等功能转变。

日本物流的历史

40年代,战后的日本有许多重建的工作要做,其中使用船舶从美国运进了大量的建筑材料,美军把叉车带进了日本,卸船使用叉车是日本物流机械化的开始。当时,日通设在和歌山县的据点,在原木的搬运中也使用了叉车。

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物资运输主要使用铁路,保管主要是货站。

60年代,日本物流考察团到美国考察,开始接触物流概念,把输送、保管、包装、装卸、情报结合到一起,以物流这个概念代替了过去单一的保管和运输的概念。

70年代,日本出现第一次石油危机,许多加油站都没有了石油,为了节约能源,日本政府把原各个企业分别运输的功能取缔,由专业运输公司承担运输任务,组建了共同运输系统,注重物流的合理化,并出现了自动化仓库。丰田汽车实行看板生产方式,促进了少量、高频率的运输,卡车的装载量下降,通过配送中心,使低效率得到改善。

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期,石油价格上升,汽车、电器产业依靠技术力量提高效率,出口得到增长,出现了贸易问题,比如顺差过大等问题。许多企业向海外发展,到别的国家办厂,物流效率成为重要课题。设立了物流子会社,在采购环节,把其他批发商的货物集中起来,实施代表批发商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

90年代,Logistics一词出现。它的出现与海湾战争有很大的关系,直接牵涉到军队的后勤供给问题。这一时期,日本大企业物流得到巨大发展,中小企业物流效率低下,物流市场一度出现混乱的局面。日本政府颁布了物流二法,规定了物流市场的准入原则,使进入物流业的门槛更低,更容易。

2000年代,物流营业效率化,建立共同配送网。

3—1物流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2单元连续运输系统(物流技术时代)

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出现劳动力不足,为节省劳力,促进了日本的机械化,开始使用叉车、吊车、传送带等设备,这是日本注重物流技术的时代。还出现了单元化连续运输系统。将货物放在托盘上,作为一个单元运输,叫单元运输。把连续托盘装卸运输和集装箱单元化运输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单元化连续运输系统。日本的花王就采用这种运输系统

3—3 及时方式(Just In Time

主要是为生产厂进行原材料的及时配送,通过配送中心的分拣、包装、加工等物流活动,为生产厂服务,厂家可以不保有库存。

配送中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DC型,属在库型仓库,功能大部分是保管;另一种是TC型,即通过型仓库,没有保管功能,需要快速分拣、包装、配送。

3—4  物流子会社与代表批发商制(以下进入物流管理时代)

物流子会社:就是把生产企业的物流部外包给运输会社和仓库会社。由运输会社和仓库会社派出人员,组成物流子会社,代替生产企业原有的物流管理部,进行企业仓库的管理、运营、运输和配送。如著名的东芝物流、松下物流和日立物流等。

代表批发商制:零售店共同选择一个批发商作为代表批发商,各批发商把货物送到代表批发商的地方,再进行配送。这种代理批发商制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从前一个企业每天要动用60——70辆车,实行代理批发商制度以后用车大幅度降低。

3—5  商业物流

军队的战时后勤,主要是武器和粮食的采购和运输,这与和平时期的采购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美国在物流一词前加上商业二字称为商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但日本没有在物流一词的前面加商业这个词。

按照企业生产活动,可以将物流细分为:采购物流、销售物流、返品物流和废弃物物流,这些物流活动构成Logistics。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构成生产企业的基本活动。需要有效组织和管理。

3—6 放宽管制促进物流效率化

物流相关法规颁布,放宽进入物流市场的限制

日本物流成本非常高,美国航空领域80年代放宽管制,降低了费用,日本那时还没有放宽。1990年,日本运输省颁布了《道路运输法》和《通运事业法》。道路运输法是规定从事货物自动车运输业务的法律,《通运事业法》是规定货物运送代理业务的法律。根据两个法律,进入物流企业由限制变为鼓励,进入物流市场变得比较容易了。

促进物流共同化

进入90年代的日本,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房地产商、金融业纷纷倒闭,泡沫经济破灭,土地价格大幅度下降,物价下降,出现负通货膨胀,同时物流界也出现了混乱的状况。1992年,日本通产省颁布了《物流效率化促进法》,主要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提高物流效率。该法的思路是: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我发展物流效率低下,成本高。为了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便以法律规定的方式,决定建立物流中心。政府给予物流中心许多的优惠政策,包括政府提供资金和减免税金。

3—7  日本现代物流面临的问题

低成本运营:由于物价下降,所以要求物流的费用也相应下降;日本在海外工厂不断增加;现有商社和批发商逐渐被排斥。这些都要求物流业进行低成本运营

重视现金流:努力压缩库存,快速送达货品,换回现金。

企业联结决算:日本的企业基本都把自己定位为国际化的企业,所以十分重视统一结算。物流业务外包的做法已经形成。从物流子会社组织发展到委托3PL公司进行运作。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在库管理、接受订单、业务费用预算和物流解决方案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技术为物流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环境问题。主要是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问题。

3—8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包括价值链和需求链,从产品的企划开发到采购原材料,到制造出产品到配送最后到零售,构成一条生产到消费的看不见的链条。美国的戴尔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最有特色。实现低成本运营,压缩库存,发展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是日本现代物流的追求。随着供应链管理传入日本,日本的企业都开始关心和研究供应链的问题。供应链在日本被翻译成供给连锁。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不保有库存。根据每个企业情况的不同特点,应该视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

3—9 全国共同配送网

根据企业不同的需要和企业规模的大小,日通已经着手建立全国的共同配送网,客户的信息通过信息交换机送达全国的配送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自如地组织商品的配送。现在日通正在加紧进行这项工作。

3—10  绿色物流

也就是回收废弃物的物流。从原材料到用品到废品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废品被烧掉了,大部分废品经过回收可以再利用。日本对回收废弃物颁布了相关的法令,其中包括《容器回收法》、《家电回收法》、《计算机回收再利用法》、《建材回收法》、《自动车回收法》。日通有废弃物回收、堆放、处理的执照,有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场,现在日通处理的废弃物的量越来越大。

随着日本物流的历史变迁和面临的问题,日通的业务发展也是围绕这个历史脉络和解决各个时期遇到的问题开展起来的。

4.物流中心的设计重点

A 物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物流数据的收集

在设计物流中心以前,必须对一些与物流中心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包括:商品种类、数量、商品流向、服务水准、出库时间、物流成本。以及人工费用、运输费用、水电费用等与物流相关的费用。

分析  ABC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利用ABC分析法,分析入库数量及波动、入库车辆台数及波动、入库时间、保管方法、保管数量(安全在库)、出库顺序、送货时间指定、出库方法、出库数量及波动,出库车辆台数及波动等。按照ABC分析法,出库数量占20%,商品种类占80%的,属于A类物品;出库数量占30%,商品种类占15%的,属B类物品;出库数量占50%,商品种类占5%的属C类物品。

B 物流中心设计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物流中心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

基本数据分析

设计确定物流中心的功能和基本系统

作业流程:入库保管分拣上架检验贴标签出库集中到托盘上运输等环节。

信息系统建设。

物流中心的基本物流流向是从工厂到在库型物流中心,由在库型物流中心分配到通过型物流中心,再由通过型物流中心配送给客户。每一个设计内容不能够确定,物流中心就不能成立。

物流中心的具体设计应该由专业设计部门、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共同完成。物流中心设计的好坏以及是否适用,主要是看设计思想,所以,设计的三方都必须参与。

转自物流沙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