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海盗的面纱,还原真实的海盗(转帖连载11)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船长

 笑熬浆糊糊 2013-12-17

 

在汉萨同盟最为繁荣昌盛时,其同盟有数百个城市,但好最不长,不久就分裂为四个小的同盟,它们随着自身的发展都开始实施各白独立的政策,最终导致了整个同盟的解体。

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盟自身中的有些商业贸易又蜕变成制造海盗行为的根源。有些同盟船上雇佣的水手,在巨额财富的诱惑之下,甚至与海盗相互串通勾结,沆瀣一气,暗地里为海盗提供消息,通风报信,使海盗们能够方便地抢劫商船并避开打击。这些水手宁愿与海盗坐地分赃,而不再履行其缉捕海盗的主要任务了。

于是,波罗的海的海盗与同盟之间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波罗的海上势力最大、最凶悍也最为臭名昭著的大海盗当属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兄弟。

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出生在德国,他常年指挥着五十多艘船只组成的强大的海盗舰队在北海至波罗的海一带劫掠。对有些人来说他是一只可怕的海狼,但在另些人眼里他是“海上的罗宾汉”。他劫掠富人,然后把劫夺的财富赠送给穷人。

14世纪下半叶,虽然维京人的狂飘已经过去,北欧的海盗活动却有增无减。无数“独立的”海盗各行其是,他们几乎全部来自北欧的港口。这些海盗活动,给汉萨同盟的贸易船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北欧水域,一支熟悉大海的野蛮的海盗队伍能令所有在北海来往的船只望风而逃。只要遭到海盗的劫掠,几乎没有—艘从事海上贸易的船只能在反抗之后得到他们的宽恕。海盗们洋洋得意地自称是“上帝的朋友和全世界的敌人”。

克劳斯?施托尔持贝克尔船长的名字之所以能载入北欧地区的史册,是因为后来的他成了“粮食兄弟”中最大胆的海盗之一。

他得到这个奇怪的称号是在1389年,当时丹麦和挪威两个国家共同的君主是玛格丽特女王。这是个极具野心的女王,在她毫无节制的扩张欲望推动下,丹麦乘瑞典因王位继承问题而内部发生纷争之机,想乘机入侵瑞典。瑞典人当然不会束手就擒,斯德哥尔摩在罗斯托克和维斯马城的支持下,对丹麦人的入侵给予了坚决的反击。

当时的斯德哥尔摩城里,居住了众多的日耳曼商人,他们曾受到瑞典国王的庇护,在商业来往上享受到一定的特权,一旦斯德哥尔摩被丹麦人占领,日耳曼商人的特权就将被取消。于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些日耳曼商人和斯德哥尔摩城的居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与玛格丽持女王的军队进行战斗。

玛格丽特女王也不是好惹的,她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从1389年春天起,丹麦人从周边农村开始,形成了一个对瑞典城市的严密的包围圈,这个包围圈整整把瑞典人包围了三年。被围困在斯德哥尔摩城里的瑞典人缺衣少食,他们只剩了海上一个通道。

此时,被丹麦人围困在斯德哥尔摩的诺曼人,把一封封求援信冒死送到了德国的吕贝克手中。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吕贝克身上。为了表示支持斯德哥尔摩,吕贝克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为什么那些日耳曼商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奇托在吕贝克身上?在一切都较为松散的中世纪,吕贝克又为什么有着那么大的号召力呢?

吕贝克位于德国东北部与丹麦接壤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境内,距汉堡东北约60公里。这个州也是德国唯一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联邦州。

此地最早的一座城堡建于公元819年,人称“老吕贝克”。122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希二世将吕贝克辟为自由城邦,行政上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直接隶属“中央”,不受地区行政官管辖;经济上则更像是经济特区或是自由贸易港,有着在税收和交通等方面诸多的宽松政策。这使得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的吕贝克,在海上商业贸易上更加蒸蒸日上。

1241年,当吕贝克与汉堡最先发起成立汉萨同盟后,它就扮演了商业中心的角色——从北海到波罗的海,从意大利到北欧,东西南北的货物都聚集于此,商人们更青睬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在此开设店铺,一时间,吕贝克变成了中世纪的欧洲经贸中心,被美誉为“汉萨女王城”,成为汉萨同盟的核心城市。它在所有汉萨同盟城市中,可谓一呼百应,他们以打击海盗、拓展和保护商业为宗旨,大力发展海上武装和建造金库。1358年,吕贝克正式成为汉萨同盟的总部,确定了它在当时的欧洲不可动摇的地位。吕贝克城内的荷尔斯顿城门上的拉丁文便是当年汉萨同盟的口号——对内一致,对外和平。这句铭文,现在仍然可以看到。

随着汉萨同盟的建立与壮大,吕贝克也日趋受到政治界和经济界人士的青睬。13751020日,德意志皇帝卡尔四世与皇后伊莎贝拉巡访吕贝克,赐名为“圣城”,使其与罗马、威尼斯、比萨和佛罗伦萨齐名。

随着吕贝克的名气越来越大,其海上商业贸易也越做越大,他们积极发展航海业,加快与西欧、北非、东欧和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并在法国、西班牙、葡菏牙和俄国等地开设办事处,形成了当时的全球商业网。

与此同时,汉萨同盟的政治色彩也十分浓厚。在有些情况下,作为汉萨同盟中的“大哥大”,诺曼人通过汉萨同盟做起了北欧内陆与西欧和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中间商,—方面大发横财,一方面自我发展。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充当了经济掮客和政治首领的角色。这引得周边地区忌恨不已,也引来了海盗们的垂涎。一时间,波罗的海上的海盗纷纷直奔吕贝克而来,他们或成群结队,或单打独斗,或突然袭击,或巧设陷阱,有时候干脆明枪明夺。面对海盗日益严重的威胁,吕贝克市政当局不得不加紧组织军队抵抗。由于面临常年与海盗的斗争,吕贝克组建了一支常备的海军,并与汉萨同盟其他城市在军事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被围困的斯德哥尔摩居民不断地向吕贝克求援。

吕贝克当然不能油手旁观,为了支持斯德哥尔摩,它以最快速度与罗斯托克、易宾、但泽、格莱夫斯瓦尔特、雷维尔、施特拉尔松、图恩和维斯马等城市结成了同盟,共同支持斯德哥尔摩。

与此同时,梅克伦堡公爵以瑞典国王的名义发布了—个公告,根据公告,“所有在海盗行为中因反抗丹麦王国和挪威王国而进行过抢劫、偷盗和纵火,但同时向斯德哥尔摩提供援助的人,可以在维斯马和罗斯托克领取特许证,这样他们就可以全副武装地自由进出这两个港口,同时也保证他们的战利品万无一失。”

这个以瑞典国王的名义签发的特许征,使很多北方的海盗船长突破封锁线,给被围困的、饥饿的斯德哥尔摩居民提供了必需的食品,从而产生了海盗们所谓的“粮食兄弟”联盟。这是一个由古老的贵族和瑞典国王的亲属们以及自称为“均贫富者”的海盗们组成的联盟。

作为一位署名的德国海盗头领,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也与吕贝克市政当局一直保持着秘密联系。接到吕贝克的求援信和斯德哥尔摩的公告之后,这位海盗船长表现出侠骨柔肠的一面,他当即表示,即使赴汤蹈火,也要给斯德哥尔摩守城者送去粮食。

此时的斯德哥尔摩已危在旦夕随时都面临着被丹麦人攻克的危险。就在城里的居民们快要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吕贝克的支持。

生死关头,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率领的海盗船队犹如天兵天将突然降临。当斯德哥尔摩城下的港口突然出现了汉萨同盟舰队和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率领的海盗舰队两支援军时,丹麦人傻眼了。他们只得仓促迎战,被海盗打得措手不及。

由于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的海盗船都是些中小型船和轻型船,而丹麦人拥有的船舶都是重型的和武器装备良好的战舰,双方单个船只的力量对比悬殊,如果硬打硬拼,海盗们不是对对手。于是,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

对这种突袭战术,丹麦人完全未曾料到。海盗们兵分两路,他们的第—文舰队迅速向丹麦舰队的警戒船队发起攻击并与之缠斗,使丹麦舰队不能脱身。第二支舰队利用丹麦舰队的混乱快速绕过其侧翼,进入斯德哥尔摩内港,为守城者送去粮食和武器。

说起来有些滑稽,作为维京人的后裔,丹麦人应该更会使用这种海盗的战术,因为从他们的“祖先”开始,这就是丹麦海盗最为得意的拿手好戏,而且每次都战无不胜,没想到这次却让德国的海盗们用来对付自己了。

陷于绝望之中的守城者终于得到了海盗舰队送来的粮食和武器。他们重整旗鼓,从城内冲杀出来,与援军里应外合,很决冲破了包围。面对三面夹攻、丹麦舰队惭惭招架不住。丹麦女王见势不妙,只得下令全军退兵。

斯德哥尔摩解围了,被困多日的人们庆祝胜利,也没有忘记感谢给他们带来粮食的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船长。他指挥的这次海盗船队救援之战被写进了北欧历史之中。

包围斯德哥尔摩的战斗结束后,瑞典王室为了向支援他们的海盗表示谢意,对克劳斯 施托尔特贝克尔的船队颁发了—种特殊的“海盗证书”。凭借这份证书,他们从事海盗活动可以不受法律的惩罚。当时有许多突破封锁的海盗船继续在他们的海盗事业中使用海盗证书,靠着这份“合法的文件”,他们不但劫掠丹麦的船只,而且还劫掠每艘在海上从事贸易的船只,甚至连汉萨间盟的三桅高船帆船也不放过。

有了瑞典王室给予的“合法化”政策,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在海盗中威名大振,越来越多的海盗投靠到他手下。1392年对他的海盗事业发展来说,是个巨大的转折点。这一年,他们夺取了波罗的海岛屿哥得兰岛。这个岛虽然不大,但在当时却不属于仟何国家,因此他们在这里活动非常安全,不会受到任何国家军队的追查和缉捕。而又由于这个岛位于波罗的海北部海上商路的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是很多航线的起点。于是,“粮食兄弟”的参与者们选择了这里为基地,开始把他们的组织向“国家”的方向发展。

从此,瑞典东南海岸的哥得兰岛成了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海盗团伙大本营。这里很决就聚集起各色各样的“人物”,有被通缉的逃犯、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寻求社会公正的侠客、有想发点小财的商人、探险者、猎奇者、复仇者、受到压榨的百姓、沦为赤贫陷入绝望的穷汉,总之,所有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找到一条生路。他们几乎囊括了欧洲所有的国家:有德国人、尼德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法因人、波兰人、荷兰人等等,他们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来到这座波罗的海岛屹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海咨组织。

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严密控制着这个庞大的海盗团伙,保持了其海盗“前辈”的优良传统,并以此为荣。他们内部有着严格的纪律,除了俘虏之外,团伙中没存—个妇女,是个纯粹的男性社会。海盗的船长权力很大,船员得无条件地服从,严重违背他的命令者要处以死刑。在哥得兰岛的大本营里有来自各个海盗船运来的掳获物。他们把抢来的东西统一运到这里进行分配,而通常不在劫掠地就地分赃。哥得兰岛也住有一些土著居民,他们也要向海盗交贡纳赋,只不过比较轻,因为海盗们的主要生活来源靠抢劫,而不是靠当地人的贡赋。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也和当时的其他海盗—样,在当海盗的同时又是商人,他们用掳获的物品成交换他们所需物品,或进行出售。他们的胆子很大,有时甚至把劫来的物品运到合法主人所在的地区出售。

很快,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的势力越来越大,几乎每个在波罗的海被追捕的海盗在走投无路时都会投奔到他那里。在这种“合法证书”的保护伞下,地方当局对此无能为力。而这些海盗们每一次大抢掠,都会给当局造成不小的震动。终于,他们再也无法忍受了,便宣布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船长为不受怯律保护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杀死他。为了给海盗们以震慑,当局从德国请来一个老练的缉捕官员,此人曾在1385年受汉萨同盟的委托缉捕过海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行家老手。然而,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这个德国官员不仅没有抓住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而且连他的人影也没有见到,不得个铩羽而归。这样一来,更使哥得兰岛上的海盗们气焰嚣张,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的名声也越传越远。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对当局派来抓他的人毫不留情,这些人只要落到他手里,必将会被处以严刑。

一次,北欧港口城市维斯玛尔的市议会抓获了几名海盗成员。为了解救自己的战友,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船长和助手米霍尔松决定冒一次风险,以单薄的力量进攻维斯玛尔港。他们之所以这样冒险,是因为普通百姓对市议会的敌意和对海盗的同情态度。海盗们突然袭击了该市议会和关押其同伙的监狱,很快得被捕的几名同伙救走,等到汉萨同盟的救援舰队赶来时,海盗的船队已驶入茫茫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到了1393年,这些海盗们的势力越来超强大,以至于在这年4月,他们竟敢于冒险对挪威南部一座富裕的贸易城市卑尔根发起进攻。那里民众的情绪冉次转向海盗,对他们表示声援。卑尔根是挪威当时的商贸中心,正是靠了民众的帮助,海盗们迅速占领了这座港口城市,并放火烧了汉萨同盟在卑尔根的办事处和城内许多建筑。当他们临撤退时,还没有忘记抓获并带走了卑尔根城的许多显贵人物,索取了巨额的赎金后,才把他们放回。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汉萨同盟初期的政策是要肃清海盗,他们也确实取得过一些成效,但总是不能彻底根除,海盗活动的势头还是日盛一日,“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每艘在丹麦海峡行驶的船,如果不给海盗付钱的话,没有—艘船只能够安全地通过这个海峡,往返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特别是当卑尔根被海盗占领和焚烧之后,海盗还大肆抢劫在北海捕捞鲱鱼的渔民,结果使商业贸易和捕渔业都陷入衰败的境地。以德国人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为首的海盗团伙在哥得兰岛上的猖狱活动,直接危及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同家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集中各国的军事力量共同打击海盗活动,以维护他们共同的利益。于是,以丹麦国王玛格丽持和英国国王理查二世为首的汉萨同盟,决定组织联手行动,出兵讨伐海盗。

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一次讨伐竟然以失败告终。关于这次军事行动的详细情况及其失败的原因,历史上几乎都没有记载,后人也本便妄加揣测,只知道海盗们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此时的汉萨同盟也同样被海盗弄得焦头烂额,他们尝到了让海盗“合法化”的恶果。由海上劫掠活动招致同盟各城市的商贸损失,远远低于海盗提供的效劳。于是,由汉萨同盟各城市出面,又织织起第二次对哥得兰岛上的海盗团伙的征讨。这—次汉萨同盟各城市出动了35艘战舰,3000多名骑士。但这次行动也同样出于而归,未能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战果。

随着时间的流逝,波罗的悔地区政治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惭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向不利于海咨的方向转化。丹麦女土玛格丽特毕竟见多识广,她看到,既然汉萨同盟无法把海盗一网打尽.便转而向十字军骑士团求援。这一招果然灵验。

我们不应忘记,汉萨同盟是一个由商人联盟的组织,而十字军骑士团却是由勇猛善战的骑士们组成。在战争中,商人和骑士相比,绝对不是一个“级别”。更何况当时也正是十字军骑士团力量处于顶峰的时期,他们拥有身经百战的军人和强大的舰队。

1398年,在波罗的海地区各国的要求下,十字军骑士团开始向哥得兰岛发起攻击。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船长连忙指挥他手下的海盗迎战,但在十字军的猛烈攻击之下,海盗们很快就坚持不住了。久经沙场的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感到,这—次是遇到了真正的敌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让海盗们赶紧收拾细软和财物,装载上船,从老巢撤离。他们从此离开了波罗的海,转而隐蔽到北海地区,占领了现在属于德国的黑尔戈兰岛,作为新的基地,并把该岛建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

黑尔戈兰岛正对着易北河河口,处于河海交汇之处。这个岛面积较小,没有居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海盗们依仗海岛的地理优势,继续与汉萨同盟周旋。但此时汉萨同汉堡和不来梅,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已远非过去所能相比。他们自恃力量强大,不打算也不需要海盗向他们提供效劳,而采取了与海盗针锋相对的政策,海盗曾几次提出与他们讲和,但遭到拒绝,他们绝对不能允许海盗在他们的大门前面滥施淫威。

1401年夏天,当施托尔特贝克尔和他的同伙驾驶着“红色魔鬼”号旗舰,在北海以之字形逆风航行时,遇到了—艘英格兰商船。奇怪的是,这艘英格兰商船见了海盗船不但不躲避,反而主动向海盗船进攻。海盗们大概是觉得这艘商船太狂妄了,便立刻予以还击。

但是这一回他们大大失算了,让施托尔特贝克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艘英格兰商船可个是一般的商船,而是一艘以商船伪装的英格兰旗舰。原来,他们是汉堡议员海尔曼格朗和尼克劳斯·克尔指挥下的汉萨同盟的舰队,旗舰是一艘崭新的配有8门火炮的三桅高舷战舰,旗舰的名字令人哭笑不得——“长着坚硬犄角在海上奔驰的母牛”。

为什么给它起了个这么怪里怪气的名字呢?看看这艘旗舰你就知道了。原来,在这艘三桅高舷帆船的舷柱上,安装着一头长着巨大犄角的母牛的船头塑像,它的身体用结实的橡木制成,犄角用闪闪发亮的钢铁打造。

这艘旗舰不但装备精良,而且舰上的战士更是英勇善战的英格兰士兵。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远远—看到那头长着钢铁犄角的大母牛,又看到远处有汉萨同盟的舰队从侧翼包抄过来,就知道不妙,他连忙下令撤退,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当施托尔待贝克尔驾驶的,“红色魔鬼”号帆船,被那头钢铁制成的大母牛追上时,他旗舰上的舵桨就被对方船上的士兵用液态铅固定死了,劈里啪啦没几下子,一向灵活机动的“红色魔鬼”号再也动弹不得。“大母牛”随即发威,以它高高的艏柱“噌”地一下就从侧面而撞穿了海盗船的舷墙。接着,“大母牛”掀起铁抓篙把两艘船”抓”在一起,一场近距离的肉搏战就这样开始了。

这样的战斗当然是施托尔特贝克尔和他手下的海盗们不愿意进行的。因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对方又都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精兵。硬拼起来,海盗们不久就招架不住,不少人当场被对于击毙,包括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被活捉。

据战后统计,这一仗共有40名海盗被打死,73名海盗被投进监狱。随后,这位海盗船长被送回其祖国——德国审判,并被判处以砍头的极刑。

140110月的—天,被捕之后的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和他的73名海盗兄弟一起被押往格拉斯布鲁克。当时,所有的海盗都要求穿上最好的衣服,以踏上他们最后的行程——断头台。

向来以杀富济贫为战斗口号的施托尔特贝克尔,在临死之前,还向围观的群众大声疾呼:“他们算什么,他们是靠狡猾或诡计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值得尊敬,但是,这把戏骗不了我。他们就像站在教堂市道坛上的老狐狸,给贫穷的人讲道德,讲顺从,讲虔诚。而我,是靠手中的匕首,去夺他们的不义之财。”

据说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是被一个叫森费尔德的刽子手杀死的。在最后的时刻,他向汉堡的议员提出了—个条件:他许诺将拿出一个像花环一样美丽的金锚链及无数的金币,再加上向汉堡捐赠一个金质的教堂钟楼楼顶,以此来赎头海盗们的自由。

这个请求被议员们断然拒绝。

当刽子手森费尔德的刽子手举起屑刀时,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允尔提出了最后的请求:“我的伙伴们多少年跟我出生入死,在死亡来临时,我愿意用我的头颅为他们请求宽恕。请允许我的伙伴们在断头台旁站成—排,当我的人头落地之后,如果他还能绕着我的伙伴走上一圈,就请你们免去他们的死刑。”

像上次—详,汉堡的议员们对这个海盗“请求”,当然不予理睬。克劳斯?施托尔特贝克尔终于被斩首了。

紧接着,刽子手们高高举起屠刀,72名海盗人头落地。随后,他们血淋淋的头颅被一排排钉在木桩上示众,其余的海盗则根据中世纪的刑法习俗,身上被打上烙印,或被投入监狱,备受折磨,或被流放苦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