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炙甘草汤 本方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伴少气乏力,头晕、面色少华等症,病机为心阴阳两虚者。方用炙草参枣补益中气;生姜桂枝宣阳化阴;胶麦地麻养血益阴。合用则成阴阳双补、气血平调之剂。 临床体会:余泽润用本方治疗外感病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而见心阴阳两虚,表现为心悸、心电图为室性或房性早搏,脉见结代者,用本方疗效较好。若心脏有器质性病变而造成心悸脉结代,则非此方治疗范围。 案19、心悸(病毒性心肌炎并频发室性早博): 患者张某,女,50岁,1997年11月20日诊。 患者一月前患病毒性心肌炎,在本镇医院住院2周,经用“苷镁极化液”静点后病情好转出院,一周前患者感心悸,到医院经心电图检查诊为“频发室性早博”,经中西药治疗不见好转,特来本所就诊。刻诊:患者自诉胸闷心悸,稍劳加剧,伴头晕、乏力,面色咣白,舌暗红而嫩,苔少,脉结代。辩证为心悸-心阴阳两虚。予炙甘草汤。 炙甘草30g,生姜20g,人参15g,生地80g,桂枝15g,阿胶12g,麦冬40g,炒枣仁15g,丹参15g,苦参12g,大枣20枚。 黄酒500ml加水1000ml煎服,3剂。 二诊:患者感心悸、头晕减轻,全身较前有力,听诊早博明显减少。原方再进5剂。复诊早博消失,诸证均愈。 按:本例早博见心悸,劳则加剧,头晕、乏力,面白舌嫩,苔少,脉结代,为外感病后阴阳两伤,心气衰弱,不能鼓动血行。《伤寒论》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故用炙甘草汤调补阴阳以复脉,数剂而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余泽运的伤寒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