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 血证

 学中医书馆 2013-12-19

11 血证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吐衄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吐血》。《济生方?吐衄》认为失血 “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而对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为多。朱丹溪对于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所阐发,《平治荟萃?血属阴难成易亏论》说:“阴气一亏伤,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医学正传?血证》将各种出血归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对血证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均属本证的范围。本篇讨论内科常见的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

病因病机

    血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液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输布于肺,脉为血之府。血液生成之后,在脉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以充润营养全身。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故《景岳全书?血证》概括血证的原因说:“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色欲而动火者,有以劳倦色欲而伤阴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滥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引起血证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下五类。

    (1)感受外寒 由于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尤以感受热邪所导致者为多。如风、热、燥等外邪犯肺,引起衄血、咳血。

    《临证医案指南?吐血》说:“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症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之一二耳。”湿热之邪侵及肠道则引起便血。热犯下焦则致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

    (2)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过食辛凉厚味醇酒,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滋生湿热,湿热内蕴,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而引起衄血、吐血、便血等。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酒热~胃之类,皆能诸火动血”;二是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失其健运统摄之职,以致血溢脉外而发生血证。

    (3)情志过极 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络损伤而引起吐血,《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血随火升则导致衄血、咳血。

    (4) 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劳房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久病会热病之候 久病会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久病或热病使阴津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二是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遏而致出血;三是久病入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正如《景岳全书?血证》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气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及气损及阳,阳气亦需之别。从证候之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此外,出血之后,已离颈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

辨证论治

    对于血证的辨证,首先应辨清出血的部位及脏腑病位。例如同时鼻衄,但其脏腑病位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应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等,加以辨识;其次应辨清证候的虚实,分清实热、阴虚和气虚的不同。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引起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的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又《明医杂著?劳~》说:“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这样三个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吐血》说:“则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应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因血证之中,以热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凉血止血药相应地应用得较多。

    下面分别叙述各种血证的辨证治疗。

鼻衄

    鼻中出血,称为鼻衄。它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1)        热邪犯肺
【症状】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舍质红,苔薄,脉数。
【证候分析】鼻为肺窍,肺内积热,耗伤肺阴,血热妄行,上循清窍,则鼻燥衄血。若风热上受,表卫受遏,则身热咽痛。热邪犯肺,肺气不宣,则咳嗽痰少。口干,舌红,脉数为热盛阴伤之象。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方中以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轻透,宣散风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利咽止咳;苇茎清热生津。可加丹皮、茅根、旱莲草、侧柏叶凉血止血。肺热盛而无表证者,去薄荷、桔梗,加黄芩,栀子清泄肺热。阴伤较甚,口、鼻、咽干燥显著者,加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润肺。

(2)        胃热炽盛
【症状】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足阳明胃之经脉上交鼻頞,齿龈为阳明经脉所过之处,胃火上炎,热迫血行,故致鼻衄、齿衄,血色鲜红。胃火消灼胃津,故致鼻干,口渴引饮,便秘。胃热扰心则致烦躁。舌红,苔黄,脉数均为胃热炽盛之征。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加减,方中用石膏、知母清胃泻火;地黄、麦冬养阴清热;牛膝引血下行。可加茅根、大蓟、小蓟、藕节之类凉血止血。热势甚者,加山栀、丹皮、黄芩清热泻火。大便秘结加生大黄通腑泻热。阴伤较甚,口渴、舌红苔少,加天花粉、石斛、玉竹养胃生津。

(3)        肝火上炎
【症状】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证候分析】气阴化火,火热迫血上溢清窍,故致鼻衄,肝火上炎,故致头痛、目眩、耳鸣、口苦、烦躁。肝开窍于目,肝火上乘,故两目红赤。舌红,脉弦数为肝经实火之象。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以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清肝泻火;木通、泽泻、车前子清里湿热;生地、当归、甘草滋阴养血,泻中有补,清中有养。可酌加白茅根、蒲黄、大蓟、小蓟、藕节等凉血止血。若阴液亏耗,口鼻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可去车前、泽泻、当归,酌加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养阴清热。

(4)        气血亏虚
【症状】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舍质淡,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故致鼻衄,甚或齿衄,肌衄。气血亏虚,失于温煦濡养,脑海失养则头昏耳鸣。心失所养则心悸。四肢百骸失养神疲乏力。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晄白。气虚不足,血脉不充,故致舌淡,脉细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本方具有补养气血,健脾养心及益气摄血的作用。可加仙鹤草、阿胶、茜草等加强其止血作用。

    对以上各种证候的鼻衄,除内服汤药治疗外,鼻衄当时,应结合局部用药治疗,以期及时止血。可选用:(1)局部用云南白药止血;(2)用棉花蘸青黛粉塞入鼻腔止血;(3)用湿棉条蘸塞鼻散(百草霜15克,龙骨15克,枯矾60克,共研极细末)塞鼻等。

齿衄

    齿龈出血称为齿衄,又称为牙衄。以阳明经脉入于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内科范围的齿衄主要有以下两种证候。

(1)        胃火炽盛
【症状】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上龈属足阳明经,下龈属手阳明经,胃火炽盛,循阳明经脉上熏,以致齿龈红肿疼痛。络损血溢则齿龈出血。胃热上蒸故头痛,口臭。热结阳明故大便秘结,苔黄,脉洪数,为阳明热盛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加味清胃散中,以生地、丹皮、犀角(可用水牛角屑)清热凉血;黄连、连翘清热泻火;当归、甘草养血和中。合用泻心汤以增强其清胃泻火的作用。可酌加白茅根、大蓟、藕节以凉血止血。

(2)        阴虚火旺
【症状】齿衄,血色淡红,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赤摇不坚。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肝肾阴亏,相火上浮,热迫血行,以致齿龈出血,齿摇不坚。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动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加减。滋水清肝饮重在补养肝肾,滋阴降火;茜根重在凉血止血,滋阴养血,故宜合用,随证化裁。

咳血

    血由肺内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亦有称为嗽血者,如《丹溪心法?咳血》说:“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咳血即嗽血。”

    咳血总由肺络受损所致。因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喜润恶燥,喜清恶浊,不耐寒热。故邪气犯肺,使肺失清肃则为咳嗽,损伤于肺,血溢脉外,则为咳血。

(1)        燥热伤肺
【症状】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症状分析】感受风热燥邪,损伤于肺,使肺失清肃,肺络受损,故致喉痒咳嗽,喉中带血。燥热伤津,故口干鼻燥,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为燥热伤津之象。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加减。方中以桑叶、栀子、淡豆豉清宣肺热;沙参、梨皮养阴清热;杏仁、贝母润肺化痰止咳。可加白茅根、藕节、茜草、侧柏叶凉血止血。兼有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脉数等外感风热的表证时,可酌加银花、连翘、牛蒡子辛凉解表,清热利咽。津伤较甚者,可加麦冬、玄参、天花粉养阴润燥。

(2)        肝火犯肺
【症状】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舍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火上逆犯肺,使肺失清肃,肺络受损,故咳嗽、咳血。肝之脉络布于胁肋,肝火壅滞,故胸胁胀痛。肝火上炎。故口苦,烦躁易怒。舍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火偏亢之象。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以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海蛤壳、甘草清肺化痰;青黛清肝凉血。可酌加生地、旱莲草、茅根、大小蓟等凉血止血。肝火较甚,头晕目赤,心烦易怒者,加丹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若咳血量较多,纯血鲜红,可用犀角地黄汤加三七粉冲服,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3)        阴虚肺热
【症状】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舍质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肺热,肺失清肃,故咳嗽痰少。火热灼肺,损伤肺络,故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阴虚津乏,不能上承,故口干咽燥。阴虚火旺,则颧红、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丸加减。本方以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滋阴清热,养肺生津;当归、白芍柔润养血;贝母、甘草肃肺化痰止咳。方中之桔梗其性升提,于咳血不利,在此宜去。可加白芨、藕节、白茅根、茜草等止血,或合十灰散凉血止血。反复咳血及咳血量多者,加阿胶、浮小麦、五味子、牡蛎等收敛固涩。

南方的风铃 发表于 2009-12-11 12:29

吐血

    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称为吐血,亦成为呕血。如《丹溪心法?吐血》说:“呕吐血出于胃也”。《医碥?吐血》说:“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因吐血与咳血二者均经口而出,应主要鉴别。《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说的好:“胃中呕出名吐血,肺中嗽出名咳血。吐血阳明胃家症,咳血太阴肺家症。。。。。。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则经络分明,治法不混。”一般来说,咳血之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咳血之前多有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较大量的咳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而吐血之血色则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1)        胃热壅盛
【症状】腕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胃中积热,胃失和降,气血不和,故腕腹胀闷,甚则作痛。热伤胃络,故吐血色红或紫黯。胃为水谷之海,胃主纳谷,其性主降,胃气上逆,故呕血夹食。胃热耗津,故大便秘结。血随糟粕而下,则使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内有积热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泻心汤由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具有苦寒泻火的作用。《血证论?吐血》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十灰散凉血止血,兼能化瘀,止血而无凝滞留瘀之弊。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复花和胃降逆。

(2)        肝火犯胃
【症状】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火横逆犯胃,胃络损伤则吐血。肝火上炎,则口苦、胁痛、易怒。热扰心神,故心烦、寐少梦多。舌红绛,脉弦数,为肝火亢盛,耗伤胃阴之象。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可加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或合用十灰散凉血止血。

(3)        气虚血溢
【症状】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舍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气亏虚,统摄无能,血液外溢,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脾气本已虚衰,加之反复出血,气随血去,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气短。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舍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可酌加仙鹤草、白芨、乌贼骨、炮姜炭等温经固涩止血。
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肢冷、畏寒,便溏者,可改用柏叶汤合理中丸。方中以侧柏叶凉血止血;艾叶、炮姜炭温经止血;童便化瘀止血,理中汤温补脾气以摄血,共奏温经止血之效。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者,应急服独参汤益气固脱,并积极抢救。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应特别注意饮食适宜,严防暴饮暴食,忌食烟酒及辛辣动火之品,并要注意精神及生活起居的调养。

便血

    凡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正如《三因极一病论方?便血证治》说:“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金匮要略》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者广肠,或者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者小肠,或在于胃。”以血在便前、便后分血来之远近并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况下,血和大便混杂而下,难于分辨其前后。而便血的颜色,可作为诊断便血部位远近的参考。一般情况下,便血颜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血颜色紫黯者,其来较远。古代医家有的又以血色之清浊,而立肠风,脏毒之名。如《济生方?下痢》说:“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

    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临床上主要有肠道湿热及脾胃虚寒两类。

(1)        肠道湿热
【症状】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肠道,肠道脉络受损,以致便血。肠道传化失常则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苔黄腻,脉濡数为内有湿热之象。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地榆散以地榆、茜草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淡渗利湿。槐角丸以槐角、地榆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燥湿;防风、枳壳、当归疏风利气活血。两方相比较,地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补气活血,可酌情选用。

(2)脾胃虚寒
【症状】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舍质淡,脉细。
【证候分析】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故血色紫黯,甚至色黑。中虚有寒,寒凝气滞,健运失司,故腹部隐痛,喜热饮,便溏。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故面色不华,神倦懒言,舌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方中以灶心土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阿胶、地黄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起反佐作用。可加白芨、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

尿血

    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的病症称为尿血。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

    尿中有血,分为尿血及血淋两种情况。临床上以排尿不痛或痛不明显者成为尿血;尿血而兼小便滴沥涩痛者称为血淋。如《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血淋在淋证中讲述,本节讲述尿血的辨证论治。

    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机是热伤脉络及脾胃不固。而热伤脉络之中又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脾胃不固之中又有脾虚及肾虚之别。

(1)        下焦热盛
【症状】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证候分析】热邪盛于下焦,故小便黄赤灼热。脉络受损,血渗膀胱,故尿血鲜红,热扰心神则心烦,夜寐不安,火热上炎,故面赤、口疮。热伤津液则口渴。舌红,脉数属热证之象。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方中以小蓟、生地、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栀子、木通、竹叶清热泻火;滑石、甘草利水清热,导热下行;当归养血活血,共奏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

(2)        肾虚火旺
【症状】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舍质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亏虚,虚火内炽,灼伤脉络,故小便短赤带血。肾阴亏乏,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方中以地黄丸滋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可加旱莲草,大小蓟、藕节、蒲黄等凉血止血。

(3)        脾不统血
【症状】久病尿血,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或兼齿衄,肌衄,舍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气亏虚,统血无力,血不循经,故见尿血甚或齿衄、肌衄。脾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故食少,体倦,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舍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血脉不充之象。
【治法】补脾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可加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等养血止血。气虚下陷而见少腹坠胀者,可加升麻、柴胡,配合原方中的参、芪、术以起到益气升阳的作用。对于有气虚下陷表现者,亦可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4)        肾气不固
【症状】久病尿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疼,舍质淡,脉沉弱。
【证候分析】劳倦或久病及肾,肾气不固,封藏失职,血随尿出,故久病尿血。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失于濡养,故精神困惫,腰脊酸疼,头晕耳鸣。舍质淡,脉沉弱为肾气虚衰之象。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方中以熟地、山药、山茱萸、淮牛膝补肾益精;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温肾助阳;茯苓健脾;五味子、赤石脂益气固涩。可加仙鹤草、蒲黄、槐花、紫草等止血,必要时再加牡蛎、金樱子、补骨脂等固涩止血。腰脊酸疼,畏寒神怯者,可加鹿角片、狗脊温补督脉。

紫斑

    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症,成为紫斑,亦有称为肌衄及葡萄疫者。如《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说:“皮肤出血曰肌衄”;《医学入门?斑疹门》说:“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疼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外科正宗?葡萄疫》说:“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本节主要论述内科杂病范围的紫斑。

(1)        血热妄行
【症状】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热壅脉络,迫血妄行,血出于肌腠之间,故见青紫斑点或斑块。若热毒极甚,损伤鼻、齿、肠、胃等处之脉络,则伴见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内热郁蒸,故发热。热盛津伤,故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实热之征象。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方中以犀角、地黄清热解毒,滋阴凉血;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为治疗血热妄行的常用有效方剂。可合十灰散凉血止血。
热毒炽盛,发热,出血广泛者,加生石膏、龙胆草、紫草,冲服紫雪丹。热壅胃肠,气血郁滞,症见腹痛,便血者,加白芍、甘草、木香、地榆、槐花缓急止痛,凉血止血。邪热阻滞经络,兼见关节肿痛者,酌加秦艽、木瓜、桑枝等舒筋通络。

(2)        阴虚火旺
【症状】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舍质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则火旺,而火旺更易伤阴,虚火伤及脉络,故见肌衄或他处出血。水亏不能济火,心火扰动,故心烦。火热逼津液外泄则盗汗,阴虚火旺,故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为火旺而阴液不足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茜根散加减。方中用茜草根、侧柏叶、黄芩清热凉血止血;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甘草调中解毒。阴虚较肾者,酌加玄参、龟板、女贞子、旱莲草等养阴清热。对于本证候中之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者,可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加茜草根、紫草、仙鹤草凉血止血。

(3)        气不摄血
【症状】久病不愈,反复发生肌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舍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虚不能摄血,故反复出血,久病不愈。气血亏耗,筋脉百骸失于濡养,故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故食欲不振。舍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象。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味。可酌情选加仙鹤草、棕榈炭、地榆、蒲黄、茜草根、紫草等,以增强止血及化瘀消斑的作用。若兼肾气不足而见腰膝酸软者,可加山茱萸、菟丝子、续断补益肾气。

简易方
①        红枣20枚。 煎汤连枣服,可常服。
②        大枣4份,藕节1份,先加水煮藕节至水成粘胶状,再加大枣同煮,每天吃适量大枣。
③        连翘30克,水煎,分三次服。
④        肌衄而兼有齿衄较甚者,可合用漱口药:生石膏30克,黄柏15克,五味子15克,儿茶6克,浓煎漱口,每次5~10分钟。

    血证的预后,主要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如《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外感咳血,壅于肺者易治;内伤门损于肺者之难治也”;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症;三是与兼见症状有关。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如《丹溪心法?吐血》说:“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景岳全书?血证》亦说:“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结语

    血证可有外感、内伤的多种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在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在气虚之中有气虚及气损及阳之别。证候的虚实方面,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证。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