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塔(027)房山云居寺石塔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3-12-19
中国塔(027)房山云居寺石塔 


               房山云居寺唐代石塔造像艺术

 

   

     北京地区现存八座唐代古塔,其中七座集中在云居寺范围(包括石经山)内,另外一座也在附近。这些唐塔均为小型石塔,保存基本完好,以当地特产的汉白玉为材料,精雕细琢而成,塔身浮雕丰富精美,成为盛唐时代幽州地区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云居寺北塔周围的四座石塔:左下:景云二年(711AD)塔,左上:太极元年(712AD)塔,右下:开元十年(722AD)塔,右上:开元十五(727AD)年塔

     下图为石经山的两座(左下:东台石塔;右,开元九年(721AD)塔)和原梦堂庵的一座亭阁式塔(左上)

    石经山上有东南西北中五个平台,每个平台上各有一座石塔,现仅存上述两座。

 房山云居寺唐代石塔造像艺术

 

     这七座石塔中,塔身正面均设火焰券门,除景云二年塔和梦堂庵塔外,门侧雕刻二天王,或身披甲胄,威风凛凛,或赤裸上身,振臂挥拳。豪爽大气的唐代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只可惜都在太祖灭佛时期被“斩首”了。

    据个人观察,景云二年塔的门侧有人凿痕,可能原来也有浮雕天王。梦堂庵塔门侧的确没有天王,可能建造时间较早。

 

房山云居寺唐代石塔造像艺术

 

    除门侧天王外,在塔心室内壁中也有精美造像,均为一佛二侍,并施彩绘。人物造型丰满,尤其是经典的S型体态的菩萨,尽显盛唐之风。

    开元九年塔内原有造像(民国初年老照片为证),现已不存;东台塔内现无造像,原来有没有不清楚。

 

房山云居寺唐代石塔造像艺术

 

    其中开元十年塔的浮雕最为精美,内壁主尊的背光装饰小佛,有北朝遗风,除内壁一佛二侍外,侧面还有两组供养人像,左侧为女子,右侧为男子。其中有一个高鼻深目、丰髭重须的胡人形象,反映了当时民族间密切交流的情况。另外,在塔檐之间还有线刻动物以及花草,也十分精美。

 

房山云居寺唐代石塔造像艺术

房山云居寺唐代石塔造像艺术

   (注意女供养人的服饰,满城尽带“大白馒头”)

 

房山云居寺唐代石塔造像艺术

 

     注意主尊坐佛的头顶上有一道裂痕,这并非任何古代或近代灭佛的痕迹,却是一起现代盗窃案的杰作。1997年,几个人在夜间潜入寺内,用千斤顶将塔身上部固定住,撬走这块精美的石板,结果却在翻墙时不慎滑落,摔成了两半。这件创作于公元八世纪初的珍贵艺术品,饱经千年风霜,逃过了残酷的灭佛、“革命”,却在世纪之交损毁在了几个贪图小利的毛贼手中,真是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