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叫阅读妖精的七十二变

 五半人 2013-12-19

自从文字生下阅读这个妖精,阅读妖精的七十二变,不知惊动多少朝代的小伙伴们。

正如一样米养活百样人一样,对阅读这事儿,世人论起来就有说大,有说小,有说轻,有说重,有说高,有说低,有说浅,有说深的。

把阅读看大的,自然是好话多讲。譬如,智慧的钥匙,生活的加速器,力量的源泉;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良师、益友、阳光、空气、水、营养品、灯塔、船只、阶梯、良药、果实等等。

    把阅读看高的,书呆子自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宅男们得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喜摆谱的乐于红袖添香夜读书。财迷色迷则认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把阅读看深奥的,当然要倡导往里钻。于是各有各的招数:趴在雪堆旁借光,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三到、三余、三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是穿越时光向天再借五百年也不够用的。

    把阅读看重的,最讨厌瞎忽悠什么春暖不是阅读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冷雪,若需阅读待来年。他们主张来个换位思考四季的阅读之乐,春读时思绪会像窗前绿草一样旺盛;夏日躺在窗下读,就如远古人一样逍遥自在;秋读好比晴夜赏明月一般;冬读呢,犹如寒天雪地几点梅花汲取了天地万物之精华。

   而有些领教过阅读祸福的,不免心有打翻五味瓶的酸楚:人生识字糊涂识啊,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啊。孟老夫子来了一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苏东坡老先生心情不爽时,流露出阅读无关富贵主张,说是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更有古人甚至做一对联怀念秦始皇:误我此生缘识字,愿君再世续焚书。呵呵,净是些冷幽默。

    可想而知,过去,能阅读的范围仅有书时,世人对阅读还如此进超市购物似的挑挑拣拣,褒贬不一。待后人可阅读的视野如置身360度旋转餐厅般开阔——除了书,还有平面媒体、电子书刊、网络影视等。这些新媒体似滔滔江水滚滚而来,人们只恨不像有些动物长有八只眼十只眼之际,阅读这个妖精,分分秒秒就处在被选择的困境中啦。

    时光让昔日一目十行变得遥远而可笑。微软、苹果、三星类大侠兴风作浪。全球信息化,带来网络读图时代。网络在线阅读、数字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和光盘阅读赚足了人的眼球。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历史、微童话、微科普、微励志,似乎是排山倒海从天而降。您就别翻那摘抄格言优美词句、蘸着墨水记笔记的纸质阅读老皇历了。您哪,只用右手按在鼠标上,轻点搜索、复制、收藏、粘贴、转发,海量信息,眨眼间搞定。

   微阅读时代,就这样如呼吸空气般自然随意渗入现代人生活。

   当阅读进化为浏览,一个优盘PK掉了学富五车,一键搜天下令地球上任何图书馆闭嘴之日,当浅阅读煽动着碎片化、快餐化翅膀轻盈飞过深阅读古船之时,很多人开始迷茫焦虑,国民阅读的航船,会驶向何方未知码头?

    传统意义的阅读,似乎面临着生存还是灭亡的选择。阅读这个妖精,也好像难逃灭亡。

    人们为传统意义的阅读动起了脑子,忙寻帮忙对策。有主张关掉一天电视,停电一小时的;有拒给孩子配手机,拔电视连线,电脑密码天天换的;有开列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唐诗宋词必读书目的;有陪着参加亲子阅读、家庭阅读活动的……然而很遗憾,维护传统阅读的精神可叹,效果欠佳。仅以近几年权威的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为例,纸质阅读量阅读率逐年下降,而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逐年增长。

   其实,国家早在19971月就忙着部署防范阅读率下降了,号召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

   而联合国更早,1995年,就定下了423为世界读书日。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来,百变的阅读,不变的情怀。世界各地,都在打响传统阅读文化保卫战。

    私下凭心而论,时代在变,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国民阅读有国民自主选择的自由。无论官方或是家长,强迫谁必须阅读什么,也许都不靠谱。低头族自有低头族的乐趣是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们牵挂电子阅读是否会收编取代纸质阅读,痛惜如今社会上图书鱼龙混杂,忧愁民族文化传承断层,未必就是空穴来风,杞人忧天。

    纵观人类阅读演绎发展史,没必要那么悲观失望吧

   正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样,哪是好书哪是伪劣书,相信眼明心亮的人还不会看走眼。总有人痴迷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总有人与好书这位老朋友生死相依,总有人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相信阅读好书,会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灵魂高尚,是一种精神旅途、心灵皈依、快乐享受。总有人清醒着:阅读,不能改变人生长度,但也许能改变人生宽度。不能改变人生起点,但也许能改变人生终点。总有人坚信不疑:经典阅读是那传说中的不死之鸟,亡不了。书可以烧掉,但知识烧不掉。人身可以限制,但思想会飞翔。民族文化自信的常青树,自会根深叶茂。

   至于眼下流行浅阅读,说白了,也就是提供些眼花缭乱的信息量,而深阅读给人的是有关正能量精神营养,两者自会互惠共赢造福社会人类。

仅借来2013年世界读书日主题与君共勉: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呵呵,阅读这个妖精,怕是吃了长生不老仙药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