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贵在养心

 党啊娘 2013-12-21

养生贵在养心

健康长寿不仅需要安静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清静而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石成金指出:“养身必先养心。”《素问》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脏在生命体中的作用至高无上。因而,人们心脏应该重点保护、倍加呵护。

中医学认为,思想情绪活动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心理活动制约着生理活动。如怒与肝、喜与心、思与脾、忧与肺、恐与肾等。七情六欲都会影响心脏的活动,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控制和调节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和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使内环境保持稳定并适应外环境的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绪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命活动。因恐惧而感到惊慌、害怕时,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升高。人在发怒时,血液里会产生某种毒素。由于思想情绪活动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起着直接的主导和调节作用,当思想情绪出现异常时,就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危害健康。“曾子衔哀,七日不饥”,焦虑、悲伤过度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致形成消化不良。精神失调引起的不良情绪可以致使人体内脏功能紊乱,发生各种心理或生理性的疾病,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进人体健康。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乃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清心寡欲,人之寿矣。(崔敦礼《刍言》)”

即便是进行大量的身体运动和进补调养,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也不可能有健康的身体。最好的秘诀之一就是清心寡欲,

在于稳定思想情绪、矫正心理状态,在于祛除私心杂念、减轻心脏负担,在于平衡心理、调养心理。只有去除私心杂念,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脏负担,才能为心脏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静宜养神,静宜养身。

“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嵇康《养生论》)”争名夺利,贪食五味,看到美味就馋涎欲滴,一味地迷恋于歌舞女色之中,贪图淫邪的靡靡之音,必将乱其心志。厚味熏蒸其脏腑,酒浆损伤其肠胃,女色耗伤其精气,狂喜暴怒扰乱其正气,思虑过度损耗其神气,乐哀不节伤害其纯正的心性。“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嵇康《养生论》)”

所以要想健康长寿,必须经常保持清静而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做到宠辱不惊,“和喜怒而安居处”,与人为善,不为名利所诱,不为金钱所惑,不为酒色所迷。正如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身外之物损害身心,不存留于心间,才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心胸豁达,无忧无虑,心无杂念,心平气和,气行和顺,百脉通畅,心率、心力和心律正常,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日日相济,才能够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zhuf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