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密你的手机

 tuzididie 2013-12-22

  左功能按键加上*键,这曾经是诺基亚时代手机解锁的终极奥义,另外,人们常用的手机解锁还有密码方式,不过许多人的密码千篇一律。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商Splashdata曾经发布过年度互联网最常见密码名单,排名前五的分别是:password,123456,12345678,abc123和qwerty,不少人都会图省事选择这样的密码,手机解锁也是如此。智能手机崛起之后出现了滑屏解锁。比上一代的解锁方式进步的是,它增加了用户的另一个需求——隐私,图片、视频、音乐以及相关账户密码等,用户需要将自己的隐私保护起来。现在,生物识别再次改变了手机加密方式,如蝴蝶效应般影响着未来的手机使用方式。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不是苹果最先应用在手机上的,却是苹果使其发扬光大的。iPhone 5s实现的是Touch ID指纹解锁,是典型的身份确认的应用。其实,好用的Touch ID技术来自苹果一年前收购的指纹传感器制造商AuthenTec,其原型设备是比iPhone包装盒还要大的盒子,后面拖着长长的尾巴,连接的是一只更大的盒子用于所有指纹数据的计算和匹配工作。

  “模仿者”三星也准备在下一代手机中加入识别传感器,而已经发布的HTC One Max采集指纹的方法和苹果iPhone 5s相似,HTC也是将指纹数据存储在设备的本地内存里面。指纹存储在本地内存里面之后,这些数据还会在系统分区里进行加密,无法被访问或者复制。Touch ID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再是一个噱头,而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电子纹身

  虹膜扫描比指纹更安全,但是虹膜成本显然更高。你也可以考虑植入皮下传感器,但是因为需要做个小手术植入,这种方式基本上只能用在军队或者安全部门,普通人还真没有那个胆量。Grindhouse公司开发的是一种微型电路板,可以植入到皮下,通过蓝牙将身体的生物数据发送到手机上,这种手机加密方式绝对保险,一般人就算知道也猜不出你到底把芯片植入进身体哪个部位。谷歌带来的电子纹身相对痛苦要小很多,看似一张镀了金的纹身贴纸,用可溶于水的黏合剂将它贴在皮肤上,本质上是一款移动式智能设备,你问它的供电方式?我们也不知道。

  虹膜识别  

  苹果抢先一步,三星不愿总被嘲笑为“模仿者”,虽和指纹识别同为生物识别,不过据说三星未来想拿“虹膜识别”做噱头。虽然三星鼓吹的眼部识别还没有发布,但EyeVerify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其原理是镜头的LED闪光灯对准脸部,软件就可以在生成具体照片之前,分解不同的部分然后通过认证程序。验证的过程需要用户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眼球,确保屏幕捕捉到眼球的运动。在专业安防领域,生物识别技术应用非常普遍,虹膜识别的兄弟还有静脉识别、动脉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但也并非100%对每个人的信息验证都能奏效。生物识别的不通过率在千分之二至万分之五之间,这已经是相当靠谱的方式了,想想你每次解锁手机时误触密码和解锁图形的几率吧。

  未来加密装备

  加密腕带

  指纹识别尚且需要用户动用自己的手指,而身份识别腕带Nymi则无需用户做任何附加动作。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用手轻轻握住门把手,待感应灯反馈,便可推门而入。走进房间,灯光自动亮起……

  Nymi的特别之处在于,使用每个人独特的心电图来进行身份认证,通过提取心跳特征来创建生物识别模板。之后就可以利用Nymi解锁各种智能设备或是与相关的APP进行互动。跟Jawbone UP、Nike+FuelBand等运动手环类似,Nymi戴在手上也容易让自己成为人群中的异类,毕竟目前佩戴这类设备的主要是些极客玩家。

  加密药丸

  被收购的摩托罗拉并没有完全死掉,还是偶尔会发布一些影响未来的技术。这个略带些科幻色彩的小药丸吃到肚里之后,通过药丸上的镁、铜电极从胃酸中获得电力,在身体里发出一个18位的电子信号。摩托罗拉称其“维他命认证”。其中隐含的更重要的信息是,和苹果一样摩托罗拉也在研究可穿戴设备。另外,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和CorTemp公司也推出了服药监控传感器和体温传感药丸。主要适用对象是从事特殊工作的人,接下来会向普通人扩展。电子药丸的成本高达数十美元,而且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使用时间也就只有几十小时。所以电子药丸除了在未来把成本控制下来,可回收也是必须的手段。    



数码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