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虱子的回忆

 灵魂出窍KKK 2013-12-22

虱子的回忆

(2013-12-22 22:24:24)

虱子的回忆

你见过虱子吗?那是贫寒时代最活跃的生物,大概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愈简单,它的生存能力就愈强盛,尖尖的嘴能刺穿你的皮肤,扎入到你的血管里,用它的吸盘,吸吮你没有污染的,原始的血液。一会儿那大肚子就饱饱的鼓凸起来,阳光下一照,那血液还在流动呢。它的脚细密的能攀附在你身体的任何区域,你如果脱下衣服了,它就钻到衣服的粗线缝里,或补丁的夹层,再也找不到它。

依稀记得,儿时在舅舅家,老人们坐在太阳底下,没事的时候,一边聊天,一边用手在自己的身上摸虱子。他们眯着眼睛,凭着感觉,在身上不停的摸来摸去。一会功夫,就摸出了一个虱子。拿着看上一眼,又肥又大的,放进嘴里,嘎嘣一下,咬死了。

农村人没有内衣可以穿,老人们穿着破旧的棉袄、棉裤。有的棉花也露了出来,虱子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爬来爬去。有的老汉,顺着衣缝,或者那腋下的缝线,或者那衣服的脖领处,用牙齿一排排咬去。那嘎崩嘎崩的声响,还有那好像嗜血的红红的嘴唇,永远记在我的心里。

还记得儿时的一个冬天,我看到两个人在避风处的阳婆下,脱了棉衣捉虱子。一边捉一边议论。一个说:你说这些虱子,到底是哪里来的?一个说:我听人家说的,是汗毛孔里冒的。按照这样的说法,虱子捉而不尽,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那时候,人们无所事事,捉虱子是人们喜欢的事情。女人有了空闲的时间,看到小孩子过来了,特别是小女孩,扳过脑袋就在头发上面捉虱子。孩子只好静静地依偎在大人的怀里,享受着捉虱子的快乐。

那时,女孩子们头上生虱子是常有的事。因为不能按时洗头,虱子便不知不觉地在头发里繁殖开来。那时我常常看到女孩子长长的发丝上,挂满了小小的白花花的虮子,看到大人们把女孩的长发丝一根根拎起来,把拇指和食指的指甲紧紧扣在一起,然后沿着发根直撸到发稍。随之,一串串白花花的虮子被大人撸了下来。

家庭条件好点的母亲就会买回一把篦子,极有耐性地为自己的女儿刮虱子。篦子每紧贴头皮刮至发梢一下,总会有大大小小的虱子被纷纷刮下来。母亲们把刮下来的虱子放到柜子上或木板上,再用拇指盖儿“嘎嘣嘎嘣”摁死。母亲的拇指盖儿都被虱子的血染得黑红黑红,脏兮兮不可言状。

我小的时候,身上也有许多虱子。现在回想起,我那时穿的内衣里面,虱子及其卵,点、线、面杂陈的情况,头皮不免发麻。但在那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特别是棉衣里的虱子,差不多天天捉,但似乎永远都捉不尽。
  常记得小时候冬天的晚上,母亲总会在油灯下把我刚脱下的棉衣棉裤翻过来捉虱子。我趴在不很热的被窝里,笑着看母亲费心地从衣服缝里为我捉出每一只虱子的样子,有趣地听母亲“嘎嘣嘎嘣”地掐死每一只虱子的声音。

那时,我每天晚上脱下衣服,最想做的先是挠痒痒,挠得全身通红,还是不解渴。然后就学母亲的样子捉虱子,即便每天都捉,还是常常毫不费力地,在衣缝中找到肥胖的虱子,挤得两个拇指的指甲盖上全是鲜血。后来捉累了,就效法邻家郝大爷咬虱子的方法,只此一回,就把我恶心得苦胆差点吐出来。

尽管想尽了办法,虱子们依然快乐地活着,活得很滋润,也很潇洒。我就纳闷了,大家勉强填饱肚子,也好容易攒点血,缺德的虱子咋就黑上穷人了?原来,寄生于人体的虱子只适应正常人体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情况下不会离开人体,只要离开人体两天就会死亡。按照这个说法,消灭虱子的办法很简单,把所有的内衣换掉,或经常洗澡,完全可以消灭虱子。遗憾的是,那个时候有两套内衣的人很少,根本没有可换的,不穿只能光着身子了。

后来母亲不知从那里找来了六六粉,把脱下的衣服放到盆里,撒上六六粉,坐到炉子上煮,总算把虱子消灭了,但衣服在穿到身上那股六六粉的味道个半月都散不去。使人懊恼的是,过不了多久虱子又多起来了,虱子的生命力极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便认识虱子的人,想找也找不到了。日子过好了,家庭和个人卫生也随之改善了。虱子哪还有生存的余地呢?  

提起虱子,民间还有一句俗语:“穷生虱子,富长癞。”这话说的还真有道理。在邓公时代,人们衣食无忧了,虱子就没有了,得皮肤病的人却多了起来。按理说,这个事情还会与时代有关系吗?

不知道现在农村人的身上还有没有虱子了,据说有些穷困的地方还有。有童话说,有只小虱子一天问妈妈:妈妈,我们在城里吸不着血吗?为什么非要在乡下呆着?

妈妈:城里的血倒是好吸得很。

小虱子:那我们怎么又回来了?

 

妈妈:现在的城里人没人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