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辞周退隐之谜

 五马山麓 2013-12-23

老子辞周退隐之谜

梦--子 等级:狐之王者 送礼物 发消息

楼主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九州大地社会激荡、思想迸发、文化沉浮,其壮丽之场景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饶有趣味而又难解之谜。

《道德经》作者老子曾做过周的史官,后去周退隐。这是史书、经书均已肯定的,且在学术界基本没有什么大争议。然而,老子为何辞周退隐却依然是众说纷纭。

据说老子是楚国人,在周朝做守藏室之史,这个官职不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还相当于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的馆长。可能和老子的工作性质有关,他的学识非常渊博,为日后成为中国哲学之父和智慧之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当了很长时间史官之后,老子竟然辞官退隐了。老子为什么要辞职,在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只是说:老子“历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隐去。”并未详述,但其中也隐隐透露出一些信息,老子眼看着周朝道德衰败,大势已去,所以才决定离开。

根据历史记载,周朝历代君主,大都无甚作为,从昭王开始,就出现了衰微之像,成、康时代的那种“天下安宁,刑错(措)四十余年不用”的大好局面已一去不复返。穆王不听劝告西征犬戎,结果只“得四白狼、四白鹿”,大败而归。“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老子骑牛图厉王“好利”,闭塞言路,不听召公之谏,引起国人反叛。幽王荒淫无度,嬖爱褒姒,烽火戏诸侯,导致都城被犬戎攻破。平王东迁洛邑后,势力更弱,天子威信日益下降,本来天下共主的周王室渐渐沦落为中小诸侯国。

因此,从历代周王的情况来看,无论哪一位,都已经不像文王那样尊道重德、谦卑恭俭、修己度人、笃诚信义、爱民治国。也就是说,他们都已远离了老子理想之王的标准。既已如此,道降德衰已历历在目,周室已如夕阳西下,不可挽回,于是,老子便不得已而为之,乃去周退隐。这也是他思想中的“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古今圣贤之所同也。”

另外,周朝时天灾不断发生,造成庶民生活苦不堪言。老子在《道德经》中大声疾呼:要“以百姓心为心”,主张“爱民治国”、“少私寡欲”、“惟道是从”、“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王国:“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既然周已背道而驰,民不堪命,老子也只能认清现实,不得已去周退隐。



同时也有人认为,老子的退隐是他的必然之路,他的性格特点、基本思想、志趣、主张、处世哲学、理想等等方面,都决定了他最后选择了退隐的归宿。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隐君子也。”又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那就是说: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不张扬为宗旨。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会归于“正”。这正像晚于老子的庄子一样。庄子曾为漆园吏,“其学无所不窥”。故楚威王闻其能,便“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然庄子得知楚使来意后,斥之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为什么楚威王给庄子以高官厚禄而庄子不受?因为庄子不是攀高慕禄之人,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而单以“游戏污渎之中”、“终身不仕”为快。

据说,老子辞职之后,骑着一头青牛,准备一直向西,到秦国去,或者去更远的西域。西去的途中需要经过一个关口,叫函谷关,这天,守关的长官令尹喜在城头上瞭望,突然发现从东边冉冉飘来一团紫气,他预感到当天会有一位圣人经过。因此,当他看到老子的时候,马上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老子在离去之前,留下一点儿文字著作。老子一生信奉无为,自然不肯,但令尹喜非常聪明,他提出若要出关,不留文字不行,被逼无奈,老子只好写了影响巨大的《道德经》。这才给后世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