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每日一练(1) 时间: 一、 填空: 1、给加点字注间:白皑皑( )、刚愎自用( )、狭隘( ) 2、、《诗经》收录了周初到 的诗歌 篇,分为“ ”、“ ” 、“ ”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3、、 ,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学过其作品有《 》、《归去来兮辞》、《 》、《饮酒》。 5、王维《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奇特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与之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二、写出通假字并注明意义: 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3、才美不外现《马说》。 三、回答: 1、他不喜欢坐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他的新衣服。 此处的破折号,表示了什么意思?它的其它作用又有哪些? 2、议论文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论证有哪两种方式? 每日一练(2) 时间: 一、 填空: 1、给加点的字注音:坦荡如砥( )、觥筹交错( )、锐不可当( ) 2、“甲、 、篆、 、 、楷、 、 ”被称为“汉字七体”。汉字最大特点是 。 3、《孟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 二、简答: 1、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造字法六种,它们分别是什么? 2、春天到了,门前的小河醒了。这名话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请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每日一练(3) 时间: 一、 填空: 1、中国古代高产诗人是 ;与苏轼并称“苏辛”的词人是 ,人称“ ”。 2、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3、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锇其体肤。 译文: 。 2、行拂乱其所为。 译文: 。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洒也。译文: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 。 每日一练 (4) 时间: 一、 填空: 1、给加点的字注音:飞扬跋扈( )、参差不齐( )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二、简答: 1、每一篇记叙文都要具备记叙的要素,这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2、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每日一练(5) 时间: 一、 填空: 1、给加点的字注音:倔强( )、刹那( )、萧瑟( ) 2、 ,原名周树人,伟大的 、 、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请列举我们学过的作品名称: 。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 二、简答: 1、以说明为主,以解说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关系、功能等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叫做说明文。那么,说明的方法有哪些呢? 2、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一段排比句。 每日一练(6) 一、 选择: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捕获(Pǔ) 单薄(bó) 情不自禁(jìn) B、翘首(qiáo) 脂肪(zhǐ) 追根溯源(shuò) C、诘责(jié) 鸟瞰(kàn) 谆谆教诲(zhūn) D、惬意(xiá) 机械(jiè)惩恶扬善(ché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ā) 绮丽(qí) 不屈不挠(náo) B、哺育(bǔ) 粗狂(guǎng)刚正不阿(ē) C、猝然(cù) 侥幸(jiǎo) 称心如意(chèng) D、干涸(kū) 参差(cēn) 杳无音信(yǎo) 3、依据对下列词语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色—变本加厉 B、兴致—专心致志 C、预测—变幻莫测 D、畅游—畅所欲言 4、根据语境和所给的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 (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 (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了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 (至、致),足见他心胸开朗、豁达。 D、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赛上,男排只有破 (斧、釜)沉舟,才能突出重围。 5、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藏于大陆与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理”展出。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 年代久远, 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丝毫掩饰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所以、但是 B、不仅、而且、但是 C、尽管、但是、所以 D、由于、而且、所以 二、填空: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 蹴: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呼尔与之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每日一练(7) 一、 填空: 1、《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选自: 2、本文的线索是: 。 二、解释词语: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纵横决荡: 三、问答: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文章以此开头,有什么作用? 3、 在本文中,“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每日一练(8) 一、 填空: 1、《囚绿记》中的“囚绿”指的是 。 2、《囚绿记》以对“绿”的 为线索,按 的发展过程结构文章。 3、本文的作者是 ,其代表作有 ,翻译的作品有: 、 。 二、解释: 急不睱择: 揠苗助长: 三、问答: 1、文中第九段中一段插叙,有什么作用? 2、作者怎样在具体描写中,表现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每课一练(9) 一、 解释: 不屈不挠: 繁荣昌盛: 浮想联翩: 二、填空: 1、本文利用 的形式来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亮点。其好处在于: 。 2、本文的作者是: 。运用了 的写法。 三、问答: 1、“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中,“又”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出自何处?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每课一练(10) 一、 填空: 1、《草莓》的作者是 ,他是 国人。 2、散文的特点是: 。 3、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有: 、 二、解释: 沁人心脾: 惴惴不安: 盎然: 韶华: 璀璨: 三、解释: 1、抒情散文有什么特点? 2、本文以“草莓”为题引发了作者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每课一练(11) 一、 填空: 1、“四书五经”指的是: 2、《孔乙己》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伟大的 、 。原名 , 人。1918年首次用“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基石。 3、对人物进行描写,可以从 、 、 、 、 等入手。 二、解释: 不屑置辩: 君子固穷: 污人清白: 阔绰: 三、简答: 1、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 2、孔乙己的结局怎样?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每课一练(12) 一、 填空: 1、《一厘米》的体裁是 ,作者是 。 2、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3、这篇小说围绕着“ ”展开故事,描述了一位母亲为满足儿子小小男子汉的尊严,维护 。赞扬了这位母亲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 ,对 的褒扬。 二、解释: 彬彬有礼: 锲而不舍: 温文尔雅: 三、简答: 1、陶影为什么坐车不买票?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小说中的“红衣青年”是怎样一个人? 每课一练:差半车麦秸(13) 一、 填空: 1、《差半车麦秸》的体裁是 ,作者是: 2、“差半车麦秸”表示 ,也就是 的意思。 3、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 、 、 、 以及 、 等的具体描写。 二、简答: 1、“差半车麦秸”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为有哪些特点?后来发生了怎样变化? 2、“差半车麦秸”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 每课一练:清兵卫与葫芦 一、 填空: 1、《清兵卫与葫芦》作者是 ,他是 人,选自 。 2、 二、词语解释: 热衷: 熠熠: 三、简答: 1、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以六百块的高价卖走了,这说明了什么?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每课一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 一、 填空: 1、本文是一篇 文,其中心论点是: 。 其作者是 。 2、 二、词语解释: 虎视眈眈: 老谋深算: 每课一练:吴汉何尝杀妻 一、 解释: 死心塌地: 无稽: 二、填空: 1、《吴汉何尝杀妻》的体裁是 ,作者: 2、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可分为 和 类。 三、简答: 1、课文用哪些证据否定了“吴汉杀妻”的真实性?其中,哪条证据是最主要的? 每课一练:大小猫洞 一、解释: 无独有偶: 前呼后拥: 二、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本文的作者是: ,当代文学家、学者。 三、简答: 作者说:“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请写出你知道的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每课一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