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战争:战国时代——魏国称霸中原(一)

 菊香书屋666 2013-12-25
1、魏文侯建国及其霸业
   战国之初,七国之君为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齐康公(姜齐)、秦简公、楚声王、燕闵公;七国之中,魏国最强。魏文侯斯,是魏桓子驹之孙,英敏而有才略,于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受王命为诸侯。其任晋卿时,与赵、韩协力同心,平幽公之乱(事在周威烈王6年,公元前420年),东御齐,西挫秦;受命为诸侯后,志在继承晋国先世的霸业,而以富国强兵,东制齐、楚,西抑秦国,以控制中原为图;内修政治,外和赵、韩,所以魏国一时可称强盛。

    (1)政治与经济建设
    魏文侯的施政,首在礼贤下士,揽用人才,他师事卜子夏、田子方,每过段干木之闾,必恭为礼,因此,四方贤士多归之,如吴起、任座、翟璜、李悝、西门豹、魏成、乐羊、屈侯鲋等诸文武人才,皆争趋之而乐为之用。

    文侯不仅善于任用贤能,而且以身作则,重信义,讲仁术,树立优良的政治风范。先前,文侯派乐羊攻克中山,文侯以之封给他的儿子击。其后文侯问群臣说:“我何如主”?群臣都回答道:“仁君”。只有任座说:“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因此怒任座,任座趋出。再问翟璜,翟璜回答说:“仁君”。文侯问:“何以知之”?翟璜回答说:“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于是文侯大悦,派翟璜召任座返,亲下堂迎接,以为上宾。这就足见文侯的恢宏大度,是以群臣皆进善言而乐为用。

    吴起,卫国人,少从曾子学儒学,后学兵法,长于用兵;初任于鲁,不得志;听到魏文侯礼贤下士,就赴魏。魏文侯问于李克,李克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文侯延见之。吴起就进言治国必先修文德而治礼义。他说道:“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家。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承桑氏、有扈氏都是古代国名)。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文侯用之以为大将。吴起与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开拓河西之地千里而为河西守以拒秦。待文侯卒,武侯立,武侯承袭晋国及魏文侯强盛的余荫,时有骄满之色。吴起告以“古之明言,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一日,武侯与吴起一起乘舟浮西河而下,武侯顾谓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恐其有自满自傲之意,随即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黄河与济水),右太华(太行山与华山),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壶关羊肠阪,在今山西省晋阳西北90里),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史记索隐》称:孟门在殷都朝歌之东,是指河的渡口),右太行,常山(即恒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闻之,为之改容称善。吴起虽以兵家见称,但其进言时君,重在修德行仁,明礼知义,这是因为他学出于曾子,饶有儒者之风。

    文侯之时,魏国君臣上下,都有这种明时达理高远的卓见,与尊贤功让谦恭的雅量,所以能强盛一时,故当时的秦人说:“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魏文侯不仅一面树立上述的政治风气,一面又命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六篇,用以治国。近世史家梁启超曾说:“秦汉以后均采李悝之法,历二千余年。至明清条例,虽代有增删,然大纲则悝之旧也”。由此可见魏文侯时法典的完美。

    其次,魏文侯在经济方面也很注意建设,他任用西门豹守邺(今河南省临漳)。西门豹开凿十二渠,引漳河之水以灌田,农产因之大增,后世言水利者多以之为法。文侯又李悝尽地方之教,奖励农穑,观数年的通歉,调节谷价,使农末交利,而御荒有备。近世史家梁启超称此为社会政策之嚆矢。古时国家财富的资源是农产,文侯能用李悝重农的政策,是以国富民足,国用充裕。

    (2)军事与外交
    魏文侯除上述政治、经济诸措施外,在军事上,于其在位的10余年间,一方面在西方国境上,使吴起取秦河西列城五: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南)、繁庞(今陕西省韩城东南)、洛阴(今陕西省澄城西北)、郃阳(今陕西省郃阳),都是河西的要地,又筑少梁、洛阴、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南)诸城塞,并连接而为长城,这就是魏西境的长城,而以吴起守之。又命李悝守上郡(今陕北榆林南北地区);一方面在东面则伐郑,筑酸枣(今河南省延津县北)要塞;以西门豹守邺;又命乐羊攻中山,克之,而以子击守之,这就是魏文侯整军经武的大略。

    在外交方面,文侯以团结魏、赵、韩三晋兄弟之国以继承晋先世霸业为职志,东摒齐,西拒秦,南抑楚,不容其侵入中原。在当时赵、韩两国曾有不睦之事,韩谋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拒之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待赵借师于魏谋以伐韩,文侯也同样加以拒绝。韩、赵两国初以借师不遂,皆怒魏;迨后双方皆感于魏之亲已,遂皆朝于文侯。由此可见魏文侯目光的远大,绝非赵、韩之君所能及的。

    魏文侯在位共38年(自周威烈王元年至周安王15年),积极励精图治,国力也日以强盛。先前,在周考王10年,公元前431年,楚国又侵入中原,进而灭莒,其势力更向北发展,逼近鲁国南境。周安王2年,公元前400年,魏文侯25年,楚悼王2年,文侯与赵、韩两国联合,击楚军于桑丘(今山东省滋阳);后9年,周安王11年,文侯再次与赵、韩两国联军,击楚于榆关(今河南省舞阳),再次将楚国势力屏斥于中原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