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散言碎语话三体

 隐士的书屋 2013-12-27

有人站三体式,把力量全放在后腿上,前腿膝盖那里还很直
这就是坐死了
这样站的人很多
这就是尾闾上提和所谓的“尾闾下插”的区别
“尾闾下插”人就座住了
一抽,人就是站得很稳又要腾起的那种状态
发而未发
孙老说尾闾上提,可没有说“尾闾下插”

结果南辕北辙坐死了,

而孙老所求的是将周身散乱之气收敛于丹田
两腿里根往里抽,抽好了,自然有上提的味道在里面
有人问:一抽,也有这个收的意思在里面吧?
对。内开就是中心向外,外合,除了肢体要合住,主要的还是说要往丹田合
等站时间长了,人还能入静
抽住劲,就像站立式起跑的那种发而未发状况
有人为什么会抢跑
一触即发,就是稍微快了那么一点点。
三体式入静,就是丝毫血气不加于内,慢慢的就有感觉
收着点劲就行
腰往下塌劲,别尾巴骨也往下去
它是上收着点劲
人才灵活

有人站三体式
头有点仰着,下巴抬起
忘了喉头永不抛
三体式要求头顶手顶
头顶,是百汇往上顶
不是脑门往上顶,
脑门一顶,下巴自然起来,
气就往上来,不能沉入丹田
为什么练龙形要求起的时候下巴要抬一下
就是要接督脉,督脉气到人中(水沟),舌顶上腭来接督脉之气,任脉承浆
但是站三体式是气往丹田聚
也就是将周身散乱之气收于丹田
你头一抬,气就上来了
可能一些人感觉不到,但是你要是三体式能站40分钟到一小时,你慢慢就会体会到
那样头一抬,气真的会上来

但是尾闾上提是往丹田提
它往上收着点劲
这样才提得起精神

尾闾要是想着往下插,往往翻臀
命门就会往前塌,结果翘屁股
命门前塌,首先就是你的腰吃不上劲
所以孙老说腰往下塌劲
“塌腰者,尾闾上提,阳气上升,督脉之理”
大家可以试试
你扣着自己的尾巴骨,你往下一坐腰,
呵呵,尾巴骨真的会缩上去的
我们挑重物
那个腰一定要吃好劲的,要不就闪了
所以拳经说“起如担担”
过去的老武术家说话都是生活中来
很生动的
 
还有就是合膝
合膝,孙老那句话,外形不能看出来合膝盖
“两膝往里扣劲,不可显露”
不显露裆自然就圆

腰往下塌劲,就会命门自然向后有点突出,有的人却要求腰往前顶,挺胸
这样胸不虚涵,腰也坐不实
腰往下塌,是胸部虚含着,意才会到丹田
所谓含胸拔背

 

有人练了一辈子,一出手还是断劲
然后还总结好多自己的“诀窍”
耽误了很多人

劈拳就是坦克,你的胳膊就是那炮筒子
呵呵,会伸缩活动的炮筒子
劈拳就是大铲车,一边推一边落一边铲
用最老土的语言描述,讲实话
胳膊就是大铲子,劲在心里、起在后面的履带上(脚上)
我的体会语言,专利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