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常年到底喝什么?

 寒江读舟 2013-12-28


[转载]中国人常年到底喝什么?


一个月前,我和几个食品饮品专家在茶馆闲聊,大家不约而同地点了白开水。一个食品研究所教授很意思,扯出了一个话题:中国人常年到底喝什么?和我们一样,首选的就是白开水吗?

本人之所以首选白开水,是因为白开水一来经过了高温消毒,二来人体每天喝8杯水(2000cc)才会有益健康。或许是经常受食品专家谆谆谕告的缘故,本人对碳酸饮料、果汁、乳饮及茶饮等饮品极为感冒

碳酸饮料会导致钙流失,容易得骨质疏松等骨头病。英国科学家2006年就发现,碳酸饮料是腐蚀青少年牙齿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报告称,常喝碳酸饮料会令12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59%,令14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220%。如果每天喝4杯以上的碳酸饮料,这两个年龄段孩子齿质腐损的可能性将分别增加252%513%。另外,据美国《儿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喝碳酸饮料越多,他们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喝碳酸饮料最多的孩子牛奶喝得较少,身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蛋白质、钙、磷、镁和维生素A的水平降低。在美国,10多岁的孩子平均每天要喝两罐碳酸饮料,这相当于吃了20茶匙糖。据美国著名医学杂志《胸》一篇文章称:碳酸饮料是一种被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软饮料,长期饮用碳酸饮料非常容易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导致骨质疏松等。唉——实在可怕! 
   
 果汁饮料如今成为许多青少年儿童的伴侣。然而,果汁饮料中人工色素的危害却不容忽视:过量色素进入儿童体内,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嗜饮果汁饮料儿童的体格发育呈现两极分化,要么过瘦,要么过胖。由于果汁型饮料中糖分含量过高,儿童饮用后可从中获得不少热能,从而影响进食正餐。长此下去,必然造成蛋白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而某些食欲旺盛的儿童,在正餐之外,从饮料的糖分中获得过多的能量,加重了肥胖。唉——悲哀!

牛乳饮料所含的酪蛋白和脂肪,在人的胃中会与所有的食物进行极不适当的组合,它会形成凝乳,凝乳会形成一种把胃中残存食物包围起来的作用,这种隔离会造成孤立现象,会阻碍其他食物消化。另外,牛乳饮料属于高渗性饮料,饮入过多,特别在出汗、失水过多时,容易导致脱水。唉——注意不要饮得过多啊!

茶饮害处甚多,列举一二:含有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动物试验还发现,茶叶中的物质使老鼠生育能力降低。唉——遥想当年陆羽,长在寺院,与和尚为伍,学习煮茶,终生未娶。著有《茶经》,誉为茶圣。后世尚茶成风,以为风雅,却不知其潜伤暗损之处。今日,谁能觉悟:茶之类,日日饮用,伤精败血,最是损人致病减寿。日日饮茶,和尚之雅也。呵呵!

至于什么“营养快线”,光看瓶贴上面的数十种添加成份就让人触目心惊了,什么阿斯巴甜,什么安赛蜜,什么什么的……那是人喝的吗?光顾口味,不管化学作用,小心全身“营养快泄”啊!

至此,大家禁不住要问,天啊,那我们究竟喝什么,也喝白开水吗?生活还有味道吗?

我建议,国人最好喝自家酿的发酵性饮品,如,糯米甜酒,不行吗?大米制醋,不行吗?桑叶熬水,不行吗?鲜果榨汁,不行吗?唉——别死脑筋啊!

本老汉就佐餐调味品就长期使用自家酿制纯天然发酵的米醋,平常掺点野生蜂蜜也当高级饮料喝,舒经活络,强血益体,挑二三百斤重担同样健步如飞,本老汉美其名曰:神秘湘西·香醋!哈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