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尘埃里的呼吸 2013-12-28

【原文】
 14·南宫适(1)问于孔子曰:羿(2)善射,奡荡(3)(4),俱不得其死然。禹稷(5)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
 (1)南宫适:适,音ku︸,同,即南容。
 (2)羿:音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
 (3)奡:音à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所杀。
 (4)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
 (5)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

 【译文】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评析】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世叔(3)讨论之,行人(4)子羽(5)修饰之,东里(6)子产润色之。

 【注释】
 (1)命:指国家的政令。
 (2)裨谌:音bì 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4)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5)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6)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1)。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2)。夺伯氏(3)骈邑(4)三百,饭疏食,没齿(5)无怨言。

 【注释】
 (1)子西:这里的子西指楚国的令尹,名申。
 (2)人也:即此人也。
 (3)伯氏:齐国的大夫。
 (4)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5)没齿:死。

 【译文】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11 子曰:孟公绰(1)为赵魏老(2)则优(3),不可以为滕薛(4)大夫。

 【注释】
 (1)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
 (2)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
 (3)优:有余。
 (4)滕薛:滕,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

 【译文】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12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原文】
 14·13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