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六十)

 尘埃里的呼吸 2013-12-28

【原文】
 18·(1)民:伯夷、叔齐、虞仲(2)、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3)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
 (1)逸:同,散失、遗弃。
 (2)虞仲、夷逸、朱张、少连:此四人身世无从考,从文中意思看,当是没落贵族。
 (3)放:放置,不再谈论世事。

 【译文】
      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原文】
 18·大师挚(1)适齐,亚饭(2)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4)武入于汉,少师(5)阳、击磬襄(6)入于海。

 【注释】
 (1)大师挚:大同。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2)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是人名。
 (3)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4)鼗:音táo,小鼓。
 (5)少师:乐官名,副乐师。
 (6)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译文】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原文】
 18·10 周公谓鲁公(1)曰:君子不施(2)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1)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
 (2)施:同,怠慢、疏远。
 (3)以:用。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原文】
 18·11 周有八士(1):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注释】
 (1)八士:本章中所说八士已不可考。

 【译文】
      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子张篇第十九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原文】
 19·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评析】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之所为,在需要自己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同样,在有利可得的时候,他往往想到这样做是否符合义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精华点。

 【原文】
 19·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原文】
 19·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原文】
 19·子夏曰;虽小道(1),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2),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
 (1)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
 (2)泥:阻滞,不通,妨碍。

 【译文】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 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原文】
 19·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评析】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种借鉴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