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碧凤坊86-88号、临顿路239号等
06 绿杨的“鸡丝馄饨”除了馄饨汤里有鸡肉丝之外,还有蛋皮、香干、葱花点缀。馄饨面皮筋道,肉馅饱满、汤清如水。
07 泡泡馄饨,“裹”的时候跟一般小馄饨有较大区别,左手一张皮子,右手一根筷子,沾一点点肉糜粘在皮子当中,馅不可以多,否则肉还没熟皮子就全都烂掉了。右手把皮子的四边挨顺序往中间搭过来,左手呈握鸡蛋的形状,四个手指团起来,大拇指在馄饨的中间轻轻按一下。就这样做成的馄饨里留有较大空间,煮熟时锅里的小馄饨就像大雨点落在池塘里水面上激起的一个个泡泡,“泡泡馄饨”因此得名。
08 汤团,咸的肉馅有小尾巴、甜的芝麻陷则无
09 桂香村方糕是吴地传统特色糕点之一,约10厘米宽长,2厘米厚,外观洁白细腻,糕面刻有精美图案,糕内多采艳丽的馅心隐约可见,给人以一种白玉藏珍之感。苏州人喜欢在大方糕前加上 “五色”,是因为糕有6种咸甜馅料,基本上是五种颜色。大方糕,糕面刻花、皮薄到似乎半透明的程度,因此,不管是鲜肉、玫瑰、百果、豆沙,还是芝麻、薄荷,馅心都能隐隐透出糕面。凡有顾客买糕超过10块,店员都会将糕点排列整齐放在一只扁扁的竹篓当中,用另一个竹盖往上一合,铺上一张印有“桂香村”店名的红纸,最后再用绳子一扎,顾客拎走即可。
地址:观前街91号采芝斋内“桂香村”摊位
10 采芝斋酒酿饼以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饼面皮中的酒酿其实起到了代替发酵粉、泡打粉的功能。将面粉、葡糖糖、酒酿搅打后醒约2到3个小时,待发酵后再行包制。馅料一般有豆沙馅和玫瑰馅两种,包馅时再掺入裹了砂糖的猪油以加强口感。
地址:观前街91号采芝斋内
11 叶受和袜底酥用油酥和面时要反复揉和五六次到完全均匀为止,这样烘烤出来的酥饼才能一层层薄得透明,吃起来松脆爽口。馅芯制作精细考究,原料配比严格,如做椒盐酥所用的盐,要在镬子里煨熟,擀面仗擀细,小葱要捣成碎末,才能不穿孔,不露馅。烘烤技术性很强,烘烤时师傅须一步不离地守在职边盯住炉膛,直到酥饼呈现鲜亮的光泽、散发出清香时才出炉。
地址:观前街69号
12 黄天源糕团,苏州糕团的老字号,根据时令气节一年四季都有不同花色的品种推出。
地址:观前街86号
13 糕团在苏州人的传统饮食和习俗中地位颇重,什么时令节日该吃什么糕团都有讲究:正月里汤圆,二月二撑腰糕,三月清明青团,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初五端午粽,六月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九重阳糕,十月南瓜团,十一月萝卜团,十二月糖年糕等。
14 用竹叶包裹的橄榄,吃过后你就会发现我们以前吃的那种塑料包装袋的都弱爆了。用天然的竹叶作外壳,竹叶的清香浸透入橄榄中,混合着橄榄本来的香味,非常好吃。
地址:观前街91号采芝斋内
15 杨招娣糕点,这家店铺大多时间内都铁门紧闭,只有住在附近的居民和老主顾们知道,这家店只在下午两点开门营业,不到四点便收工打样。每天,店门口都会排起长队,只为抢购那几块限量又美味的赤豆糕。拿着地址一路从皮市街找过去时,还一度以为走错了方向,要不是看到门口的长队,这不起眼的门面还真容易被人忽略。糕团店分两层,楼下是店面,楼上是作坊。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要开始准备,七点半,作坊准时开工。蒸好一块糕需要40分钟左右,糕团店每天的产量不高,一天也就是三四十个,所以一直都是“只有不够卖的,没有卖不了的”。
地址:皮市街277号
16 店里的主打品种是猪油赤豆糕,赤豆糕分为有猪油的和没猪油的两种,一整块糕大概要100多元,游客可以要求切开买个十几二十元尝尝口味。
17 排在我前面的一个老阿姨正好是苏州当地人,她推荐我买猪油口味的赤豆糕更香更好吃。猪油赤豆糕一定要乘热吃,中间的猪油层融入米糕内口保证了口感的松软,不喜欢吃猪油的可以把猪油挑掉再吃。个人感觉这个糕比黄天源的各种糕点好吃N倍。
18 潘玉麟糖粥,由一对老夫妻经营着,设摊在皮市街花鸟市场北门外,没有正规的店铺,就一辆手推车一个简单的摊头。他们家的特色是鸳鸯桂花糖粥和赤豆糊小圆子。每天十二点摆摊开卖,限量供应卖完便收摊。
地址:平江区皮市街172号花鸟市场北门外(史家巷西口)
19 苏州的红豆粥格外精细,红豆和粥分别而做,红豆熬成豆沙,粥上碗后红豆沙才浇上去的,有红云盖白雪之美,苏州人称其为“糖粥”。过去苏州有一只卖糖粥的器具叫“骆驼担”,可把灶具、碗盘、食物全放在担子上。小贩一边挑着担一边敲着梆子,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孩子们听见其声就知道“卖糖粥”的来了。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念叨的那首“笃笃笃,卖糖粥”的童谣也是由此而来。
20 他们家的特色是鸳鸯桂花糖粥和赤豆糊小圆子。粥软糯喷香,小圆子极富嚼劲,将粥、圆子与赤豆糊充分调合,甜而不腻,是超级棒的甜品。
21 苏州人将苏式汤面的汤比作其灵魂,各家大小面店都将汤料的配方视作传家之宝,秘不外传。细白的面条,整整齐齐地盛满一大碗,翡翠色的蒜叶或散落于面条上,或漂浮于汤水中,这一青一白的色泽,光看便会让人垂涎三尺。浇头的品种也十分丰富,焖肉、炒肉、排骨、虾仁、爆鳝、香茹炒素、等等,既可单点,也可双浇、三浇,任意自选。在苏州街头,三步五步就能遇见一家面馆,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上次吃了同得兴,这次吃了东吴面馆和陆振兴。
史载,吴王善食面食,积淀了深厚的东吴饮食文化。自那时起,东吴饮食文化声名鹊起,特别是东吴面馆盛名在外。为传承东吴美食文化,美食家刘顺德经多方查询典籍,寻觅古吴饮食文化之神髓,于1989年重建东吴面馆。
22
23 赵元章肉骨烧,有扇子骨、寸金骨、月牙骨、猪蹄等可选择,食客选择自己想吃的品种然后由师傅现场加工制作,加热翻炒后分别淋上红艳浓郁的秘制汤汁。由于现场烹饪,所以起码要等上20-30分钟才能吃上。
地址:山塘街48号
24 第一天在苏州吃到打滚状,第二天去旺山一带吃些农家餐清清胃口。
25
26
27
28
29

——————————————分割线——————————————
30 山塘夜色
这是此行中唯一逛的一处景点,还是因为吃了太饱,饭后散步。花了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走马观花逛了一下山塘街,个人感觉此地过于商业且游人太多,还是更喜欢平江路一些。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美食上篇:【慢调·姑苏】苏式美食,挑动你的味蕾
2014年 祝愿大家身体棒、胃口好!
旅途继续~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