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时间声音嘶哑不可大意

 tuzididie 2013-12-30
  楚士东: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良恶性肿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及扁桃体、腺样体等喉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另外,对鼻腔、鼻窦方面的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物等也有较丰富治疗经验。

  突然之间,声音哑了,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经历过。临床上,嗓音变粗、沙哑,甚至说不出话来也比较常见,其发病情况有急有缓,病情程度有轻有重。轻者可不用药、调养一段时间即可痊愈;重者甚至完全失声,有的还是肿瘤引起的,因此不可掉以轻心。针对声音嘶哑这一临床常见的疾病,本期名家访谈,我们专访了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楚士东。

  显微手术,让沙哑一年的声音变了回来

  在采访前,他刚刚从手术台上下来。手术的是一名30岁的年轻男子,声音嘶哑已经一年了。平时由于只是说话有点沙哑,不疼不痒,忙于工作的这位小伙子也没当回事,就这样拖下来。

  前段时间,患者受凉感冒,虽然过几天感冒好了,可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哑得更厉害了。他有点担心,这才去了附近的南京同仁医院就诊。喉镜一眼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声带囊肿导致了声音沙哑。

  在放大5-10倍的显微镜下,楚士东为他进行了显微手术,成功地剥离了囊肿,将病变组织彻底清理干净。几天后,沙哑的声音消失了,恢复了一年前的男性声音。

  声音嘶哑超过两周要高度重视

  像这样的患者有很多,楚士东介绍,声音嘶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轻者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发声嘶哑,甚至仅能作耳语,或完全失声。除烟酒刺激、发声方法不当及用嗓过度等原因外,可导致声音嘶哑的疾病较多,大致分为几类。

  第一类为症状较轻的炎症或水肿所引起的声音嘶哑,比如感冒导致的急、慢性喉炎和喉水肿等,这类声音嘶哑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和休息就可恢复。另外,如果长时间高强度用声,有一些常常与职业有关,如老师、电话客服人员等平时说话较多的人群,很容易由于声带过度疲劳导致声音嘶哑,但只要休息得当,一般都能得到有效恢复。

  第二类则是喉部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等良性病变,声带白斑、成人喉乳头状瘤等癌前病变,以及喉部的良恶性肿瘤。需要提醒的是,喉癌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最常见的症状是声音嘶哑,常被患者误认为是“上火”,不管不顾,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第三类则是喉神经肌肉的声带麻痹所引起的,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喉返神经或喉上神经受损,比如外伤或手术损伤喉返神经均可导致声带麻痹。

  楚主任介绍,正常的声音嘶哑,一般休息两三天后就能恢复了。如果声音嘶哑时间超过2周,沙哑无改善,则要高度警惕。此时,要及时就医,做频闪喉镜来明确病因,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从而对症治疗。

  不同的声音沙哑,治疗有差别

  楚士东介绍,引发声音沙哑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更强调对症。对于常见的声带小结,通过保守治疗,可以好转甚至康复,前提是要防止过度用嗓,避免不正确的发音,多喝水,忌烟酒,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等。

  声带息肉,虽不会癌变,但如果不重视,久而久之除了声音嘶哑之外,严重的还会导致失声,影响社交和生活,所以需要手术治疗。与声带息肉一样,声带囊肿也会导致上述后果,也需要手术进行治疗。

  而声带水肿,一般认为与抽烟以及咽喉反流有关,所谓咽喉反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通过食道反流到了咽喉,将咽喉灼伤。这类疾病也以保守治疗为主,比如戒烟,抗胃酸治疗,同时还要改变生活方式,减轻胃的负担,减少胃酸的分泌。

  最后,声带急慢性炎症,以及急性喉炎,一般配以药物治疗和嗓休息。不过,对于喉癌患者,则要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强调越早越好。

  保护嗓子,做到这几点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对于声音嘶哑的预防,楚士东认为,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受凉感冒,感冒时应尽量减少发声;其次科学饮食,尽量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尤其是演唱、作报告、讲课等过度用嗓前后;戒烟限酒,避免刺激咽喉部而产生慢性炎症;另外,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声,比如K歌、大喊大叫的等等,并要适当休息。生活中,他建议要多喝水,润湿喉咙,可多吃梨这样的水果,能增加口中津液,防止口干唇燥,可保护嗓子。

  一旦出现声音嘶哑,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对症治疗。症状较轻的炎症或水肿引起的声音嘶哑,经过相应的对症药物,并配合雾化吸入治疗,一般可以恢复。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声音嘶哑,经过两周的对症治疗后仍然没有改善,那么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到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接受专业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徐婷婷 戚在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