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武术概念内涵的发散性

 清源涵斋 2013-12-30

传统武术各派之间差异化甚大,不同门派间甚至是天壤之别,尤其在武学思想、技术特征、训练方法以及技击思想和技击效果、健身思想和健身效果上都是如此。因此,用传统武术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来涵盖传统武术各派的内涵是非常不严谨、不科学的做法。

比如孙氏武学,其思想、技术、方法涵盖古今、贯通中外,即使在今天来看,仍是武学领域中最精深、最先进者。相关例证可参见拙作《孙氏武学研究》和《中国武学之道》两书,在此不赘。

又比如我本人从未接受过孙氏拳之外的其它任何技击门类的训练,但由我收集到的孙氏拳资料中的许多训练方法竟与现在散打的训练思想不谋而合。孙剑云老师生前讲过:三拳乃是基础,技击训练另有拓展,另有体系。相关的技击训练的方法在孙老先生的五书中并未公布其详。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孙存周先生本欲将孙氏拳技击训练的内容进行总结,交给主管部门,但不逢其时,当时正值国内开展反真功夫的运动,两代技击领域绝顶天才的实践心血终为广陵散。如今我所能收集者,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当然孙氏拳技击训练的重点与现代各派的竞技打斗有着本质的不同,孙氏拳技击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人看的竞技,而是生死格斗的杀人技,而当代任何竞技类打斗如笼斗、泰拳、自由搏击、散打等其实都是为了给人看的竞技,要求具有商业价值。因此,在目的性上现代各类竞技打斗与孙氏拳技击已不可同日而语。两者在训练目的和方法上存在着诸多本质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存在交集,如在体能、节奏、距离、战术意识、心法等方面存在部分交集。所有这些交集所围绕的核心能力就是两项:控制力与摧毁力。

控制与摧毁是一体两面,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摧毁,摧毁的机会来源于控制,局限于两者中的任何一面的技术体系都不是上乘的拳艺,上乘的拳艺一定是两者兼备。

技击中涉及到控制能力的要素甚多,如体能、节奏、距离、闪躲、沾化等。同样涉及到摧毁能力的要素也很多,如攻击要害、爆发力,更巧妙的如点穴、闭血、摘筋、卸骨、扭断等。而上乘的拳艺一定是将控制与摧毁这两者合为一体的,如孙存周先生就要求在一个动作中要同时体现这两者,行止坐卧不离这个,将技击技术生活化、习惯化,于是由自然中出神奇。我们悟求孙氏拳每一拳式的用意,这是一个切入点。

有人问:这么高的要求可能吗?有人能做到吗?

答:不仅可能,而且孙氏拳的两代前辈已经做了经典示范。如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例子,在上海某公园,孙存周先生在公园散步遇见一位相识的练家子,该人为了示好,递烟给孙存周先生,并为孙存周先生打火点烟,就在孙存周先生叼烟凑过来接火吸烟之际,该人突然发力攻击孙存周先生面部,事发突然,攻击的距离近在寸内,结果该人不仅没有打着孙存周先生,反而被孙存周先生以孙氏八卦单换掌式打倒在地,同时孙存周先生的手指点在该人太阳穴处,孙存周先生说:“看在你这棵烟的份上,我就不下手了。”该人吓得面色土灰。这种感而遂通的能力,正是将技击技术生活化后的产物,故能在别人以为不可能处,仍能神乎之游刃,从容中道。

有人问:孙氏拳不同于古今中外他派技击者为何?

答:大要有五,一曰极还虚之道。二曰内劲之义。三曰动静合一之法。四曰以生理变化为基。五曰以中和为旨。前三者乃大别之则,后两者其意多有独立鹤然处。此五者决定了孙氏拳的方法、劲力、运动、技法、效果的卓绝不群。详细例证参见前面所提到的两部拙作。

现在很多人所关心的是,由于孙氏拳技击训练成体系的内容已经随孙存周先生而去,现在该如何继承?

答:礼失求诸野,如今孙氏拳的基本架构尚存,从现代各派竞技技击训练体系中,可以为我们研究孙氏拳技击以启发。孙氏拳第四代传人中,已有人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如张西可先生等。今年是孙存周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以为应该以此为契机,联合全国各地孙氏拳技击爱好者,共同商讨该如何继承、发展,以存德于后人焉!我如今年老事繁,于精力、于兴致不能全聚于此,即使于业余空闲时,分心处甚多,因此甚望后学诸仁,有条件、有兴致者能勉力行之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