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照临沂市场发展 加快市场强市建设——临沂市场考察调研报告

 商之都 2013-12-31
对照临沂市场发展 加快市场强市建设——临沂市场考察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12-11-06 发布人: 发布单位: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点击: 972

 
    一、临沂市场的基本情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辖9县3区和3个开发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81万人,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27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分别是金华的158%、202%、113%、76%。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围绕建设“市场名城、物流之都”的目标,大力发展商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临沂市场主要集中在市区,据介绍,市区现拥有107处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了以兰山区为轴(94处),罗庄、河东两区为翼,占地31余平方公里,营业面积达300余万平方米,经营人员达6.1万人,日客流量30多万人次,依托市场发展的生产服务人员达200余万人,商品辐射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介绍,2011年,临沂城区专业批发市场商品成交额达1500亿元(另一说800亿元),市场对临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临沂市场的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
    二、临沂市场的主要特色和亮点
    通过考察,我们觉得临沂市场的许多做法和特色值得我们学习。
    (一)坚持商贸兴市三十年不动摇。临沂专业市场起步于1981年,比义乌早一年,经历了“地摊式农贸市场-西郊大棚底-专业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中国临沂商品城”五个阶段。1984年,抓住昌邑县纺织品商户大批迁移临沂的机遇,在山东省率先建起了拥有固定摊位的纺织品批发市场,奠定了其鲁南苏北商贸中心的基础地位。三十年来,临沂市政府把商贸流通放在重要的位置,确立并坚持了“发展大市场、搞好大流通、建立商贸城”的发展思路,始终把大力建设发展市场、搞活商贸流通作为繁荣临沂市经济的突破口、重头戏,摆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持之不懈地抓出了成效。
    (二)专业市场规模宏大、门类齐全。临沂市坚持“科学论证,统一规划,一场一品”的原则,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杂我专,以专制胜”的思路,以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商品市场建设,凸显了规模大、品种全、市场专的优势。临沂市场办全办大,商品越来越多。经营的商品涵盖了27大类商品6万多个品牌,其中板材、化工、家电、建材、汽配等批发市场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摊位1000个以上的市场有6家,单个市场交易额最高的板材市场,年成交额达70亿元。
    (三)物流业高度发达。临沂的物流业十分发达,面向全国,四通八达,成为支撑并促进临沂市场长盛不衰、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目前临沂基本形成了三大综合区域和九处县域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市区聚集了十几家比较规范的物流园区,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的物流企业。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3065家,32处专业货运配载站场,驻城五区有营运车辆2.1万台,物流网络覆盖了全国1800个县级以上网点,年物流总额达1500亿元,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
    (四)政策支持力度大。临沂市场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依靠社会力量、采取多元投资的路子,在市场投资主体上实行多元化,率先在全国闯出了一条村居、企业、机关等多方建市场的路子,形成市场主体丰富及多元化的特色。
    在已经投入的几百亿元市场建设资金中,临沂市财政没出一分钱,除当初部分国有企业的投资外,90%以上的投资是集体、个人和外地商人的投资。近年来,临沂以优惠政策努力引进外资兴办市场。特别在土地供应方面,按照投资项目用地性质、投资额大小、投资强度和技术含量高低,在价格和相关政策配套费用上给予优惠扶持。对原有社区、分散农居和零星企业成片拆迁,妥善安置,力度很大,腾出大片的土地兴建新的市场、物流基地。临沂市的灵活政策和扶持力度,使临沂市场门类越来越全,档次逐步提高,结构日趋合理,辐射力越来越强,规模、效益越来越大。
    (五)市场品牌效应不断扩大。近些年来,临沂市高度重视义乌市场的发展经验,多批次到义乌取经,对外一直主打“南义乌、北临沂”的口号,使得临沂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临沂市积极扶持市场主办单位、市场大户到外地和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和兴办分市场,推动“临沂商城”品牌的输出。目前已在乌克兰等国家和安徽阜阳等地建立了分市场。
    (六)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临沂市场以国外贸易为今后发展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扩大商品出口的环境和条件。以革命老区的优势,一直向中央争取优惠政策。据悉,国务院已基本同意临沂享有同义乌一样的政策措施。目前市区有75个市场开展了国际贸易业务,年出口商品总额超过35亿美元,其中通过外商采购从义乌出口的货物约20亿美元。
    电子商务加快推进。2011年,临沂网商数量达17万户,临沂商城网上交易额达30亿元。立晨物流和阿里巴巴共建了全国第二家网商服务中心,先后为30余个市场提供了代运营服务。
    三、临沂市场下一步发展探讨
    在考察中,临沂同志也坦诚谈到市场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双方对新时期市场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
    (一)市场投入与税收贡献的匹配。据统计,临沂市场成交额1500亿元,税收仅5亿元(义乌国际商贸城去年交易额515亿元,纳税17亿元)。如何处理好办市场增税收与低税收引客源之间的关系,在巩固提升临沂市场品牌的同时,逐步提高市场对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贡献度。
    (二)市场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临沂市区1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0万人,这些年在大力推进“市场名城”建设的同时,城市建设、新区建设进度很快,拉开框架,高楼大厦连片,气势十分雄伟。市区在临沂全市的首位度十分明显,值得金华市区学习。同时,下一步需如何加快引进外来人口(目前市区外来人口约20万人),提升房地产市场(目前市区均价4000元),繁荣市区。
    (三)市场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联。临沂市场主要是中转集散型,本地产品仅占30%,商品70%以上来自全国各地,这为产品质量、信用管理、地方税收增长带来了一定难度。而临沂地大物博,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基础较好,要研究如何加大力度发展本地工业品,努力增加市场本地产品的比例,形成市场与产业比翼齐飞,为税收广开门路。
    (四)市场特色与市场改造的融合。临沂市区尤其兰山区是一座规模活大的市场城,但大部分市场设施是在十多年前建造的,要研究如何对市场外形建筑进行民族本地特色的改建(旧包新),内部设施的安全消防改造,主要市场的现代化改造重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形成专业市场鲜明的特色。
    (五)市场内贸与外贸的接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很快将会与临沂共享。义乌市场国际化已经有一二十年历史,上百万义商、浙商以市场为基础,走出国门反哺义乌,繁荣了外贸业务。临沂目前外贸成交额仅占5%左右,主要通过青岛、义乌港口出去,临沂准备进一步加强与义乌合作,研究如何加快市场国际化进程。
    四、临沂市场对我们的借鉴和启示
    (一)坚持工业强市与商贸富市互相促进。临沂这些年兴商建市,令人敬佩,与义乌经验异曲同工。民营经济、专业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首创的特色和优势。我省一直十分重视专业市场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认识的不统一,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方“立市”口号不断变换、弱化甚至放弃了市场的发展,导致市场优势不断弱化甚至消失,新的优势又一时难以形成。我市第六届党代会提出工业强市、商贸富市是十分正确的,要大力推进我市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转型,实现现代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深度融合,互相促进。
    (二)加快义乌国际商贸特区建设。紧紧围绕“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深入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建议加强与临沂合作,利用临沂革命老区优势,积极向国家进一步争取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等方面配套政策。探索建立义乌市场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综合区;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强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探索依法保护金融资产安全和有效维护金融秩序新模式;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探索建立既方便外国人居留经商又能实施有效管理的新模式。

    (三)加快发展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临沂物流业无论在规模、成本和速度上,都比义乌、金华更具优势。为此,建议我市在金义都市区和义乌进一步加强物流园区的建设,构建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专业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保持在外贸上的优势,提高在内贸上的占有率。同时,充分运用我市在电子商务人才、资源、网络上的现有基础,充分支持专业市场网上网下对接,加快把我市专业市场的实体先发优势转化为网络市场的现代优势。
    (四)加大专业市场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临沂市宽松的政策和亲商的服务态度,吸引了不少浙商及婺商到临沂投资兴业。比如,我市浙中模具城是市区的一大优势市场,申请土地三年没有明显成效,去年不得不转到临沂投资兴建科技模具园,总投资超过10亿元,用地达4平方公里,首期480亩已开工建设,每亩土地价格仅为9万元,准备打造中国模具城,成为中国模具之王。为此,建议我市在对具有发展潜力、具有广泛辐射力的专业市场,实施一场一策,加大用地、财政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在金义都市区,建议利用低丘缓坡用地上的优势,规划、布局更多的新型专业市场。
    (五)推进专业市场创新,永葆活力。要坚持政府引导,产业化运作,实现专业市场群和现代产业群良性互动发展;专业市场要走出金华,反哺金华,实现“买国内外、卖国内外”名牌产品;要延伸专业市场产业链,增加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性消费品的份额,从采购成品向零配件和加工设备发展;对产品精心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形成购物与旅游相结合;要推进市场环境商场化、超市化,探索投资和管理制度的最优化;积极建立完善质量信用监管体系,确保信用立市;要加强专业市场统计工作,增加统计力量,建立科学统计体系。通过专业市场建设、运行、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