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岁多的宝宝粘人怎么办?

 平淡水的平凡 2014-01-01

一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强烈的心理依恋期,孩子需要从亲密的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不妨把宝宝的依恋要求看作是情感“吸吮”,首先应使其欲望得到满足,而后的分离要柔和得当。一个孩子早年在父母关爱下获得足够安全感、信任感会被“储存”下来,这种感觉将影响其一生。

1岁的孩子尚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行为。虽说宝宝“粘人”的做法不讨妈妈喜欢,但他还是利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

□ 所以,透过孩子“粘人”的信息,我们来一同看看他在诉说些什么?

“粘人”是一种行为言语,其比话语更带有情绪化,是宝宝表达意愿的替代物,说不出来就用“闹”的方式告诉你。妈妈离开意味着此时没人关注他,“粘人”是要唤回妈妈的注意,还带有一些邀宠的味道。

妈妈忙碌时只关注自己的感觉,多少会忽略了孩子作为另一个个体的需要,在那一时刻,两者的需要不一致。类似情景重复的结果是两个极端:

一是宝宝因不满足表现得更加“粘人”,就会表现得焦虑、缠磨、脆弱、波动;另一种可能是宝宝“粘人”的方式左右不了妈妈,情感诉求受到挫败,依恋表达减少,行为上显得被动、无助、疏远、孤独。另外,当妈妈想离开的时候,宝宝玩性正浓,不依不饶,无奈的妈妈就认为孩子成了“粘宝宝”。

从情感需求上理解宝宝为什么“粘人”,就不至于见“粘”就烦,见“粘”就应付。

□ 如何让孩子更独立一些?

每一个宝宝对情感依恋的需要强度是不一样的。在满足宝宝的前提下,妈妈不妨可以找到一些怎样让孩子自己玩的方式。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妈妈在宝宝的视野范围内,宝宝安心玩熟悉的玩具,妈妈有时参与进来,抽身欲走时又不至于太困难。(文/心灵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