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安慰方式,柴静非常感激。每个人都有不堪的时候,当他人处于人生低谷期时,千万别说励志的话,你坦露自己的脆弱,反而更容易打动人。
我很喜欢和朋友分享柴静职业生涯里的一些故事,她很多对工作的感悟给我的触动很大。有次台里有个新闻采访,可是派出去的人回来说没法拍了,因为当时有个地方台也在拍,他们让当地的农民换了装,也换了摆设,要求他们按自己的要求摆拍。他们一看,觉得没意思,就撤回来了。当时评论部的主任反问:“你为什么不把他们摆拍的过程拍下来?这样你会看到这背后更深刻的真实。”就这么一句话,让他们明白错失了一次难得的认识真相的机会。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完全不一样。
四川地震时,别人都把镜头对准了灾难,而柴静,却选择拍一对普通人震后7天的生活片断,没有主题也没有设想,而她只是作为一个陪伴者出现在镜头里,这个视角让她获得了一次深入人心的机会;奥运会时,别人都在拍冠军,而她采访的却是那些失败的选手,因为成功者只是少数,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相比成功者获得的鲜花和掌声,一个落魄者的眼泪和不甘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当一位朋友遇到难事时,柴静的安慰方式也很特别——给她买了一条大红裙子。朋友看到裙子后立马换上,她自己也换上一条同款蓝色的裙,觉得脚上的鞋子和裙子不配,就干脆脱下来光脚走。在当时还有人穿羽绒服的纽约街头,她们就这样无所顾忌地走了一路。她什么安慰的话都没对那位朋友说,也知道可以什么都不用说了……
打动人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华丽,也可以朴实,但一定要真诚、特别。
(摘自《深圳青年》201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