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天健

 闯王兄弟 2014-01-03

贺天健

by:|2013-11-13

                        

个人简介:

    贺天健(18901977),中国现代中国画家。晚号健叟,别号纫香居士,江苏省无锡市人。197742逝世于上海。9岁学画山水,胎息于清初吴历,并受石涛、石 谿、梅清、渐江等影响,进而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直溯宋代米芾 、李唐、牧溪、夏圭等。又研求画史,推想唐人山水勾斫之法。中年时期遨游泰岳及闽浙名山,泛游太湖、尚父湖等地,将传统笔墨与生活感受融汇于一。40岁后,崭露头角。45岁后,在上海以卖画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更重视师法自然,曾深入佛子岭子库、梅山水库工地等处,构思新图。1959年夏,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河清万俟图》, 同年8月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该展曾送到丹麦展出,备受好评,被丹麦唐纳艺术研究院授予院士。

 

艺术鉴赏:

    贺天健以60余年,精研山水画,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出入传统诸法,而自创新境。其画以“师法五代两宋山水画法度与精神,为今日创作的路径”,所谓“宋人格律 ,元人笔意”。他的山水画变化多端,丘壑深具,各家皴法,无不头头是道,更以草书法运宋元之技,如《策卫》、《五洩胜景》、《江东图 》,颇为放纵。而点簇法等,如《目送飞鸿图》,为其创格。更精于设色,以笼青法、螺青法最称卓绝,认为自然瞬息万机,本无固定,宜用复色作多层次表现。 
    贺天健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尤以山水著称。他的山水崇尚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法度与精神,主张山水画研历代名迹。他善於运用各种笔法、墨法、皴法及金碧青绿等用色的手法,或工或写,或水墨淡彩,或青绿重彩,变化丰富。贺天健独创秃笔法,其山水国画作品以大气雄浑著称。下图的《北国风光》,全用唐人金碧晕染之法,极为壮丽,可称贺天健第一。画面气势磅礴;论空间,长城逶迤,纵横万里;论时间,朝夕轮换,上下千年;论天象,冰雪皑皑,风止雪霁;论地形,大好河山,绵延不断……借主席词意,加之丰富的想象,高度的概括,一气呵成。他的另一幅作品《关山图》,作于1936年。画中树林漫山遍野,雾气漫漫与茫茫水面相呼应,“一派浩莽之气”。“一条小路高深入远处,关外天半插数峰”,又使画面生出“绵密幽邃的情致,使人在这种氛围里发生旅途杳渺之感”(贺天健<学画山水过程自述》)。画面近处有——院落,几间屋舍错落有致,屋内有二人似在闲谈。门口一女子正探头张望,看院外一孩儿童在玩耍。不远处一人骑驴前行,一人随后。这些铺设、点缀,既显示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照,又增加了生活气息,还不使山石、草木过多而致气机壅塞。

 

代表作品:

      

                         贺天健《北国风光》  

    贺天健独创秃笔法,其山水国画作品以大气雄浑著称。这幅丈二匹的《北国风光》,全用唐人金碧晕染之法,极为壮丽,可称贺天健第一。画面气势磅礴;论空间,长城逶迤,纵横万里;论时间,朝夕轮换,上下千年;论天象,冰雪皑皑,风止雪霁;论地形,大好河山,绵延不断……借主席词意,加之丰富的想象,高度的概括,一气呵成。无怪乎傅抱石称誉贺天健为“是继四王後三百年又一个山水画的整理者和集大成者”。

                       

                              《关山图》

    贺天健的《关山图》,画中树林漫山遍野,雾气漫漫与茫茫水面相呼应,“一派浩莽之气”。“一条小路高深入远处,关外天半插数峰”,又使画面生出“绵密幽邃的情致,使人在这种氛围里发生旅途杳渺之感”(贺天健《学画山水过程自述》)。画面近处有一院落,几间屋舍错落有致,屋内有二人似在闲谈。门口一女子正探头张望,看院外一孩儿童在玩耍。不远处一人骑驴前行,一人随后。这些铺设、点缀,既显示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照,又增加了生活气息,还不使山石、草木过多而致气机壅塞。近景、中景的树,以淡青、朱砂或曙红染少许,其它处的丛林虽未设色,但有层林尽染、秋高气爽之韵。为使画面协调,并突出秋意,门口的女子和路边的护栏亦施以红色,并与落款处押角章的朱砂色相呼应。全画赋色和谐,从远景、中景到近景,石青与赭石混用自然,颜色由淡渐浓。倘若只以浅绛、水墨出之,画面则显单调。近树用朱砂、石绿点色,虽重却因纯度及位置得当,而使颜色突出秋意,既产生对比,又过渡自然,可以说是艳而不俗。同时,由于近景用色绚烂,也消解了远景突起的山峰用浓墨、焦墨所带来的沉闷。山石主要运用了披麻皴和雨点皴的方法,可看出作者借鉴了董源、巨然的画法,但比董、巨松动的用笔更见浑劲坚结。   

    此画题识:“平生最有荆关意,终觉倪黄一派平。不是纵横矜俗眼,老夫笔底若天成。丙子岁暮,饮酒十斗,制此奇境,十日成之。江左贺天健并题。”该画的构图在局部上借鉴了宋画《雪麓早行图》。作为大幅画作,山、水、瀑布、人、动物、树木,桥梁、屋宇、楼阁俱全,可谓繁复。但由于章法结构毫不松弛,是以“s”形的山路为主线贯穿全画,宛如一条飘动于层峦叠嶂之中的玉带,使得境界愈觉邃远而空灵。   

    该画虽然以繁取胜,但繁中有简,以简驭繁,繁而不乱,以奇取胜。自董其昌倡南宗画以来,奇、险遂为邪道,而平淡天真成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此类元季倪云林、黄公望可称为典范。在董其昌眼里黄公望仍不免有些“纵横习气”。贺天健反其道而行之,虽然曾于南宗上着力,但更倾心北派山水,他不避奇、险,不任才使气,而追求自然天成之境,最终“熔南北画风于一炉”,自创新境。此作无论用笔、赋色,还是在意境上,均有所突破。

 

市场价值:

    贺天健的传世作品不多,估计有千件。他去逝後遗作300馀件捐赠给上海中国画院。80年代初他的作品开始进入海外拍卖市场。近年来,其力作《东坡玩月图》在1997年朵云轩拍卖会上以10.78万元成交;《山水》在1998年嘉德拍卖会上以7.92万元成交;2001年,他的力作《松鹤永年》估价3—4万元,最後以22万元成交;2002年,他的《江山揽胜》在上海敬华拍卖会上以46.2万元成交,高出估价近4倍。此幅《北国风光》曾作为1999年嘉德春拍图录的封面,出现在拍卖会上,并以57.2万元成交,创贺天健作品的市场最高价。但无论是从贺天健的艺术成就来看,还是从目前艺术市场的发展来看,这一价位大大低於作品的实际价值,因此有著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升值空间。

 

近年行情:

季度成交额成交率均价(元/平方尺)
2006春季4,650,44052%19,914
2006秋季4,244,94455%15,651
2007春季1,413,20036%15,912
2007秋季5,458,75258%19,351
2008春季3,454,93951%19,284
2008秋季2,591,46441%14,509
2009春季2,736,48270%18,344
2009秋季7,457,79755%12,392
2010春季5,490,19450%19,017
2010秋季10,558,08447%26,288
2011春季520,8008%24,140
 86,000,8660%12,8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