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颠覆的全球贸易规则

 远处的灯塔356 2014-01-04

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区构建计划TTIP也不负此盛名:它覆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大洲,其GDP占全世界GDP的一半。

 

  即便在斯诺登爆料美国监听欧洲时,欧洲政治家们放言,这种行为对大西洋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但事实证明,这并不足以阻挡大西洋两岸的贸易合作势头。英国首相卡梅伦曾说:这是一个一辈子一次的大奖,我们决心要拿到它,以此来表达他对TTIP的期待。

 

  这只是纷至沓来的种种贸易协定中的一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美欧自贸区(TTIP)、多边服务业协议(PSA)等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贸易谈判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将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理解为美国重新控制全球贸易规则的一个程序,或许更准确。实际上,新的自由贸易协定也都有同一个特点:排除中国。

 

  合作背后的经济强心针

 

  TTIP自重新启动第二次谈判以来,取消关税成为双方最为容易达成的内容。尽管美欧之间的3%5%的平均关税水平已经极低,但取消这一门槛依然意味着极大的经济潜力。

 

  有统计显示,在2027年前,取消关税对美欧经济的促进作用每年将分别达到0.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经济分析家则从另一方面认为,相对于关税壁垒,TTIP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意义更大。研究显示,只要消除50%的非关税壁垒就可为欧美分别带来0.3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的GDP增长。

 

  以至于美国前贸易副代表、通用电气分管全球政府事务的副总裁卡兰·巴蒂亚说,TTIP不用花纳税人一分钱最大的经济刺激手段。欧美都希望能用TTIP为低迷的经济注入强心针。

 

  除了TTIP,在环太平洋地区,在太平洋沿岸,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覆盖地区的经济规模占全球总量的40%,这其中包括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

 

  那么一直被美国视为最重要的贸易平台WTO现状如何?

 

  近十年来,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最新数据,发展中国家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31.1%上升到2012年的44.4%,而发达国家从66.4%下降到50.9%。发展中国家进口占世界总进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28.5%上升到2012年的41.4%,而发达国家则从69.7%下滑到55.2%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看来,发展中国家乘了WTO的东风,已经在进出口市场上对它们构成了竞争和挑战。

 

  而在2001年就开启的WTO“多哈回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缓慢前行,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诸多问题上各执一词,尤其是农业问题上,更是互不相让,谈判逐渐陷入僵局。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让·皮埃尔·莱曼评价说:在传统的利益格局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保守势力最终做出了宁愿使谈判破裂也不愿意进行改变的决定。

 

  Anyone But China

 

  “TPPTTIP谈判的展开就是美欧正在谋求重建新的平台,企图制定21世纪的全球经济规则。中国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分析道,届时WTO很有可能被架空,甚至名存实亡。

 

  一切全球贸易组织不只关乎贸易,更关乎权力。美国主导的一切新贸易协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中国排除在外。

 

  尽管有分析认为TTIP的动机也不排除欧美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抱团取暖,但发达国家正在试图重建国际秩序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集体崛起是不同否认的事实。

 

  相比于被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称之为经济上的北约TTIPTPP更是在对整个东亚的贸易结构进行重新洗牌。

 

  这主要是针对中国。李向阳分析道。

 

  在美国推进TPP之前的十余年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建立所谓的“10+1”机制,即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分别签署自贸区协定,各国也已经在探讨中日韩加东盟自贸区或者中日韩印澳新加东盟自贸区。在这些体系内,中国将是最大的经济体。但TPP的出现重新把东亚带入了美国的统辖之下。

 

  如果仅从东半球构筑太平洋大壁垒,还不至于困住中国,但2013年,美国与欧盟开启跨大西洋贸易同盟TTIP谈判,欲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经济区。该同盟同样把已跃居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的中国排除在外。无怪乎TTIP被戏称为‘ABC’Anyone But China)协定。杨达卿如是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