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湘西的神秘符号

 文山书院 2014-01-05

  我们是冲着“神秘”二字奔赴湘西的。

  湘西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这里重峦叠嶂,森林密布,溪河纵横,确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长期以来,土家族、苗族、汉族、瑶族等多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息,互通有无,共同演绎了湘西的历史,创造了独特的湘西文化。的确,无论你是否去过湘西,你都没有理由怀疑湘西这块土地的神秘——民间文化、生产习俗、宗教信仰、奇异传说……现在,我们试着透过这些神秘的符号,和您一道解读湘西人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特征。

  

  聚焦几种神秘的符号

  

  民间文化。进入湘西的第二天,热情的东道主把我们带进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一台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演绎节目《格朗渡(太阳树)》,强烈地刺激着大家的神经。在湘西有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和传奇,“格朗渡”就是这些传奇中最为神秘的代表。“格朗渡”是湘西土著民族原始的图腾,传说中的格朗渡生于天地混沌初开之时,他吸取天地精华,盘根错节,顶天立地,最终成长为太阳树,成为人与神交流的纽带。后人对格朗渡的崇拜包含了对民族祖先的崇拜、对天地的崇拜和对神灵的崇拜。整台节目以祭祀文化为主线,分《天》、《地》、《和》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演示,传递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梯玛神歌、土家咚咚喹演奏、土家哭嫁歌、土家摆手舞……仅以摆手舞而言,这种土家族特有的民间舞蹈,其实是土家族祭祖的活动。每当摆手期间,全寨人齐聚摆手堂,并带上各种祭品,由梯玛主持祭神。祭毕,众人围在摆手堂前的坪坝中,唱起摆手歌,跳起摆手舞。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因为祭祀而打上了神秘的印记,以致让身为过客的我们浮想联翩。

  在湘西沪溪浦市,我们生平第一次看了一台辰河高腔《目连传》,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传》说的是一个因果轮回的故事:目连母亲刘氏不敬神灵、破戒杀牲,被阴司派来的鬼差勾走魂魄……目连为救母亲,赴西天学道,西去途中经受了观音菩萨化作猛虎、美女的考验,最终在众法友的帮助下,救母脱离了苦难。这不仅渲染了孝悌的观念,也融入了劝人为善勿作恶、共建和谐的积极思想。戏剧开台一幕,就充斥着湘西神秘的巫风傩韵,一些鬼怪元素也被搬上了戏曲舞台,诡秘怪异,怎叫人挪得动脚步。在湘西,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品类繁多,很多都带有宗教神秘色彩。通过普查,目前已掌握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000多项,其中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进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50项,进入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项。2004年4月,湘西被纳入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单位,2010年5月被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生产习俗。湘西先民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深感个人力量单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获得一线生机,于是他们结合起来,团结互助,共同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挖土锣鼓”习俗就这样形成了。“挖土锣鼓”又叫“薅草锣鼓”,它是土家人在生产劳动时为了协调节奏、提高劳动效率而出现的一种农耕仪式。发展到今天,“挖土锣鼓”已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如果前往乾州大戏院,将能够一睹“挖土锣鼓”的别样风采。

  宗教信仰。原始社会时期,湘西一带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心理,进而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物、自然现象及神灵的崇拜。如苗族的椎牛(猪)祭祖、土家族对土王神和猎神的祭祀。9月的一天,本报记者曾来到保靖县碗米坡镇首八峒村,寻找土家族的先祖——八部大王。走进村民魏品富的家,正巧碰到了一场祭祖仪式。祭祀的领受人就是土家人称为八部大王的涅壳赖,是他带领土家先民们走出茹毛饮血的野蛮阶段,并步入定居的农耕社会。仪式开始,土老司(土家语称为梯玛)吹罢牛角号,手持铜铃、司刀,边摇铃边抖刀边舞蹈边唱着《梯玛神歌》。现在,土家人祭祀八部大王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还成了一种旅游文化。外来的人们站在仪式的一旁,固然听不懂梯玛用土家语唱出的神歌,但在这种神秘的氛围中,在场的人一样能感受到信仰和仪式带来的企盼——祈祷先人安宁,祈求后人幸运。

  奇异传说。在湘西,我们常常在街头看见有商贩兜售关于湘西赶尸与放蛊的书籍。赶尸与放蛊,在湘西一带流传甚久。传说中的赶尸术又称“移灵”,旧时,湘西一带的人如果死在外地,很难将其尸体运回家,往往就请一名法师施行法术,让尸体自己走回来。关于如何赶尸的推测很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官网上有一篇文章《神秘骇人的湘西“赶尸”》揭秘说,所谓“赶尸”其实就是“背尸”而已,赶尸人在封建迷信外衣的掩护下,干着骗钱的勾当。时过境迁,人们已不再深究赶尸的真假,而是沿着这个传说,想起了人这一辈子“叶落归根”的话题,以及旧时代的湘西边民竟然想出“背尸”这一谋生之道,可见他们的生活是如何的艰辛。不知何时,放蛊之风吹到湘西麻阳苗乡。传说蛊婆在放蛊时有几种表现:一种是她对着人群“叽里呱啦”地念个不停,这就是她在念“放蛊咒语”,听的人中有哪个“倒霉”,就会中蛊。二是在她所卖的食物中,都含有致慢性病的蛊毒,谁吃了就会中蛊。三是你无意中买了她的东西,如果她突然问你一句“得了吗”?你肯定会说“我得了”,那你就准会得蛊病或成为蛊婆的传人。当地研究者告诉记者,传说中,放蛊不同于其它传子不传女的秘技,只传女而不传子。旧时苗家女孩长到十七八岁时,她们的母亲为了教会女儿懂得防身本领,不受别人欺负,就会秘传女儿制蛊、放蛊的知识。学会了放蛊的苗家女,用之害人的极为鲜见,主要都是利用蛊毒来捍卫自己的家庭和爱情。如此看来,即便蛊毒是真的,苗女放蛊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放蛊让这些女人们守住了爱情、守住了婚姻。这样的传说对都市里的欲望男女来说,是不是一种警醒呢?

  

  探寻湘西文化的成因

  

  从地理环境看,湘西属于长江流域南部,境内西部与云贵高原相接,北部与鄂西山地相连,武陵山自西北延至东南,雪峰山自西南延至东北。这一自成体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湘西文化的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湘西文化的流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年前,刘路平等几位湘西的文化学者出版了著作《湘西文化揭秘》,受到了业界的重视。刘路平等认为,湘西文化主要涵盖语言文化、生产习俗、节庆娱乐等方面。湘西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它的母体文化,即为地下发掘所证实的土著文化和三苗文化,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巴楚文化及秦统一以后的华夏文化;其次,湘西文化的形成是多元民族文化在相互渗透及融合过程中而产生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区域文化模式;湘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里地势险要,交通闭塞。但正是这里的山川盆地接纳了各族人民,谱写了湘西的渔猎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及风俗文化,并传唱千古,至今不衰。

  曾几何时,湘西以匪事连连、巫师赶尸、蛊妇放蛊、山民彪悍等种种印象进入大众的视野。而当人们走进湘西,揭开其层层面纱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对湘西有很多误读和误解,真实的湘西是那样的本色、清丽和脱俗!这里的人们敬畏自然,不会轻易毁掉美好的河山;这里的人们气定神闲,他们赤脚踏刀,还能击鼓而歌;就连口口相传的惊悚传说,也会让人们读出人文的气息。

  是的,湘西、湘西人、湘西的文化,就是这么的质朴刚健、顽强进取、神奇浪漫!

  ■常德晚报记者 孟令坤 /文 潘敬林/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