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拟除湿药酒方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

 qsp1960 2014-01-06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除湿药酒方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口服非那根片25mg、西咪替丁胶囊0.4g,2次/d;静注硫代硫酸钠针0.64g,1次/d;外搽炉甘石洗剂。观察组均外搽自拟除湿药酒,2次/d。结果 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5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80%。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3.3%。观察组痊愈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自拟除湿药酒方外搽治疗湿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湿疹;除湿药酒方;药酒合用;外搽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以瘙痒为主要症状,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急性皮损以红斑、丘疹、水泡、糜烂为主,慢性湿疹以皮损增厚、藓苔样变为主。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无性别差异。一旦得病病情反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伴湿疹者更是绵绵难愈。并且儿童有拒服药、打针的缺点,所以西药的应用往往不易被患者接受,给治疗湿疹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笔者推广的外搽药酒不但收到良好的疗效,而且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该30例均为笔者在中医科门诊时收集的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平均37岁。其中糖尿病伴湿疹者12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4年。急性12例,亚急性8例,慢性10例。

  1.2 治疗方法

  将30例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口服非那根片25mg、西咪替丁胶囊0.4g,2次/d;静注硫代硫酸钠针0.64g,1次/d;外搽炉甘石洗剂。观察组均外搽自拟除湿药酒,2次/d。以自拟方:苦参50g,白癣皮50g,龙胆草30g,地肤子30g,红花20g,蝉蜕20g,防风20g,蛇床子30g。加白酒适量以浸过面为宜,密封浸泡20天后外搽,早晚各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治疗结果

  1.3.1 疗效判定

  治愈:皮损和症状消失,无复发。显效:皮损和症状减轻。无效: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治疗好转又复发。

  1.3.2 治疗结果

  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0%。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3。3%。观察组治愈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

  2 讨论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其原因可能与敏感原或过敏体质有关,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以皮疹形态多、易于渗出、病程迁延、易于复发为特征,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外因多与气候、生活用品接触、饮食等有关。内因与紧张、劳累、失眠、内分泌、消化功能障碍有关。治疗上以抗过敏为主,佐以钙剂,如非那根片25mg、西咪替丁胶囊0.4g内服,2次/d;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针0.64g,1次/d。但易复发,且不易为儿童接受。所以外用自拟药酒不但易被广大患者接受而且收到很好的疗效。中医认为湿疹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或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食物、药物或日用品引致。外感风热之邪博结肌肤经络,肌肤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或脾虚内生脾湿与外感风邪相搏而发疹。风性瘙痒,湿性重着、粘腻绵绵难愈,日久气血失和、肌肤失养、瘀血内生,致病情反复、色素沉着、皮损增厚而转变为慢性湿疹。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祛风为主。根据中医的清热燥湿以解毒、活血祛风以止痒的理论,笔者制定了除湿药酒方:苦参、白鲜皮清热燥湿;龙胆草泻火解毒;地肤子、蛇床子、蝉蜕祛风止痒;红花活血祛风以止痒。酒性甘辛、大热属阳性液体辅料,有主升提、引药归经和向上、向外作用,易被皮肤吸收,同时它还是一种较强的增溶剂,能起到析出药性的作用,从而使中药和白酒合用对治疗湿疹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