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摇闪把

 隐士的书屋 2014-01-06
 
原文地址:摇闪把作者:理查钮

心意拳“老三篇”之一摇闪(栅,涮,顺,旋)把,以前师傅教时,辨不出味道,然近年越加体悟,越觉其妙!

网上时有争议,有推崇备至者,有视为过誉以为不过尔尔者。

笔者不才,来凑份热闹,立场很明确:

摇闪把理应看做心意要旨,称之为心意母拳,绝不为过。

 

吾论,看似要先岔开一下,从大枪说起:枪拳之变及其不易之理,在一些从不接触器械的练家,或只将心意拳奉为街斗利器的莽夫眼里,或许根本就没有概念;一些人也只着眼于“十大形”之类通俗易懂的动物拳名;然而在明眼人看来,拳术是有历史变迁过程的,其纷繁迷乱的身躯,源自最初简单深刻的基本母式,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方兴未艾。河南马派心意拳的“四拳八式”,和传自戴家的后世形意拳“鸡形四把”,被研究者视为心意六合拳较为初源的内容,二者内容相近,可以看出实出自一源。有人从“以枪化拳”的角度,指出(以“四拳八式”为例):横拳为扎枪,挑领为拦枪,鹰捉、斩手为拿枪,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而摇闪把,虽不知其具体成形时期,是否为早期内容,就笔者的体验,它(以其主技“罩面贴臂”而论)就是一把明白无误的“拦枪”劲意,远比“挑领”更贴切,如果懂了大枪对扎中的“拦枪”,则应该能完全透彻理解摇闪把的立意,当不会闹出其他戏话来。

 

还得先捋一下枪拳之变的脉源:

心意六合拳创于明末清初,枪作为当时犀利实用的常见冷兵器,除了姬龙峰这样以“神枪”闻名一方的好手,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大批名家高手,以至于后世许多拳术中,都带有一些大枪的技术遗痕,而心意拳则是最为深刻的一门。大枪之要经,不外乎“拦拿扎”,明季称为“戳革”,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程宗猷的《耕余剩技》,到集大成的吴殳《手臂录》,可谓洋洋大观,将枪术之理阐尽说绝,任鼎革风雨横来,成书而留于后世,实为一笔宝贵文化遗产。所以从历史演变进程来看,由明入清之际,迫于时事,以枪化拳,非但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必然。

 

从拳理来讲,许多基础理论最早都是枪术要旨中而来,要点摘论如下:

“三尖照”,最初三尖照,即来自于大枪互扎的攻防需要,非但持枪需侧立,扎枪须三尖相照,进退亦须在一直线上。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心意拳的身架,直线进退的来源了。什么轻步站,熊出洞,出洞入洞,身成一片(凌汉兴语),刃劲……懂了枪意,这些在外人眼里看来较为奇特的间架,运动轨迹,独特劲意,就都一目了然了。

“直力兼横”,这几乎是后世整个拳术高度的最初动机,技击从原来简单的(冷兵器)硬碰死磕,上升到了复合力的研究运用,高手能将对方的枪杆自手中拔出,这种革命性的理论、技术的上升,直接导致了拳术时代的灿烂纷呈,懂了枪术一“圈 ”之妙,则后世的什么螺旋力,缠丝劲,出手如锉,回收如钩,钻,践,裹,翻浪劲……就都明白了。

 

就枪拳演变之论,远非本文能概之,铺垫够了,就此打住,回到摇闪把。

 

还得先看一下拦枪,它是一个怎样的技术:侧身持枪,身微蹲,后手握把固于腰间,前手执龙中段,然后双手翻腕(也有前手固定之派),使枪尖由内向外,亦由后略向前,划出一条螺旋前进的弧线,整个枪身前部的运动形成一个锥体,笼罩在我身前方,这个锥体就是一个防御区。本来,以枪身之细小体面,难以用作防守之盾,两枪相扎,何以御之?简单的横向格扫,在那么大一片防区,未必能碰到敌杆,而身已中枪;而拦枪(及拿枪),则在运动过程中形成一个动态的防区,它的劲不是断裂的,而是缠连的,这样的话,敌枪在进入我的关内后,就很难逃脱这个活动椎体的拦截,且一旦搭上杆后,我枪由于螺旋前进,将使敌杆不得脱,同时贴杆滑进,挤进,直至将敌杆荡开于防区外,则对手门户洞开,我枪便顺势扎人。

 

这是一个概略的描述,其实只要玩过枪的,不必大枪,一般的白蜡杆子,体会过“拦拿扎”的,都明白我的意思。拦枪与拿枪,只是内外方向相反,都是腰发力,两臂搅劲,其他的提,掳等等都是高低不同的变化,基本攻防式可谓简单深刻而变化无穷。

 

现在把枪拿掉,以后手为枪把,前手肘为枪之前段,空手来作拦枪动作,走这条由后向前,由内向外,螺旋前进,非横非直,劲力不断的弧线,并且保持三尖相照,枪杆贴身的要领,结果是什么呢?——摇闪把。

 

这把劲别扭吗?可是枪的拦拿,不正是这样一把劲力吗?懂得了拦枪,这把劲意不就好找了吗?与实际的拦枪动作相比,非但内在的劲意,线路完全吻合,外部姿势也基本相同,唯盘练时,前手回至脸部再划出(用时则直接如拦枪出手而不必回转),但肘意依旧,后手在腰际划小圈助推,腰力催动两臂,侧身攻击,与拦枪几无二致,而所谓的两手合一,还有什么挎篮提劲,翻浪诸说,不正是持枪之式,运枪之劲吗?

 

在枪术攻防中,熟练掌握了拦拿(革)这一最棘手的防守(其实是兼守带攻)技术,那么便可基本安身立命了。其余便是高低变化,这弧圈紧阔的火候锻打,以及怎样扎人,怎样变化扎人了。于枪来说,最难者,莫过于此了。吴殳本一介儒生,为备中原战事,花了两三年时间与同伴绑上护具,练习对扎,手臂常披淤血,如此看来,《手臂录》,真血汗之著也!前辈留下的结晶,实手臂痛楚之录耳!!呵呵~~~

 

那么这把拦枪之劲意沿袭到拳术中来,有何特别意义吗?其实,视频上徐谷鸣先生对此把(于鸡形中)运用的讲解,已基本能概述之了:几乎所有的其他手法,都可以从这鸡步摇闪把中变化而来。

 

而笔者的进一步理解:这鸡步摇闪把,是攻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防,又带攻,催开对手上肢,同时进身。

现在许多练家把摇闪把练成一个发力的“句号”,这当然没有错,它当然可以直接用于发力击打。但它的殊胜之处,在于它是开路先锋,是其他技法的上半拍,以河南派以守为熊式,攻为鹰式的理念,它是一个可以“百搭”的熊式,摇闪开路,进身后随劈随靠随踢随打各种鹰式,当然这个开路者很需功力。

 

首先,以一般的搏击形式而言,前手在进攻时常用如刺拳,在防守时常用如格挡,然而都没有摇闪把这种,用划弧圈(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不拘于紧阔)的方式,既防守,又进攻,防开对手小臂,此中有撑,顶,螺旋,钢锉,合着腰力,后手的助力,脚的蹬劲,种种劲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辛苦地盘练的原因罢~~),当然令对手难以抵挡了。一来对手的前手没这把劲,而我的这把劲又是专门练出来的,像推土机一样(应该说是象盾构掘进机,那是带螺旋叶具的)拱着他,令他感到难受。井森金先生的视频中说,“左右明拨”练好了,一搭手就可叫对方飞出去。我观摇闪把,应该具有同样的威力。

 

许多传统拳术的运用讲解,都有这个十字形的搭手,一搭手,如何如何,然而这个手是怎么搭上的?心意拳给出了一个严谨的过程。当然不要因为讲了完整的“拦枪”,就视为一定要像滑杆子一样,要很长的劲,劲可长可短,可以软搭手,然后用长劲催开他整个半边身,也可以硬搭手,上来就硬磕他前臂,反正你这把劲力有了,怎么用都可以,正如吴殳论枪尖之圈,可圆可半,可用其中几分,哪怕极小一截,这是运用之妙的存乎一心了。

 

刚才说到严谨,摇闪把罩面贴臂之势,如果并没有“发作”,只是前奏,那后手还藏着呢,所谓“出洞入洞紧随身”,以做下一步主攻的准备。另外,伴随着上肢的罩面贴臂之势,下肢往往是卷地风同时开进,这几乎是心意的一贯做派了。上下齐进,如果训练有素,反应正确,对手怎么能防住呢?

 

罩面贴臂之势,应该是在动态中完成,一进身,便是后续的击打。但重要就重要在这个进身,怎么进,当然不止这一种办法,但用鸡步摇闪把,无疑是很好的方法之一。摇闪把用于直接攻击,需已经近身。然而把它用作进身法,连守带攻,则用法更活泛。由于优秀的大枪基因,完整到位的摇闪把,束展到位的话,它的控制区域是很大的,它也有一个锥形,敌人的很多进攻逃不出摇闪把的范围,利用这把拦枪式的摇闪把,可边防边闯,就像端着刺刀枪冲刺一样。且它可虚可实,比如敌不动,我便以摇闪把招呼他,他一架,正好翻腕鹰捉,回手如钩杆,浑身拥进劈靠他。总之,远则如拦枪拥进,近则直接击打,实则肘臂硬闯,虚则变艺鹰捉。不管真假,摇闪把一出,必不空手而回。

 

心意拳要重返擂台,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心意拳的威力在近身攻击,那么如何进身就需要单独的专门练习。我以为鸡步摇闪把是很好的进身法之一,直接,严谨,值得为之研习亟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