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文人书法之四九??理学名家尤擅书

 白罂粟 2014-01-06

理学名家尤擅书

 

朱熹、张栻、吕祖谦为南宋同时期的三大理学名家,皆为饱学之士,他们诗文书法当世有名。然而他们的传世书作随岁月推延不断减少,其书名愈来愈为学术之名所掩。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朱熹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进士,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淳熙五年(1178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庆元三年(1197),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1200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

朱熹善书法,名重当世。其家学渊源,父亲朱松是位善书者,早年尤得力于王荆公(王安石)体,临写王安石手书几可乱真。又一度书学曹操,进而转学钟繇,行草书改学颜真卿。明人廖景凤云:“ 尝见朱子笔牍数张,盖法鲁公争座书,即行边添注,亦复宛然。意致苍郁,沉深古雅,有骨有筋有韵。”其哲学体系中自有其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的书法被誉为“汉魏风骨”及“韵度润逸”。下笔点画圆润,善用中锋,运转沉着顺畅,入笔藏锋隐芒,绝无狂躁之跡;结构稳健典雅,行气连贯,不刻意工整,风格洒脱自然。朱熹是儒家哲学的宗师,书法的字裏行间洋溢著文人的书卷气,崇尚传统法度是可以想见的。他主张“字字有法度,方是字”,但又要能“纵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也就是说,书法必要入法而又能出法,笔墨才能表现出自然的意态。历代名人对其书法的评价很高,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也明显地披露了他独特的书风。其传世书作有《城南唱和诗卷》、《秋深帖》、《大桂驿中帖》等。历代文人书法之四九 <wbr> <wbr>理学名家尤擅书
                                 南宋  朱熹  城南唱和诗卷

《城南唱和诗卷》纸本手卷,纵31.5厘米,横27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该帖凡64行,共462字。首题“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末款“熹再拜”。钤白文“朱熹之印”。此诗卷是朱熹为和张栻城南诗20首所作。张栻,字敬夫,号轩,张浚之子、宋代著名学者。居谭州(今长沙)。构城南书院,城南有风景20处、故题诗20首。朱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与张栻在谭州(今长沙)游历城南胜景,其间有许多应酬唱和的诗作,城南唱和诗应该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和诗一共二十首,描绘了城南风光二十景。时年朱熹38岁,此诗卷书写年代则较晚。此卷书法笔墨精妙,萧散简远,笔意从容,灵活自然,无意求工,而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规矩,韵度润逸,苍逸可喜,是朱熹书法代表作,为朱熹传世佳作。明陆简《朱熹城南唱和诗帖跋》云:“紫阳夫子平生讲道之功日不暇给,而于辞翰游戏之事亦往柱精诣绝人。评书家谓其书郁有道义之气、固耳。”

《大桂驿中帖》册纸,纵33.4厘米,横57.3厘米,行草书,17行,240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收入《宋贤遗翰册》,内容为应酬类。鉴藏印记有“张鏐”(白文)、“吴桢”(朱文)、“周生”(朱白文)。《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内容记朱熹乞放归田、拟归考亭、再唤猺人蒲来矢诸事。按朱熹《年谱》,宋绍熙五年五月知潭州,《宁宗本纪》言:“七月庚午,召秘阁修撰知潭州朱熹诣行在。”文中“辛苦三月,已不胜郡事”,即五月至八月,在任正好三个月。“告归未获”,指朱熹在六月曾“申乞放归田里”。文中所提及诸事多为绍熙五年事,故推算此帖为绍熙五年作品,朱熹时年65岁。该帖书法纵逸不拘,醇古自然,神态娓娓,如烟云风卷,意在行文,有自得之趣。如詹景凤所言:“不以书名,固以学掩之。”

《书翰文稿》纸本,又名《允夫帖》、《七月六日帖》、《致表弟程询允夫书翰文稿》等。纵33.5厘米,横45.3厘米,作于庆元元年(1195),辽宁省博物馆藏。信札二幅,此为七月六日帖,后有元、明两代共11家的题识跋浯,内容包括朱画像。明王鏊《震泽集》云:“晦翁书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而寻其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矩蠖,岂所谓动容周旋中礼者耶。”

历代文人书法之四九 <wbr> <wbr>理学名家尤擅书
                           南宋  朱熹  深秋帖(局部)

《秋深帖》墨迹纸本,草书。分装两页,纵33.3厘米,横每页约47.5厘米,共32行,每行字数不一,多有20余字,少仅4个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与其它各帖不同,结体偏扁,字距紧密,笔路饱满,无浮滑感,具强雄之气。

《致教授学士尺牍》又称《向往帖》纸本草书,纵33.1厘米,横29.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内容中有“长沙新命,力不能堪,恳免未俞”的句子来看,可以推知这应是绍熙五年(1194),朱熹六十五岁时,辞知潭州(今湖南长沙)任的时候所写。这幅尺牍中,朱熹的起笔多侧峰斜出,行笔迅速,转折自然,虽无意于求工,但点划波磔,无一不合传统书法的法度。

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中兴名相张浚之子。幼承家学,既长,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曾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志。宏一见,知其大器,称赞道:“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1169年37岁的张栻经刘珙举荐始知抚州、严州,1170年招为吏部员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讲,次年知袁州,冬回长沙,居三年。1174年诏除旧职,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淳熙六年(1179)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1180年(淳熙七年,庚子),任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江陵(今属湖北)知府,本路安抚使,以病请祠,改授右文殿修撰、提举冲佑观闲差以养病,未及拜命,于二月二日病故,终年48岁。卒谥宣,葬于湖南宁乡沩山(又名官山,为衡山之麓),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理宗淳祐初年(1241)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张栻理学上承二程,推崇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万物本原,主张格物致知,知行互发。在知行关系上他认为“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论语解·序》)。著作经朱熹审定的有《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刊行于世,还有《论语解》十卷、《孟子说》七卷,后人合刊为《张南轩公全集》。尝作石鼓书院《武侯祠记》、《风雩亭赋》,并亲书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刻碑嵌于合江亭壁。历代文人书法之四九 <wbr> <wbr>理学名家尤擅书

                                     南宋  张栻  严陵帖

张栻书法师米芾,于竖钩处大胆加以夸张,然整体结构敦厚稳重;章法参林逋,行列自然疏朗。《严陵帖》又称《游从帖》,纸本册页行书,22行,157字,纵33.3厘米,横60厘米。本幅有草押一字。此帖为《宋代法书册》之一,内容为贺除官等事。《严陵帖》是张拭致韩元吉(无咎)的书信。文中说:“拭自来严陵,与令婿伯恭游从”,“伯恭”即吕祖谦,吕氏的丈人正是韩元吉。《宋史》载,张拭于乾道七年官尚书吏部员外郎,后兼侍读、左司员外郎,与此帖官衔正合。张拭在朝不满一年,次年出知袁州,故此帖应为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正月所书,张拭时年40岁。该帖书法笔工劲利,行体挺拔,字法紧俏,清高闲雅。此帖属名人简文,故不以书胜而以文拔群。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生于婺州(金华)。当世人称“小东莱先生”。后世称 “东莱先生”。绍兴三十一年(1161),为右迪功郎,授严州桐庐县尉,主管学事。孝宗隆兴元年(1163)四月,先考中博学宏词科,接着又中进士。特授左从政郎,改差南外敦宗院宗学教授。乾道五年(1169),到严州任所。乾道六年(1170),他升任太学博士,并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熙三年(1176),因李焘的推荐,升任秘书省秘书郎,并兼国史院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淳熙八年(1181)七月二十九日他也病故,享年44岁。祖谦力主抗金,改革弊政。时理学学派分歧,朱熹主张明理,陆九渊、陆九龄主张明心,皆讲究空虚性命。祖谦兼取其长,强调以实用为依归。淳熙二年(1175),祖谦邀集并主持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举行学术讨论,史称“鹅湖之会”。祖谦极力调和朱、陆二派异同,虽未成功,但各方都钦佩祖谦人品学问。吕祖谦在学术上体现的那种宽宏函容和兼收并蓄的精神,为学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讲实理,育实才,并求实用”,独树一帜,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与朱熹、张栻齐名,致其成为南宋一位理学重要学者和思想家。著有《古周易》1卷、《书说》35卷、《吕氏家塾读诗记》32卷、《春秋左氏传说》20卷、《春秋左氏续说》12卷、《东汉精华》14卷、《丽泽论说集录》10卷、《历代制度详说》12卷、《古文关键》2卷等,皆已收入《四库全书》,另还有《东莱集》40卷传世。

历代文人书法之四九 <wbr> <wbr>理学名家尤擅书
                          南宋  吕祖谦  文潜帖

吕祖谦既为一代宗师,其善书毋庸置疑,然其传世书作已极为罕见,笔者仅查到其尺牍《文潜帖》一件。《文潜帖》又称《慰言帖》,纸本册页,纵30厘米,横18.8厘米,行书5行47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鉴藏印钤有“忠源”、“之印”等半印三方并草押一字。帖后有清孙承泽、张敦仁等三段题跋。此帖为《宋代法书册》所收之一,是吕祖谦致刘焞的书札,刘焞,字文潜,成都人,曾任集英殿修撰,淳熙七年正月移知江陵。宋代朝议大夫与集英殿修撰同为正六品,上款称其“知府朝议”,当在淳熙七年刘焞知潭州任时。因此,此帖应为淳熙七年(1180年)所书,吕祖谦时年44岁。该帖笔法奇异,婉转跌宕,简牍精丽,为时所重。吕氏存世作品很少,故此帖极为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