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吴王“标准像”发现记

 苏迷 2014-01-06
历代吴王“标准像”发现记
  初冬,承担泰伯庙陈列设计的顾克仁先生来找笔者,说甲方希望做历代吴王的石刻像。笔者未免诚惶诚恐,因从未见过历史上流传下来如此之多的吴王像。无锡梅村泰伯庙20余尊吴王像全是泥塑,而不是石刻。即使现绘图像,也要有古来依据,且保持刻像风格上的一致,以确保陈列的质量。
  陪克仁拜访了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恩培教授。他曾编著《泰伯与吴文化》,点校《至德志》等,是一位热心、勤奋、吃得起苦的学者,风尘仆仆刚从塞外采风归来,与我们商谈后第二天还要赶回去。他爽快地表示一周后回到苏州就帮助整理有关文字;关于图像,则提供了线索,希望我们扩大视野多找找。恰巧次日,笔者为研究《碛砂藏》而与苏州大学王国平教授、苏州图书馆古籍部孙中旺主任一同前往西园寺图书馆。途中谈及此事,他俩对泰伯庙的修缮及陈列极为关心,中旺一口答应发挥研究古籍的优势,鼎力相助。
  仅隔一天,中旺告诉笔者:“查了一上午仅查到泰伯、仲雍、周章和季札4人,我再找找看,看来比较困难,先秦人物像本来就很少”,“我已查了几种权威性的古人像传文献”。他说的文献,指明万历三十五年刻本《三才图会》列泰伯像1幅;清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沧浪亭五百名贤像)列季札像1幅;还有华人德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人物图像集》列泰伯、仲雍、周章、季札像4幅等。中旺还打电话给远在包头的吴恩培教授和正在编撰《苏州通史》图录的徐刚毅先生查对出处,恩培和刚毅手头掌握的也正是这4人的画像;另外,晚清小说《东周列国志》上有寿梦、阖闾和夫差3人的插图,可供参考。中旺如此一丝不苟,令人感动。同时,笔者很赞成他的提议,再查家谱试试,因为苏州图书馆古籍部藏的家谱颇有特色。
  查阅家谱时,1951年出版的《吴氏全国大统宗谱》 中列泰伯、仲雍和季札像3幅,其余家谱大同小异。就在此时,转机出现了,中旺欣喜地说:“翻了我馆藏的所有吴氏家谱,翻到最后一种,突然有重大发现”,“看到后我的眼都直了,从来没发现过这么多吴王的‘标准像’!”这是民国岁次乙亥年《澄江璜村吴氏续修宗谱》(1935年,至德堂刻本10卷),卷一为像,赫然有20幅吴王像,依次为:“三让王泰伯、恭孝王仲雍、第二世祖季简、第三世祖叔达、第四世祖周章、第五世祖熊遂、第六世祖柯相、第七世祖彊鸠夷、第八世祖余桥疑吾、第九世祖柯卢、第十世祖周繇、第十一世祖屈羽、第十二世祖夷吾、第十三世祖禽处、第十四世祖转、第十五世祖颇高、第十六世祖句卑、第十七世祖去齐、第十八世祖寿梦、第十九世祖延陵王季札”。“三让王”、“恭孝王”、“延陵王”为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的尊崇谥号。
  我们所知搜罗吴王像为一书的,以此谱为最多。图像均为半身像,后人雕版积累而成,服饰不可避免留有不同朝代的痕迹,这是古来家谱的特点,其中不乏工巧精细之作。从序中可见初修于南朝宋,重修于明洪武七年(宋濂序),清代和民国时又迭次续修。中旺取出上海图书馆编《中国家谱总目》,里面注录此谱于海内外仅苏州图书馆、江阴档案馆、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中心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4处收藏。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都为自己能对恢复泰伯庙、呵护历史文化名城尽微薄之力而高兴。
  此部家谱,在泰伯、仲雍、季札像后刊有宋武帝御制赞。宋武帝御制“三让王赞”曰:“维王三让,遂成文武,古公乃亲,后稷其祖,立国东吴,载论中鲁,日月光华,乾坤心腑,允嗣弥昌,庆流宏浦,我敬赞词,永昭千古。统天皇宋永初元年三月初五日之宝。”同样的格式,“恭孝王赞”曰:“维王恭孝,继以三辞,协成先志,丕肇周基,无思无为,不识不知,清而弗污,权而适应,心同道合,德兴仁齐,流风余韵,万世仰恩。”“延陵王赞”曰:“维王延陵,全义让国,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审音,挂剑酬心,休哉高风,无古无今。”如不计格式上的文字,三让王赞和恭孝王赞各48字,延陵王赞32字。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让位于宋王刘裕,晋亡,刘裕即位,是为武帝,国号宋。永初元年是刘裕称帝第一年。刘裕出身寒微,遭王、谢等侨姓高门士族的轻视,在代晋称帝中,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大力笼络地方士族,因此吴郡士族在刘宋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御制三赞,可窥见一斑。
  综观吴王像资料,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凡列一位的,非泰伯即季札;列两位的,为泰伯与季札;列三位的,是泰伯、仲雍和季札;列四位的,前三位再加上周章;即使列20位,诸樊、余祭、余昧、吴王僚、阖闾、夫差等后6位未列。季札是寿梦少子,有贤德,多次推让王位,受封于延陵,以学问人品著闻,是与孔子齐名的圣人。虽不是吴王,却受到历代尊崇。而诸樊继位以后,吴楚之间战争不断,吴越之间又反目成仇。其间,诸樊战死,王位传给二弟余祭;余祭死后,王位又传给三弟余昧;余昧死后,因四弟季札礼让再三,故王位传给了余昧的儿子吴王僚。僚继位引起了吴王寿梦嫡孙、诸樊嫡子公子光的不满,于是发生一场“专诸刺王僚”的宫廷流血政变,公子光成为吴王,他就是阖闾(又作阖庐)。阖闾被后世称为建立霸业的一位吴国君王,委托伍子胥建造了阖闾大城,又称吴大城,即今天的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苏州古城。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直到吴国亡。列与未列,不知是否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仁德”、“列德尚贤”有关,“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如此,吴王自泰伯始,至亡国的夫差,共21代,加上兄弟更替的4位和历代受尊崇的“延陵王”季札,共26位。

  高福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